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因“乌台诗案...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入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但可爱、高贵、魅力这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

 

⑤②④①③ 【解析】 试题分析:可根据论述文段内容,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分析判断,读后可知,文段以犀利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中苏轼所蒙冤屈的愤慨之情。故分析时,可根据前后文具体语境分析,在文段中运用的是对比手法,由这五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关联词语很容易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王剑冰

(1)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2)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3)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4)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5)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6)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7)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8)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9)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10)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11)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12)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13)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14)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15)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16)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17)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误项得0分)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4)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5)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7)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2.“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在作者笔下,瓦有哪些品性?请结合文本分条概述。(4分)

4.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__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人随沙岸向江村,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简析首句中“净”字的表达效果。(4分)

2.探究本词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公饮酒,夜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选自《晏子春秋》)

[注] 簠簋:fǔ 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慄。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劳师成礼,然后反归寝。既见穰苴,尊为大司马。田氏日以益尊于齐。

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害之,谮于景公。景公退穰苴,苴发疾而死。田乞、田豹之徒由此怨高、国等。其后及田常杀简公,尽灭高子、国子之族。至常曾孙和,因自立为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

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素卑贱,君之闾伍之中       擢:提拔

B.于是遂斩庄贾以三军           徇:示众

C.已而大夫鲍氏、高、国之属   害:谋害

D.虽三代征伐,未能其义         竟:穷尽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司马穰苴“文能附众,武能威敌”的一组是(    )(3分)

三军之士皆振慄

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

晋师闻之,为罢去

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A.②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

B.穰苴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而后逆君命杀庄贾以立军威。

C.穰苴体恤部下,身先士卒,故凝聚士心,不战而屈晋、燕之师。

D.穰苴凯旋时,明大义,知礼节,雍容揖让,尽显儒将风度。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扞燕、晋之师。(3分)

(2)贾素骄贵,以为将已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3分)

(3)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