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凄婉 按揭 功夫茶 浓妆艳抹 B.亲睐 秸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凄婉   按揭   功夫茶   浓妆艳抹

B.亲睐   秸秆   大杂烩   以德报怨

C.岑寂   戡乱   亲和力   皇天厚土

D.幅员   晋升   白内瘴   惩前毖后

 

A 【解析】 试题分析:B.青睐 C.皇天后土 D.白内障 答题技巧: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首/下   大/承     笑/    未干/觉灵敏

B.眩/    /颜     灭/    兰桨/绰有余

C.身/    论/烘     影/    不安/逸兴

D.骨/    子/修     序/对    匐前进/惊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续写两个句子,组成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超过40字。6分)

互联网时代,那山重水复的遥远就在眼前,距离消失了                   

                                                                。新的交往方式,新的工作样态……全新的时代,全新的生活扑面而来。

 

查看答案

用简明的文字对下述事实加以点评,不超过20字。4分)

近年来,各省高考分数一旦公布,名校间一场明争暗斗的“生源争夺战”随即展开。很多高校纷纷派出招生小组入驻各地,争夺高分考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后面题目

                                掷铁饼者①

                          美国理查德·塞尔泽②

从542房间外的过道望过去,病床上的那个老人皮肤黝黑。蓝蓝的眼睛和短短的白发让他显出一副精力充沛、体质强健的样子。但是我心里明白,他的皮肤不是晒成褐色的,那是在生命的最后一程,深入体肤的可恨死寂和衰朽的表征。蓝色的眼睛冷若冰霜,仿佛一间大雪冰封的小棚屋的窗户,朝屋里打量着。这个人双目失明,而且没了双腿——右腿从大腿中间以下尽失,左腿从膝盖稍下部全无,他那副样子活像一个盆景,根部和枝干按照参天大树的模样修剪,但个头儿却很矮小。

靠着枕头的支撑,他用双手托住自己右腿的上部。偶尔,他会摇摇头,这似乎表明他承受的痛苦是多么剧烈。但是从头到尾,他没有发出半点声响。难道他又瞎又哑吗?

他所在的房间没有任何个人物品——什么祝福早日康复的卡片啦,存放食物的私人小贮藏柜啦,当日送来的鲜花啦,室内拖鞋啦,所有那些病房里常见的小玩意儿,统统没有。只有一张病床,一把椅子,一个床头柜,还有一个带轮子的托盘,可以沿着他大腿前部推过去,用来传送食物。

“几点了?”他问。

“三点。”

“上午还是下午?”

“下午。”

他沉默不语。别的他一概不想知道。

“你还好吗?”我说。

“是谁啊?”他问。

“是医生。你感觉如何?”

他没有立即作答。

“感觉?”他反问。

“我希望你感觉好些。”我说。

我按了床边的按钮。

“给你放倒了。”我说。

“嗯,倒了。”他说。

老人的身子笨拙地向后倒在床上。由于缺少腿脚重量的压力,他的残肢在空中扬起,形状凸显。我把残肢上的绷带解开,接着开始用剪刀和镊子把黑色的血痂和没了生气的死肉剪掉。一小片白色的骨头松动了,我把它挑出来扔掉。我用消毒剂擦洗伤口,然后重新敷裹残肢。自始至终,他都一言未发。在那无法眨动的眼睑后面,他在想些什么呢?他在回忆自己还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的某段时光吗?他梦想着自己双脚都还健在?梦想他的身体还没变成腐烂的木头的日子?

他躺在那里,结结实实、了无生气,可尽管如此,他始终令人肃然起敬,仿佛一个水手,正跨立在倾斜的甲板上。

“你还有其它要我做的吗?”我问道。

他许久都一声不响。

“有,”他最后开腔说道,言语中毫无任何嘲讽之意。“你可以带一双鞋给我。”

护士长正在走廊里等我。

“我们得想办法克制他,”她说,“他每天早晨都会点一份煎蛋做早点,可是,他不是把鸡蛋吃掉,而是拿盘子往墙壁上摔。”

“摔盘子?”

“糟透了。他就是那副德行。难怪他的家人不来探访。他们或许和我们一样受不了他了。”

她在指望我采取行动。

“怎么办?”

“看吧。”我说。

第二天早晨厨房给他送早点时,我正等候在走廊里。我注视着助理护士把托盘放在床头几上,沿着他的大腿前部推了过去。她摁下按钮把床头抬高,之后就走开了。

老人伸出手及时抓住了托盘的边缘,接着又找到盖在餐盘上的圆盖子。他揭开盖子放在床头柜上,用手指在盘子里来回摸弄,直到搜寻出鸡蛋为止。他用双手拿起盘子,放在右手手掌上,继而托着盘子的正中央,并让它保持平衡。他轻轻地把盘子举起又放下,寻找感觉。突然,他的右臂全力向后缩回。

盘子砸在他床脚处的墙壁上摔碎了,煎蛋掉落在地上发出轻微微、湿漉漉的声音。

随后他开怀大笑。那是你从来不曾听到过的声音,是日光下从未有过的。那笑声可以治愈癌症。

外面的走廊里,护士长皱起了眉头。

“他还发笑,是吧?”

她在自己的写字夹板上记下一些东西。

又一位助理护士来了,拿着另一个早餐托盘,放在床头柜上,那个地方他够不着。她抬眼看看我,摇摇头,随后开腔说话。我看得出来她是要我帮忙。

“我得喂你吃。”她对老人说。

“哦,不,你不用。”老人回答道。

“噢,我必须要,”助理说,“谁让你刚才那样折腾。护士长这么交待的。”

“把我的鞋子给我。”老人说。

“这是燕麦粥,”助理说。“张嘴。”她的勺子接触到他的下嘴唇。

“我要的是煎鸡蛋。”老人反驳。

“对的。”助理说道。

我走上前去。

“有什么我能做的吗?”我说。

“你是谁?”那人问。

当天傍晚,我再次到那间病房巡视。护士长向我汇报说,542房间的病人病故了。她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她说。没,没有听见什么声响。什么也没有。真是幸事,她说。

我走进他的房间,仿佛一个密探在寻找秘密。他仍然躺在床上,面容放松、严肃、有尊严。过了一会儿,我转身离去。我的目光扫过床脚的墙壁,看到了那处反复清洗过的地方,那块墙壁看上去异常干净,异常洁白。(有删节)

注释:①掷铁饼者:古希腊雕刻家米隆的青铜作品,该雕像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运动员娴熟、优美的投掷姿态,演绎出人体美与运动美完美结合的美学效果。②理查德·塞尔泽:耶鲁大学著名教授,美国享有盛誉的外科医生,当代知名作家。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的笔调冷静、客观,只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可在平静的表面下,却翻腾着感情的巨浪,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B.小说运用第一人称,通过“我”这个医生的言行,与其他医护人员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暗含了作者对医生的表扬。

C.护士长觉得“老人”很讨厌,不喜欢他,并在他死后感到十分庆幸,折射出医院对病人的冷淡和漠视。

D.小说中的病人、医生,甚至护士、护士长,都没有名姓,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增加小说的悬念。

E.小说结尾部分老人的死有点突然,可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是为了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2.对小说中老人摔盘子这个情节,作者描绘得极为细致,试分析它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3.小说的主人公“老人”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故事简单,情节也不曲折,但全篇笼罩着沉默、压抑的气氛,请结合小说的相关描写,谈谈你对医患之间存在的“沉默”的理解与认识。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