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有删节)
冯至
⑴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我们走入任何一座森林,或是一片草原,总觉得他们在洪荒时代大半就是这样。人类的历史演变了几千年,它们却在人类以外,不起一些变化,千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对着永恒。其中可能发生的事迹,不外乎空中的风雨,草里的虫蛇,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我们刚到这里来时,对于这座山林,也是那样感想,但是一条窄窄的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
⑵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
⑶我不能研究这个山村的历史,也不愿用想象来装饰它。它像是一个民族在这世界里消亡了,随着它一起消亡的是它所孕育的传说和故事。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
⑷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不分昼夜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若是没有它,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那山村也不会曾经在这里滋长。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是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它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都会感到几分亲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⑸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也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有谁要认识这小草的意义吗?我愿意指给他看: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她聚精会神地在那里缝什么,一任她的羊在远远近近的山坡上吃草,四面是山,四面是树,她从不抬起头来张望一下,陪伴着她的是一丛一丛的鼠曲从杂草中露出头来。这时我正从城里来,每当我看见这幅图像,就会觉得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于是我可以肯定,那消逝了的村庄必定也曾经像是这个少女,抱着自己的朴质,春秋佳日,被这些白色的小草围绕着,在山腰里一言不语地负担着一切,后来一个横来的运命使它骤然死去,不留下一些夸耀后人的事迹。
⑹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天天早晨我们都醒在一片山歌里。那是些从五六里外趁早上山来采菌子的人。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7)这中间,高高耸立起来那植物界里最高的树木,有加利树,有时在月夜里,月光把被微风摇摆的叶子镀成银色,我们望着它每瞬间都在生长,放佛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周围,甚至全山都带着生长起来。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但是,这种树本来是异乡的,移植到这里并不久,那个山村恐怕不会梦到它,正如一个人不会想到他死后的坟旁要栽什么树木。
(8)秋后,树林显出萧疏。刚过黄昏,野狗便四出寻食,有时远远在山沟里,有时近到墙外,作出种种求群求食的嗥叫的声音。更加上夜夜常起的狂风,好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这时有如身在荒原,所有精神方面所体验的,物质方面所获得的,都失却了功用。使人想到海上的飓风,寒带的雪潮,自己一点也不能作主。风声稍息,是野狗的嗥声,野狗声音刚过去,松林里又起了涛浪。这风夜中的嗥声对于当时的那个村落,一定也是一种威胁,尤其是对于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
(9)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但我相信它们也曾以同样的坦白和恩惠对待那消逝了的村庄。这些风物,好像至今还在述说它的运命。在风雨如晦的时刻,我踏着那村里的人们也踏过的土地,觉得彼此相隔虽然将及一世纪,但在生命的深处,却和他们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
1. 第一段,“这座山林”是否属于“人类以外”的那种去处?依据是什么?(4分)
2. 第四段,作者引用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中的诗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有何巧妙之处?(4分)
3. 第五段,“我看见这幅图像,觉得我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这句话你如何理解?(4分)
4.作者在草木中追寻山村的余韵,他提到了哪些风物?这些风物总体上给作者怎样的启迪?(6分)
阅读下面的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说明介绍漫画内容。(50字左右)
2.指出漫画的寓意。(25字左右)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美联社华盛顿1月29日电)美军驻中东地区最高指挥官今天指出,相对于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斗争而言,挫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两国国内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美国所面临的一项更大挑战。
这位指挥官说:“这不仅是一切军事上的战斗,而且是一场思想上的战斗。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阿民族内极具煽动力。沙特阿拉伯需要的并不是第82空降师所提供的那种帮助。”他所指的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美国抵达沙特的首支地面部队。
巧合的是沙特当局发言人今天也强调了他的这一观点。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并将相应的序号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相比国外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目前独具导航和短报文通信相结合的特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海洋渔业为例,“我在哪里”,能够使渔民通过船载设备实现自主定位;“你在哪里”,使岸上的人通过监控知道渔船在什么地方。而在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进行搜索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①已在我国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②也能知道“你在哪里”
③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
⑤既能知道“我在哪里”
⑥还能通过短报文通信功能,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灾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李煜,公元961年继位,史称南唐后主,他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
1.在词的上片,作者是如何写出被幽禁之人的孤独与寂寞的?
2.这首词特别是后世词家称道的是它对“愁”的描写,在词人的另一首词《虞美人》中也写到了“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分析作者在这两首词中描写“愁”的异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12分,每小题3分)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起兵之始,相与北面共事怀王。及入关破秦,子婴出降,诸将或言诛秦王。高帝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至羽则不然,既杀子婴,屠咸阳,使人致命于怀王。王使如初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颛主约?今定天下,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于是阳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观此二事,高帝既成功,犹敬佩王之戒,羽背主约,其末至于如此,成败之端,不待智者而后知也。高帝微时,尝繇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矣!”至羽观始皇,则曰:“彼可取而代之。”虽史家所载,容有文饰,然其大旨,固可见云。
(选自宋朝洪迈《容斋随笔》)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人致命于怀王 致命:禀报
B.相与北面共事怀王 北面:面向北称臣
C.于是详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 卒:通猝,突然
D.高帝微时,尝繇咸阳 微:身份卑微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固当分地而王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下列句子分别分为四组,全部表现刘邦“深谋远虑”的一项是
①乃使人与秦吏行乡邑,告谕之
②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
③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
④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⑤喟然太息曰:“大丈夫当如此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赢得了关中人民的信任,老百姓非常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
B.洪迈对刘邦、项羽两人进行比较,主要是围绕两人是否信守怀王之约来进行评判的。
C.从刘邦、项羽二人最初看到秦始皇的不同态度,便可见二人深沉与直率的性格差异。
D.刘邦攻入咸阳,考虑到利害关系,听从了张良和樊哙的劝告,没有进驻宫中,而是退守霸上。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3分)
(2)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4分)
(3)虽史家所载,容有文饰,然其大旨,固可见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