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早寒有怀①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 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

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渡口),两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4分)

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1.“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通过“落木”“雁”深秋的典型景物点明季节;此外作者还以“北风”呼啸渲染,自然使人感觉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点明意象1分,赏析3分) 2.①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抒发了思乡之情(1分)。“乡泪客中尽”,实写自己的思乡之情;“归帆天际看”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一实一虚,尽显思乡之情。(赏析1分)②尾联用典和烘托(1分),表达了对前途的迷茫(1分)。“迷津欲有问”,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平海夕漫漫”,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已至黄昏,这种景象,完全烘托出作者的迷茫心理。(赏析1分)(“平海夕漫漫”答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亦可,尾联必须答出两种手法,答用典不单独给分。)(手法、情感、赏析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首联意象词如“木落”“雁南度”“北风”,“木落”“雁南度”为秋季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故诗人采用以秋景点秋,给人以寒意;“北风”一词给人以寒冷之感,营造了寒冷气氛,从而点出了题目“早寒”。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可找出颈联和尾联的关键词,展开联想和想象,由“乡泪”,可联想到诗人的思乡之情,为实写;由“归帆天际看”可以想象出家人在岸边遥望天际的归舟的情形,为虚写;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发思乡之情。由注释可知,尾联“迷津欲有问”为用典,借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平海夕漫漫”天色黄昏,漫漫无边的景象渲染了一种茫茫氛围,烘托了诗人迷茫的心理,故运用了衬托或者情景交融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上元敕府浙灯       市:购买。

B.违制之,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坐:犯罪。

C.以诗托        讽:讽刺。

D.以水之再至       虞:戒备。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品质的一组是(  )(3分)

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每因法以便民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上书说,元宵节在皇宫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明晓其真正目的,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写诗关注百姓疾苦,被断章取义、诬陷而入狱,后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轼庐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查看答案

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声呜呜然/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C渺沧海一粟/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D羽化登仙/无物以相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多谢后世人                    B以为流觞曲水

C挟飞仙以遨游                  D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宁死以流亡兮  溘:忽然,突然

B.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或者,也许  

C.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身体斜着坐      

D.其能讥之乎  孰:怎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