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涴:wǎn弄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质 询问
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善 友好
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 玩味
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录 记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心恚愤而无如何 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何前是而今非也 以是益疑狐妄
C.郭具言所苦 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2分)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B.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
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于是渐不信孤
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 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
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
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
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
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5.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A.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B.其信然邪?其梦邪?
C.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D.呜呼!其信然矣!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礼天下之奇才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C.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D.早实以蕃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项王自度不得脱(估计,揣摩)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加速地,快快地)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者(推其根本)
C.及长,不省多怙(明白) 长吾女与汝,待其嫁(养育)
D.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迎) 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课题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7﹪的人感觉房地产调控措施及各地配套细则影响婚姻,60.2﹪的人认为,为规避政策或某些利益而离婚是对婚姻的亵渎。
B.近期,我国公安部通过组织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一批在网上恶意造谣的人受到了法律制裁。
C.能不能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关键是政府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李泽厚先生将他多年的研究付诸于笔端,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感性而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