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某毕业生在春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下面是某毕业生在春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恩师无恙,毕业之后,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生也没让恩师失望!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1)“垂念”改为“常念”、“思念”。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2)“高足”改为“得意门生”、“优秀学生”。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3)“斧正”改为“指出”。 斧正:请人修改文章。 (4)“鼎力”改为“大力”、“全力”。 鼎力:感谢别人帮助之大,敬辞。(每指出1处并修改正确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方法点拨(一)正确使用敬谦词 有句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包括“家”“舍”两个谦称和“令”一个敬称。称自己的亲人,凡辈份或排行比自己大的,前面加“家”,如家父、家母、家兄、家慈等;辈份或排行比自己低的,前面加“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令外人”,称对方的亲或有关系的人则加“令”,如令尊、令堂、令亲等。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二)分清场合看清对象 指语言表达要符合场合包括时间、地点、氛围等的要求,喜庆场合要轻松,爱上场合要庄重;要符合对象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的要求。同样的意思,公开场合与私下场合,严肃的场合与比较随意的场合,表达该怎样变化?同样的意思,对长辈、对朋友、对上级、对子女,表达有什么区别?要认真考虑语言交际的实际需要。(三)注意褒贬 语言表达过程中要恰当选择褒义词、贬义词,准确严密地表达感情,另外,在特定情境中要灵活运用不同色彩的词语。(四)注意文体语体 口头语体为日常用语,特点是通俗易懂。书面语体中公文事务语体要求严谨明确简要,文艺语体要求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科技语体要求客观逻辑性强,政论语体的特点是逻辑性和形象性强,语言表达时要考虑语言风格及句式等。(五)明确表达目的 表达目的决定了怎样遣词造句,表达时要从目的出发仔细揣摩,认真选择我们的用语。 本题中首先要注意两者身份,毕业生给老师发去短信,这样要注意用词的感情色彩,正确使用谦敬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短句。要求:保留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4分)

2013年3月10日在巴渝文化会馆展出的取材于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以一个外地人的视角总结出来的巴渝山水十二处美景的由重庆著名书法家魏功钦和画家郭俊根合作并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创作的一组作品《巴渝十二景》备受好评。

 

查看答案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4分)

年龄

人数

作品

20岁前

21-25岁

26-30岁

31-35岁

36-40岁

41-45岁

处女作

72人

95人

36人

7人

 

 

代表作

 

8人

31人

96人

50人

25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善假于物也。《劝学》

2)吾师道也,                            。《师说》

3)寄蜉蝣于天地                  

4)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5)独学而无友,                         。《礼记》

6)子曰:“                         ,小人喻于利。”《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阁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得轼兄弟,喜曰: ‘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暗地里

B姬言之帝,其死            贷:推卸

C帝哀慕毁瘠,不胜丧       殆:几乎

D帝悚听,欲止               垂:接近,将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常禁苑种谷、亲蚕        至激义理者不然

B.复安石所持,遂不果        大王为此计者

C.不若暂出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必以告祖宗,赦行之        相如持璧却立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捃(jù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

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

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而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

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

卷(共104分)

四、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  (3分)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4分)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