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答李生第一书 皇甫湜 辱书,适曛黑,使者立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答李生第一书

皇甫湜

辱书,适曛黑,使者立复,不果一二。承来意之厚,《传》曰:“言及而不言,失人。”粗书其愚,为足下答,幸察。

来书所谓今之工文,或先于奇怪者,顾其文工与否耳。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出众,出众则奇矣。虎豹之文,不得不于犬羊;鸾凤之音,不得不锵于乌鹊;金玉之光,不得不炫于瓦石;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必崔嵬然后为岳,必滔天然后为海。明堂之栋,必挠云霓;骊龙之珠,必锢深泉。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学文之初,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其仅自见也,将不胜弊矣。孔子讥身不能者,幸勉而思进之也。

来书所谓浮艳声病之文,耻不为者,虽诚可耻,但虑足下方今不尔,且不能自信其言也。何者?足下举进士,举进士者,有司高张科,每岁聚者试之,其所取乃足下所不为者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足下方伐柯而舍其斧,可乎哉?耻之,不当求也;求而耻之,惑也。今吾子求之矣,是徒涉耻濡足也,宁能自信其言哉?

来书所谓汲汲于立法宁人者,在位者之事,圣人得势所施为也,非诗赋之任也。功既成,泽既流,咏歌记述,光扬之作作焉。圣人不得势,方以文词行于后。今吾子始学未仕,而急其事,亦太早计矣。

凡来书所谓数者,似言之未称,思之或过;其余则皆善矣。既承嘉惠,敢自疏怠!复所为,俟见方尽。湜再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得不于犬羊        炳:鲜艳,明亮

B.何遽称力不能        逮:突然

C.有司高张科          格:格律

D.复所为              聊:姑且,暂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自尽其才          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

B.在位者之事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C.是徒涉耻濡足也      泉涓涓

D.孔子讥身不能者      夫庸知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4分) 

 

(2)耻之,不当求也;求而耻之,惑也。(4分)

                                                                     

4.作者在信中给了李生哪些建议?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1.C 2.B 3.(1)你正值少年气盛,本来就应当把出类拔萃当做是自己的目标;(2)(既然)认为写科场文章是可耻的,就不应当追求科举了;一边追求科举一边又认为写科场文章可耻,(你真是)糊涂啊! 4.①写文章要敢于创新,勇于展示自己,不必在乎猎奇涉怪的评说;②不要妄自菲薄,要志存高远,积极进取;③要顺应现实,练好基本功;④不要好大喜功,要脚踏实地。(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1】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C项,格:标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两个“乃”表判断,A项中前一个且,表让步,尚且,后一个且表递进,并且;C项中前一个而表转折,却,后一个而表修饰;D项中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那些,后一个是人称代词,他们。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尤其是重点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达到“信、达、雅”标准。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第一个以:介词,在,处在,引申为正值,正当;固:本来;意:目标。各1分,大意1分;(2)“之”的指代内容,耻的意动用法,惑:糊涂,各1分,大意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4】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多谢你的来信,正好天色已晚,送信人立等回信,(因而)未能果决地逐一回答(你信中所问)。承蒙你在信中的深厚情谊(即来信咨询),《左传》里说:“可以对人说清楚的,却不对人说,这是失掉朋友啊!”(实为孔子的观点),因此我粗疏地写下自己的浅见,作为对你的答复,希望你谅解。 来信中说,现在流行的好文章,有不少是从猎奇涉怪开始的。只是那些文章,有的巧妙,有的不巧妙罢了。(其实,一篇文章)立意新颖就会异于常,异于常自然就显得奇怪了;词气高雅就会超出众人,超出众人自然就显得奇特了。虎豹的花纹一定比犬羊的鲜艳,鸾凤的叫声一定比乌鹊的铿锵,金玉的光泽一定比瓦石的炫目,(这些奇特)并非它们有意放在前面,乃是自然而然的。山必定崔嵬高大,然后才可为岳;水必定波涛连天,然后方可成海。明堂的梁柱,一定能阻挠云霓的前进(即高耸入云);贵重的宝珠,也一定在深潭中隐藏。你正值年少气盛,本来就应当把出类拔萃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学写文章的初期,你尚且还没有用尽所有的才思,为何突然宣称自己力有不逮呢?(俗话说)图谋上古三王的事业,即使达不到,次一等还可以用来争霸天下,(你的目标)如果仅仅为了展示自己,那么它的坏处就将不尽了。(言下之意是人当志存高远)所以孔子讥讽那些力有不逮的人,希望你自我勉励,努力进取。 来信中说,那些文辞浮艳、讲究声律的文章,是可耻的,也不愿去写。虽然它们确实有可耻的地方,只是我认为你现在却不是这样,甚至就连自己说过的话,也不相信。为什么这么说呢?你参加科举考试,而科考中有司大张科考的标准,每年参考的人来应试,他们录取的正是你不愿去写的文章。工人们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器物变锋利。你才开始伐木却舍弃斧头,这怎么能行呢?既然认为写科场文章是可耻的,就不应当去追求科举了;一边追求科举一边又认为写科场文章可耻,糊涂啊!现在你这样做,好比只想过河却把湿脚当做耻辱,怎么能对自己说过的话深信不疑呢? 来信里说,你热衷于创制法令来安定百姓,(其实,这些举措)是那些身居其位的官员们的事,也是圣贤们得志之后才施展并尽力完成的事,不是诗赋的责任啊!功业已经成就,恩泽已经流布,用诗歌文章来记叙,并使这些举措发扬广大的作品就会出现。圣贤们没有得志,才会用诗歌文章来使这些法令、举措在后世流传。现在你才开始学习,并未出仕为官,却急于这些事,也太早了吧! 你信中说到的好些问题,有些说得似乎不符合你的本意,有些考虑得或许过分,其他的都很好。已经承蒙你的高看,怎敢自我疏忽懈怠,于是姑且回复了以上这些,等见面之后再详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被废黜的国王

周国平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所以,从人的悲哀也可证明人的伟大。借用帕斯卡尔的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精神史看做为恢复失去的王位而奋斗的历史。当然,人曾经拥有王位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一个譬喻,其含义是: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世上必定有神圣。如果没有神圣,就无法解释人的灵魂何以会有如此执拗的精神追求。用感觉、思维、情绪、意志之类的心理现象完全不能概括人的灵魂生活,它们显然属于不同的层次。灵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真正所在地,在这里,每个人最内在深邃的“自我”直接面对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灵魂的追问总是具有形而上的性质,不管现代哲学家们如何试图证明形而上学问题的虚假性,也永远不能平息人类灵魂的这种形而上追问。

我们当然可以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历史的进步,例如物质财富的富裕,但精神圣洁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维。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祭坛,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唯剩纵欲和消费,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易和争斗。它甚至不再是一座神庙,而成了一个吵吵闹闹的市场。事实上,不仅在比喻的意义上,而且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在今日中国,这种沦落为乌烟瘴气的市场的所谓神庙,我们见得还少吗?

在一个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里,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在许多人心目中,“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空洞词眼。可是,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两个绝对不同的世界上。

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由于被废黜,精神有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命运。然而,不论怎样被废黜,精神终归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在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这个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我愿把他们恰如其分地称作“精神贵族”。“精神贵族”曾经是一个大批判词汇,可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何其稀少!尤其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1.对“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B.人的精神本来是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的,但有多灾多难的命运。

C.在现实社会里,人的灵魂和精神失去了原本的高贵和神圣,但始终有人在为恢复它的高贵和神圣而努力着。

D.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唯剩纵欲和消费,这种情形,在今天中国,并不少见。

B.在任何时代,真正的精神贵族们一直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高贵血统,他们坚持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这种行为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C.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重要,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

D.衡量历史进步的标准是多样的,圣洁的精神和丰裕的物质财富都是必不可少的尺度。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精神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为超越庸俗追求高贵而奋斗的历史。

B.在当今中国,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

C.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必然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

D.每一个人都会通过灵魂的追问,直面永恒,追问有限生命的不朽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大学发展的系统改革,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出台。

B.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C.虽然王梅一向对我心存芥蒂,时时戒备,但我会积极寻找机会,与她沟通交流,以实际行动让她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人。

D.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要求各地规范各级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医院不得借口更新医疗设备、购置新的医用试剂为名增加收费项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校听取了社会各方的意见,制订了《住校生管理细则》,从而让住校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B.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C.自从老伴儿死后,赵大爷就深居简出,儿子也不常来看他,看着他落落寡合的样子,居委会赵大妈总想再给他说个老伴儿。

D.参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专家,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青睐   订书机   明火执杖    改弦更张

B.通牒   顶梁柱   不知所终    罄竹难书

C.蜇伏   水蒸气   颐养天年    鞭辟入里

D.摹写   舶来品   不落言荃    闲情逸致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头(xué    (zhuō)      (chè)     利多销(bó)

B.红(yīn    (shuì)      肘(chè)     踽独行(jǔ)

C.剐(cènɡ)   (sōnɡ)     血(kǎ)      牙咧嘴(zī)

D.下(zǎ i)   选(lín)        (zhēn)    簿公堂(b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