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问题。
龙 虎 斗
陈玉兰
①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
②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③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④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⑤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
⑥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
⑦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竟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⑧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⑨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⑩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和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越发悠扬嘹亮。
⑪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⑫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
⑬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⑭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后奔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
⑮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⑯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武。
B.文中“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一句,既写出了旗杆之高,也为下文秦、袁二人攀顶扯旗的比武做铺垫。
C.为了给自己的大寿烘托气氛,直隶督军曹锟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这足见其是个贪图权势之人。
D.秦班主赢了比武后,“眼睛长到脑袋顶,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这表明秦班主虽志得意满,但内心对技高一筹却主动退让的袁班主抱有愧疚。
E.年轻人寻到秦班主,跟他叫板比武,不是为钱而来,如将比试所得的铜子递给秦班主,而是为了炫艺而来,如亮出江湖神仙脚。
2.小说第9段对秦班主的功夫作了细致的描写,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3分)
3.秦班主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
4.这篇小说,谁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错一个字,整句不得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氓》)
(2)及尔偕老,老使我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氓》)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余虽好修姱以革几 羁兮,______________?(《离骚》)
(4)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离骚》)
(5)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短歌行》)
(6)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___。(《归园田居》)
(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8)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早寒有怀①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②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③,平海夕漫漫。
【注】 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
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渡口),两人不说津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1.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4分)
2.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苏 轼 传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注之欢耳。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轼遂请外,通判杭州。时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知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上元敕府市浙灯 市:购买。
B.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 坐:犯罪。
C.以诗托讽 讽:讽刺。
D.以虞水之再至 虞:戒备。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苏轼“关爱百姓”品质的一组是( )(3分)
①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 ②每因法以便民
③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④率其徒持畚锸以出
⑤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 ⑥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上书说,元宵节在皇宫举办灯会,无法让老百姓明晓其真正目的,应该撤回诏令。
B.司农擅造律法要处罚没能按时执行新政策的人,苏轼据理力争制止了对百姓的处罚。
C.突发水灾,苏轼誓与城共存亡,稳定民心,始终带领士卒修堤守城,保全了徐州。
D.苏轼写诗关注百姓疾苦,被断章取义、诬陷而入狱,后被贬黄州,自号“东坡居士”。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2)轼庐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死生亦大矣 ②仰观宇宙之大
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⑦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⑧有碑仆道
A.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⑥/②⑤/④/⑦/⑧
C.①③/②⑤⑥/④/⑦/⑧ D.①③/②⑤/④⑧/⑥⑦
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其声呜呜然/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渺沧海之一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
D.羽化而登仙/而无物以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