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老 照 片 申 平 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慈禧老佛爷还没死。这老东西看见火车,连叫“妖怪”。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发出刺眼的镁光。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古镇人惊慌失措,人人避之犹恐不及。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他主动上前搭讪,还为他充当向导。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教他如何冲洗照片。

    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流传。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这天夜里,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把他痛打至死。在混乱之中,小五子的太爷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及照片,藏了起来。

    过了些年,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他除了给人照相外,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拍摄,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接着,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情况有点不妙,因为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翻看那些老照片。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这天她乘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照片,用它点火做饭。正烧着,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咱就是丢了性命,也要保护好。

    当天夜里,全家人一起行动,转移那些老照片。天亮后造反派就冲进他家,到处搜查,可是一无所获。全家人一口咬定:老照片已经全部烧掉了。造反派不信,就把爸爸抓走了。他们批斗他,可他就是一句话:照片烧了。

    接着,镇里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开始闹鬼。不止一个人看到,夜深人静之际,那个老外就从龙王庙里走出来,端着照相机,到处飘荡。有人甚至听见他用生硬的中国话喊:还我的命来,还我的照片来!鬼影后来居然飘到造反派头头家的窗前,大叫:你不是要老照片吗?我给你送来了,你出来拿啊!吓得头头一家险些窜稀。古镇一时充满了恐怖的气氛,一到黑天,家家关门闭户,人人自危,造反派们再也不敢提老照片的事情了。

    奇怪的是随着“文革”结束,鬼也不再闹了。又过了几年,小五子的爸爸因病去世。临终,他把小五子单独叫到身边,郑重交代了一件事情。小五子涕泪滂沱,连连答应。

    时光流逝,当小五子即将成为老五子的时候,国内外一批又一批有钱人不断光临古镇,纷纷以高得令人乍舌的价格来找他收购老照片。但是小五子要么说没有,要么说不卖。后来他说,照片不属于他一个人,他在等待最早一批老照片主人的后代到古镇来。

    终于有一天,一对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了古镇。经过反复询问,小五子最后确信他们就是当年那个老外的后人。小五子带着他们来到龙王庙后院的一个储藏室,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一架相当古老的照相机,还有一套外国人的衣服。小五子指着这些东西说:这就是你们的先辈留下来的。这套衣服的料子很好,这么多年都没有坏。家父还曾穿着它装鬼,保证了老照片的安全。

    走到储藏室里边,就看到了一箱箱早已发黄的老照片。小五子找出其中的一箱说:这就是你们先辈最早拍摄的老照片了。两个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已。

   双方协商的最后结果,是把老照片全部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政府在古镇建立一个展览馆,整理展出全部老照片,并为外国人汤姆逊和中国人赵据(小五子的太爷)、赵汗青(小五子的爸爸)在展览馆里塑腊像。

展览馆投入使用那天,小五子和那两个老外在现场合影留念。他说:再过100年,这也会变成老照片的。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开篇写慈禧看见火车连叫“妖怪”,暗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写古镇上的人们做出种种愚昧无知、凶狠残暴的行为作了铺垫。

B.老外带着照相机来到古镇拍照,让古镇人惊慌失措,老外也因此死于非命,说明当地传统实力强大,外来人员难以立足。

C.当年老外下榻的龙王庙闹鬼,吓得造反派头头一家胆战心惊,造反派们也不敢再提老照片的事,这表明造反派们内心有鬼,知道他们做错了事。

D.“两个外国人手抚这些东西,唏嘘不已”的原因,一是见到了先人的遗物,二是为与这些老照片有关的人和事所感动。

E.这篇小说围绕老照片的传奇经历构思情节,把人物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图。

2.“老照片”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塑造了小五子这一家人的群体形象,请简要概括这一群体形象的性格特点。(6分)

4.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但所写内容却角度多,跨度大,还颇具沧桑感。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加以分析。(8分)

 

1.A给3分,答D 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①是贯穿全文情节的线索。全文的情节是通过老照片联结起来的。(2分)②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道具。借保护老照片的行动,小说塑造了小五子一家的群体形象。(2分)③寄寓着诚信、执著等丰富含义。(2分) 3.①善于接纳新事物。②执著,坚毅。③机智,聪慧。④恪守诚信。⑤看淡金钱或重义轻利。⑥眼界和见识高于一般人(对老照片价值的认识)。(每点1分) 4.①小说所描写的情节时间跨度大。从慈禧老佛爷还没死的清朝末年一直写到当代。②小说所写的人物跨度大。从小五子的太爷、爷爷、父亲写到小五子本人,从老外写到老外的后人。③小说所写人物的命运变化大。老外被痛打致死,小五子的父亲为保护老照片也备受摧残。④小说所写的社会背景富有历史感。慈禧把火车认为是妖怪,古镇的愚昧无知的人们把照相机认为是妖怪,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打砸抢,这些描写让读者重温历史的同时也感受了沧桑。(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的情节和手法。B“当地传统实力强大,外来人员难以立足”说法不准确,应该说明处于封闭状态的人们害怕新生事物,进而要加以扼杀。C“表明造反派们内心有鬼,知道他们做错了事”分析有误。这只表明造反派们迷信、胆小。E“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图”错。小说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没有展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图。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物象的作用。物象的作用主要有:一是结构上,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伏笔;二是形象上,对人物形象起到衬托作用,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三是主旨上,凸显文章主旨。本文标题是“老照片”,从开头的惧怕到最后的感慨,整个故事是围绕“老照片”展开;小说塑造了“小五子这一家人的群体形象”,形象的特点在保护老照片的情节中得以展示;“老照片”记录了一段历史,也展示了人性中的执着。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做法如下:先找出人物的言行举止,再看他人的评价及周遭的环境,最后依据所找到的内容进行概括。文中塑造的是“小五子这一家人的群体形象”,故应到文中找到这一家人的行为。第一次接触照相,“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当别人把到外痛打至死,“小五子的太爷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及照片,藏了起来”,善于接纳新事物;对照片的保护,体现了其执着;从等待照片的主人的过程中,体现其诚信。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情节内容的安排。情节是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服务的,情节是否合理,主要看其对人物和主旨的作用。题干中给出要求,“角度多,跨度大,还颇具沧桑感”,,由此确定答题的角度,一是“角度”,二是“跨度”,三是“沧桑感”。文中的主人公不是具体的哪一位,而是一家子,描写的角度很多;从“慈禧老佛爷”到现代,时间跨度大半个世纪。要立足于文本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极力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描写乐声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各题。

蔺相如墓

范成大

玉节经行虏障深,马头酾酒奠疏林。兹行璧重身如叶,天日应临慕蔺心。

咏蔺相如

高启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1.这两首诗歌在体裁上均属于________,都借用________(手法)来委婉言志。(4分)

2.两首诗歌在写法和感情倾向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学士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直南书房,以忧归。服除,迁洗马,历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五十九年,授刑部侍郎。寻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调户部。疏言:“浙江衢州,江西广信、赣州,毗连闽、粤,无藉之徒流徙失业,入山种麻,结棚以居,号曰‘棚民’。岁月既久,生息日繁。其强悍者,辄出剽掠。请督抚慎选廉能州县,严加约束。其有读书向学,膂力技勇,察明考验录用,庶生聚教训,初无歧视。”下督抚议行。

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十一年,疏言:“诸行省例,凡罪人重者收禁,轻者取保。独刑部不论事大小、人首从,皆收禁,累无辜。请如诸行省例,得分别取保。刑部引律例,往往删截,但用数语,即承以所断罪;甚有求其仿彿,比照定议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请敕都察院、大理寺驳正;扶同草率,并予处分。”命九卿议行。

乾隆三年,上将临雍视学,举古礼三老五更,咨鄂尔泰及廷玉。廷玉谓无足当此者,撰议以为不可行。四十三年,上撰三老五更说,辟古说踳驳,命碑辟雍。五十年,复见廷玉议,以所论与上同,命勒碑其次,并题其后,谓“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朕必遵皇考遗旨,令其配享。古所谓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廷玉惜之。”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惟廷玉一人而已。

【注】①首从:首犯,从犯。②踳驳:舛谬杂乱。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请督抚慎选廉能州县    :下诏命令。

   B.改称办理军机处        :随后。

   C.始得政事              :准备。

   D.命碑辟雍              :雕刻。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B.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C.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D.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张廷玉历任多职,职位晋升很快。他考中进士之后,做过庶吉士,后入值南书房,不久又升为洗马,历任庶子、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

张廷玉对于管理百姓有自己的见解。比如对于“棚民”,他认为应该严加约束,对这些人中愿意读书学习的,体力智勇双全的,可以察明考核予以录用。

张廷玉处理政务周密敏捷,勤奋慎重。在办理军机处任职时,各项规章制度均由张廷玉拟定,他还上书皇上,请求对刑部草率审案者给予处分。

张廷玉有远见卓识。乾隆三年,清高宗打算仿古制行三老五更之礼,张廷玉认为不可施行,几十年后,清高宗再次看到张廷玉以前的奏议,认为他发表的评论与自己的相同。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甚有求其仿彿,比照定议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4分)

古所谓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廷玉惜之。(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领袖”考源

丁喜霞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常见“领袖”一词,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作名词时表示“同类人中的杰出者”“楷模”。如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张角,钜鹿人,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为后汉末年黄巾贼之领袖。”作动词时词义是“做他人的楷模、为他人伸表率”。

    “领袖”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实际上是“衣服的领和袖”。如《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郢人”《汉书音义》作“獿人”。服虔曰:“獿人,古之善涂塈者,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有小飞泥误著其鼻,因令匠石挥斤而斲之。”(《庄子集解》)在服虔注中,“领袖”与前文“广领大袖”相对应,表示“衣服的领和袖”意思甚明。

    “领袖”为什么能表示“同类人中的杰出者”呢?让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下组成这个词的两个字的意义和作用。“领”的本义是“脖子”。如《诗经·卫风·硕人》:“领如蝤蛴,齿如瓠犀。”毛传:“领,颈也。”按照认识规律和词义引申规律,衣服挨近脖子的部分也可称为“领”即“衣领”。如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我们今天所说的“袖”上古称为“袂”。汉代以前的“袖”是袂(衣袖)之长于手、反屈至肘的部分,相当于戏曲中的“水袖”。上古时“袂”为衣袖总称,说“袂”可以包括“袖”,说“袖”时只指局部,不能指全部的袖子。如《左传·襄公十四年》:“余狐裘而羔袖。”即狐皮的衣服袖上接了一段羔皮的袖头。《战国策·燕策三》和《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柯刺秦王:“左手把秦王之袖……自引而起,袖绝。”此句中“袖”即指袂之长于手的部分,因为是接上去的,就被拽断了。汉代以后,“袂”字逐渐消失,衣袖统称为“袖”。

“领”和“袖”之所以在文献中常常连称,一是因为在衣服的制作上二者都是另加的部分,又都起装饰的作用,二是因为二者都有特别的作用,提起领子,整件衣服就可以顺当地提起来,《荀子·劝学》:“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所谓“提纲挈领”即提住网的总绳和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地提示出来。袖则常用以挥动示意并能表示礼节,《易经·归妹》王弼注:“袂,衣袖,所以为礼容者也。”孔颖达疏:“所举敛以为礼容。”由于“领”和“袖”在衣服上有重要作用,从而引申出“同类人中的杰出者”的比喻义。“领袖”的这个比喻义与组成这个词的两个词素义已不直接相关,两个词素已凝固而不可分,我们无法将表示“杰出人物”的“领袖”拆开用两个词素义的叠加来理解,因此,我们认为“领袖”已经由并列短语演变成为一个双音词。“领袖”成词的时代发生在两晋时期。

    我们现在用“领袖”指称“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此义是从“同类人中之杰出者”引申而来的,早在明清时就已见用。《明史·曹于汴传》:“时绍徽、应甲附魏忠贤得志,必欲害于汴,属其党石三畏以东林领袖劾之,遂削夺。”

                                                   (选自2014年第3期《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领”和“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领”字出现较早,最早在《诗经》中已有使用,“领如蝤蛴,齿如瓠犀”中的“领”即指人的脖颈

B.“袖”字最初是指袂中长于手、反屈至肘的那部分,如《左传》中“余狐裘而羔袖”中的“袖”就是。

C.“领袖”连用最早见于《庄子》,该书记录“郢人”(“獿人”)“施广领大袖以仰涂,而领袖不污”。

D.“领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中常见在“同类人中的杰出者”或“做他人的楷模”等义项上被使用。

2.下列关于“‘领’和‘袖’在文献中常常连称”原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领”和“袖”都是衣服的重要构件,都是另加的部分,且都有装饰性。

“领”和“袖”各自有特殊的作用,并由此给人这样或那样的思想启迪。

“领”和“袖”由其本义引申而来的比喻义,让其最终合变成一合成词。

“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让“领袖”更加不能拆分。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在两晋时,“领袖”虽然有“楷模”的义项,但也见有“为后汉末年黄巾贼之领袖”,可见其感情色彩尚不全是褒义。

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有“左手把秦王之袖……自引而起,袖绝”的记载,因为“袖”是另接上去的,所以易“绝”。

“领袖”一旦当作“同类人中的杰出者”来看待,它就已成合成词了,因为它的意义和其中两个词素的意义不再直接关联。

“而领袖不污”和“属其党石三畏以东林领袖劾之”的“领袖”异中有同,因为它们的含义不同却都不再只是并列短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匹志在四方的骏马,希望能找到自己的“伯乐”,却被卖到一个磨坊拉磨。很快,它觉得拉磨太累,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便请求上帝将自己改派到马场里,供骑手们骑行。可是到了那里,他又觉得伙食太差,于是再次请求上帝转移它。最后,上帝满足了它的请求,把它送到一个皮匠家里,皮匠对它非常好,每天都给它吃最好的食物,而且不让它干任何活。可不久后的一天晚上,这匹马被杀掉了,皮匠剥了它油光发亮的皮,将其做成了皮衣、皮革,高价卖给了富人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