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高中语文课本塑造了众多的经典文学形象。请从以下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位,仿照例句,写一...

高中语文课本塑造了众多的经典文学形象。请从以下文学形象中任选一位,仿照例句,写一段话。(3分)

人物形象:林黛玉    祥林嫂      桑迪亚哥

示例:屈原是寂寞的,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高洁忠贞的灵魂,为社会点亮一盏上下求索的灯。

 

                                                                                                                                                          

 

桑地亚哥是孤独的,但他却在孤独中捍卫着崇高伟大的尊严,为世人举起了一面坚强勇敢的旗。(句式1分,内容1分,文采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这则邀请函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邀请函

我校106周年校庆将于2015327举行。我们向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教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发出鼎力邀请。届时,您会欣赏到花的绽放,舞的优雅;您会聆听到琴的悠扬,歌的高亢。这里洋溢着青春的激情,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这里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同行在热情相邀,学生在期待,母校在召唤,恭候您的惠顾!

                                                              南山中学

                                                          2014123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①的朋友长期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取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13……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注】卡拉扬:奥地利著名音乐指挥家。

1.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2

A.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这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很有特点: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

 

                                                                                                                                                           

4.探究“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小说的主题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4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             。(杜甫《登高》)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不违农时,                         ,鱼鳖不可胜食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               ,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4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闽为义军校。家世尚武,父澄独折节为儒,终浦城令。徽之幼刻苦为学,邑人江文蔚善赋,江为能诗,徽之与之从,遂与齐名。尝肄业于浔阳庐山,时李氏据有江表,乃潜服至汴、洛,以文投窦仪、王朴,深赏遇之。

  乾德初,与郑玘并出为天兴令,府帅王彦超素知其名,待以宾礼。蜀平,移峨眉令。时宋白宰玉津,多以吟咏酬答。复为著作佐郎、知全州,就迁左拾遗、右补阙。太平兴国初,代还。太宗素闻其诗名,索所著。徽之以数百篇奏御,献诗为谢,其卒章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问姓名”语。太宗览之称赏,自是圣制多以别本为赐。迁侍御史、权判刑部。尝属疾,遣尚医诊疗,赐钱三十万。

时刘昌言拔自下位,不逾时参掌机务,惧无以厌人望,常求自安之计。董俨为右计使,欲昌言代之,尝谓徽之曰:“上遇张洎、钱若水甚厚,旦夕将大用。”有直史馆钱熙者,与昌言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熙遽以告昌言,昌言以告洎。洎方固宠,谓徽之遣熙飞语中伤己,遂白上。上怒,召昌言质语。出徽之为山南东道行军司马,熙落职通判朗州。徽之未行,改镇安军行军司马。

  未几,以足疾请告,上取名药以赐。郊祀不及扈从,锡赍如侍祠之例。车驾北巡,徽之力疾辞于苑中。上顾谓曰:“卿勉进医药,比见,当不久也。”及驻跸大名,特降手诏存谕。明年春正月,车驾还,又遣使临问。卒,年八十。

徽之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疾非道以进者。尝言:“温仲舒、寇准用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世谓其知言。徽之寡谐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服,与石熙载、李穆、贾黄中为文义友。自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旧德。善谈论,多识典故,唐室以来士族人物,悉能详记。酷好吟咏,每对客论诗,终日忘倦。既没,有集二十卷留于家,上令夏侯峤取之以进。徽之无子。后徽之妻王卒,及葬,复以缗帛赐其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徽之与之                      游:游学

B.欲昌言代之                      倾:排挤

C.谓徽之遣熙飞语中伤己            构:捏造

D.尚名教,尤疾非道以进者          干:干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索所著             ②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

B.①献诗为谢        ②若属皆为所虏

C.①召昌言质      皆出于此乎

D.①徽之寡谐      ②非抗九国之师也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有直史馆钱熙者与昌言厚善诣徽之徽之语次及之3分)

(2)温仲舒、寇准用搏击取贵位使后辈务习趋竞礼俗浸薄4分)

4.杨徽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9处)(3分)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

                                                (《史记·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