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

下面两副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短语加以整合,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1)书画院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2)茶叶店对联 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 下联:______________

备选短语:

千秋     片纸      九州

松涛梦    荡俗尘     芝兰魂

水甜幽泉    香凭崖畔     竹院赠绿

歌唱东方红  风云胸中贮    能缩天下意

 

(1)上联:片纸能缩天下意(2)下联:香凭崖畔芝兰魂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及仿写的能力。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分析时,可根据对联知识分析,如第一题,由“一笔”可从下面备选中在内容和结构对称方面相符的为“片纸”“缩天下意”;第二天,与“幽借山巅”在内容上和结构对称方面相符的是“香凭崖畔”,与“云雾质”相符的为“芝兰魂”。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捕入京,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

究竟是什么罪?审起来看!怎么审?打!

我相信一切文化良知都会在这里战栗。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苏东坡被他们抓在手里搓捏着,越是可爱、高贵、有魅力,搓捏得越起劲。温和柔雅如林间清风、深谷白云的大文豪面对着彻底陌生的语言系统和行为系统,不可能作任何像样的辩驳。

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

但可爱、高贵、魅力这类往往既构不成社会号召力

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

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

中国几千年有几个像苏东坡那样可爱、高贵而有魅力的人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王剑冰

(1)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2)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3)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4)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5)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6)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7)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8)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9)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10)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11)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12)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13)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14)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15)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16)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17)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4分,两项都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有错误项得0分)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4)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5)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7)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2.“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在作者笔下,瓦有哪些品性?请结合文本分条概述。(4分)

4.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____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人随沙岸向江村,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8)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简析首句中“净”字的表达效果。(4分)

2.探究本词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景公饮酒,夜移于司马穰苴之家前驱款门曰君至司马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门曰诸侯得微有兵乎大臣得微有叛乎君何为非时而夜辱?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将军乐之。”穰苴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选自《晏子春秋》)

[注] 簠簋:fǔ 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