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浦口 (pǔ) 碑碣(...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pǔ)     (jié)           好(pǐ)       令人舌(zǎ)

B.(nè)      滂沱(pāngtuó)       (shēn)     外之音(xián)

C.恨(zēnɡ)     头(xué)          届(yìnɡ)     发难数(zhuó

D.体(zài      忸怩(niǔní)       茶喝(qì)    自怨自(ài)

 

B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令人咋舌zé C项应届yīng D项 沏茶喝qī 自怨自艾yì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咋”、“应”、“艾”是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如“咋”①作动词吆喝、炫耀,读zhā,咋呼;②作疑问代词,怎,怎么, 读zǎ,咋了,咋样;③在书面语中作动词咬住,咬着舌头,形容吃惊,害怕,读zé。如“应” yīng①该,当: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②回答:喊他不应、应承。③属性词,本期的:应届。“应” yìng①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②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③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④对待:应付、应变、应酬。如“艾” yì惩治:自怨自艾。其他情况 读ài。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文玩核桃

徐慧芬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吗?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壳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这核桃若经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爱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傅三是在四十岁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圆形略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最爱。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声气颇足,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

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酣耳热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出现在老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

傅三红着脸,把心摊开了,说愿意用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昵,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旬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啊,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傅三没想到老人会开这个口,沉吟了一下,心想,就当他是自己爹吧,临死的老人,让他高兴一点吧。

于是赶紧回家把核桃取来,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握着核桃脸上露出笑,对傅三说:小三啊,人活不过物,我也没几天玩了!看着老人油灯将灭的模样,傅三一阵心酸,忙岔开话题说些宽慰话。

临终前,老人的女儿赶了回来。大家一阵手忙脚乱,谁知道老人手里的那对核桃竟不见了,大家都说没看见。傅三叹着气,帮着老人女儿料理完丧事,想起这对核桃,心里难免发堵,但也只能宽慰自己:权当它是陪老人去了。

过了几天,老人的女儿找到傅三,端来一只瓷匣子。匣盖打开,傅三一下子跌入梦中!匣内竟—溜齐摆着四只形状、大小、纹路、色泽恰似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大灯笼”!脑筋转过弯来,傅三才知道这原来竟是四胞胎呀!这谁能料得到昵!傅三大叫一声:怪哉!老人女儿说,匣里留着老人的遗书,遵从父命,全留给你的。

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平静下来,他只拈出两枚,另两枚让老人女儿收着,理由是:满易亏。

1.请简要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4分

2.请分析文中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

(2)傅三的眼泪汩汩涌满一脸,把瓷匣捧在胸口好半天。

3.小说倒数第二段情节设计出人意料,请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

4.小说的主人公是老人还是傅三?请说说你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邯郸道上

清·宋荦

         邯郸道上起秋声,古木荒祠野潦清。

         多少往来名利客,满身尘土拜卢生。

注:唐《枕中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客店中自叹穷困,却在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店主所蒸黄粱尚未熟。后人称此为“邯郸梦”或“黄粱一梦”。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简析本诗结尾句所使用的表现手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

袁枚

公讳傅鼐,字阁峰。先世居长白山,号富察氏。祖额色泰,从太宗文皇帝用兵,有大功。子四人,次子骠骑将军噶尔汉辅圣祖致太平,生公。

公眉目英朗,倨身而扬声,精骑射,读书目数行下。年十六,选入右卫,侍世宗于雍邸。骖乘持盖,不顷刻离。雍正元年,补兵部右侍郎。年羹尧以大逆诛,穷其党,公谓廷臣曰:“元恶已诛,胁从罔治。鼐事上久,能知上之用心。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诸王大臣以公语,平反无算。岳兴阿者,九门提督隆科多子也。隆柄用时礼下于公,公不往。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上疑公与隆有交,谪戍黑龙江。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

先是,公在上前尝论准噶尔情形,上不以为然。用兵数年,所言验;乃召公还,予侍郎衔,命往军前参赞。未行,仍命入宫侍起居。上违和,医药事皆公掌之。

十二年春,命公观兵鄂尔多斯部落。中途,侦贼数万,掠地西走。公即赴拜达理,请于大将军马尔塞曰:“贼送死,可唾手取也。鼐远来,虽兵疲,犹能一战。惟马力稍竭,愿大将军给轻骑数千助鼐。事成,归功将军;事败,鼐受其罪。”马嘿然,再三云不应。公愤激,自率所部出,与贼战,大败之,获辎重、牛畜万计。卒以马病,不能穷追。事闻,天子大悦。赐孔雀翎,移佐平郡王军谋,斩大将军马尔赛徇于军。

会贼有求降意,而盈廷诸臣皆欲遣使议和罢兵,上问公,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上意遂定。即命公同都统罗密、学士阿克敦往。公闻命驰抵策凌部落。策凌集十四鄂托、十四宰桑合而见公,曰:“议不成,公不归矣!”鄂托、宰桑者,华言十四路头目也。公叱曰:“出嘉峪关而思归者,庸奴也!某思归,某不来矣。今日之议,事集,万世和好;不集,三军露骨,一言可决。”诸酋相目以退。翌日,策凌如约缮表,求公转奏,并遣宰桑同来,献橐驼、明珠等物。

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公在坐,俟王发声,听未毕,辄迎拒曰:“王误矣!”王不能堪。世宗责公曰:“汝知果亲王何语而又误耶?”公亦不能答也。世宗崩,今上登极,迁刑部尚书。以误举参领明山、失察家人两事落职。入狱,病,刑部尚书孙公嘉淦奏请就医私第,许之。薨于家。年六十二。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以大逆诛,其党     穷:穷究,彻查

B.卒以马,不能穷追      病:生病

C.斩大将军马尔赛于军      徇:示众

D.事,万世和好       集:成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鼐事上久,能知上用心     二策,宁许以负奏曲

B.倘诸公心知某冤不言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不见舆薪

C.请大将军马尔塞       不拘

D.诸酋相目退        不赂者赂者丧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表现傅鼐为人刚直的一项是

①倘诸公心知某冤而不言,非上意也②及隆败,公为上言岳无罪

③用兵数年,所言验              ④公叩头曰:“此社稷之福也。”

⑤公愤激,自率所部出            ⑥辄迎拒曰:“王误矣!”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羹尧被诛杀后,傅鼐能从大局出发,劝说朝廷大臣对胁从的人不予治罪,使无数人得以平反昭雪。

B.傅鼐在察看军情途中偶遇贼军,在兵马疲惫无援的情况下,仍大败贼军,获得皇上的嘉奖。

C.果亲王掌权时,群臣都对他唯唯诺诺,只有傅鼐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当面具体指出他的错误。

D.作者对傅鼐的举荐有误和失察家人的过失并不隐讳,对主人公生平的记叙客观真实。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恶已诛,胁从罔治。 (3分)  

(2)公闻命,负书一箧步往,率家僮斧薪自炊。(3分)

(3)果亲王任事时,声咳所及,九卿唯唯。(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