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日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于息乎?孰知生意反愚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缙绅大夫游与西山,必其庐焉            造:建造

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                尚:推崇

C.今又之以雪                            济:加上

D.以屋名雪,讴不                      韪:正确

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俭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

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

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

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

4.把文言文阅读(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5分)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5分)

 

1.A 2.D 3.B 4.(1)茅屋刚刚建成,又恰逢天下起了大雪,(徐孟祥)于是就用“雪屋”来给它命名。 (2)跟徐孟祥街角的宦官,都写诗来歌唱赞叹雪屋,并请求我为它作记。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A项,造:拜访。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注意文言虚词“则”“而”“也”“其”等断句。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不是其中孕育的生机消除灾难,而是冬天的雪能蕴含生机,消弭灾祸。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既、适、名、缙绅、征、记。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吴地有个叫徐梦祥的儒生,读书写文章,志向品行高洁,在光福山中安家(居住)。(因为)互相跟从着(前来向他)学习询问(知识)的人十分多,他的名声悄悄地传遍了国家郡地(之间)。(所以)士大夫在西山游玩(的时候),一定会去他家拜访。孟祥之前用很多(简单的)树杆建造房子,用白色的茅草覆盖(作为屋顶),用白色的土粉刷内墙,(房屋的样子就)好像雪屋一样。房屋建成以后,天上刚好下起雪,于是用“雪屋”给它命名。范阳的卢舍人用古隶(指秦朝时的隶书)给雪屋作了匾额,与孟祥交往的士大夫,用诗来歌咏它,让我为它作一篇记。 冬神掌管时令,草木消褪凋零,在深冬的时候,天地(之间)积聚冷空气,潮湿就会下雨,再遇寒冷就会下雪,(雪)缓缓地落下,千(万)里(之间的大地)都(变成)一片白色,雪把山林和大地遍地覆盖,万物都被埋没(肉眼再也)看不见,(这样大地之间)的生机不是几乎都停止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雪的埋没)中。所以冬至的时节,是在小雪(下下来)之后,大雪(下下来)之前,(在)很多次雨雪天之后天气才放晴一次。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腊月中旬有下雪,那么来年春天才会有收成,人们(也就)不会担忧生(疹子之类的小)病。这(种时候的)雪,不仅仅是因为她的颜色洁白而值得我们推崇,大概(还因为它有)孕育(新的)生机、消除灾祸的功效在。远古的人们,有的人在树上(筑巢)安家,有的人在洞穴里居住,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圣明的人(建造)房屋(用来)居住,(是为了)避免(树居和洞居)这两种情况的忧患罢了,(房屋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后代华丽奢侈的装饰。孟祥学习古人读书,用白色的茅草建造房屋,不用华丽的装饰,(难道)孟祥(是)古代的人吗?现在又加上下雪,这也是在表扬他高洁的志向品行啊。难道仅仅是这个(原因)吗?孟祥在深山中隐匿而无法被当朝者所启用,穷苦卑下就像冰雪非常寒冷的冬天,等到他用善行推及旁人并且有成全事物的心性,这不是(之前的事情)的结果,就像是雪有孕育生物消弭灾害的功效(是本身就存在的)。用屋来给雪命名,歌颂(它)不对吗?至于进入雪屋观雪的态度,(能)在各个作者的诗歌中看到详细的形容、(表述),我来不及详细记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文学徐君家传

[]魏禧

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家既落,君委曲以奉甘旨,故乡望公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鼎革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欷歔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或曰:君古游侠之流也。魏禧曰:游侠士以好义乱国,君以好义庇民,此其不同也。 世之盛也,上洁己砺治以利其下,下尽职以供其上,上下相安,而盗贼不作。其衰也,大吏贪纵武威以督其下,小吏晙削百姓,自奉以奉上,细民无所依倚。当是时,千家之乡,百室之聚,苟有巨室魁士,好义轻财利,能缓急一方者,则穷民饥寒有所资,大兵大寇有所恃,不肯失身遽为盗贼。又或畏威怀德,不敢为非,不忍负其人。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若君者,其庶几于是者与?嗟乎,是非独为徐氏言之也。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乡望公:对徐谦尊父亲的尊称。③鼎革:指改朝换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以兄弟   科:分摊

B.活甚众    全:全部

C.其女君从子   字:许嫁

D.里中壮士为守御  纠:聚集

2.以下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谦尊侠义之风的一组是(3分)

①君天姿英敏,读书观大略   ②好施与,矜然诺      ③广义田以资通区   

④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     ⑤君为谋舍馆资饮饩不倦     ⑥每闻盗则挺身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境中落后,徐谦尊悉心奉养父亲,想方设法维持家庭生计,极尽孝悌之义。

B.徐谦尊为人重义轻财,亲贤友善。明亡后,他资助州郡中有名望的忠义之士,不计个人利害。

C.作者认为,徐谦尊在群盗大起之际,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一方百姓,最终被害,是值得敬佩的游侠士。

D.文章选用多个典型事例,有叙有议,肯定了徐谦尊这类人在乱世中对国家的积极作用。

4.把文言文阅读(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5分)

(2)乡里人皆欷欽流涕曰: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5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选项(3分)

A.不然,籍何以至此?     译:不然,凭借什么以至于到如此地步?

B.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反复申明孝悌的道理

C.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译: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行驶,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

D.为降虏于蛮夷       译:被少数民族所降服成为俘虏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其智反不能及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B.静思之,躬自悼矣  尔卜尔筮,体无咎

C.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幽暗昏惑二无物以相之

D.臣壮也,犹不如人  哀吾生须臾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老矣,无能为也             同“矣”,语气词

B.秦无矢遗镞之费               通“无”,没有

C.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  工作和休息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洗马  国君的御用车夫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