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进山东 贾平凹 ①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进山东

贾平凹

①第一回进山东,春正在发生,出潼关沿着黄河古道走,同车里有着几个和尚——和尚使我们与古代亲近——恍惚里,春秋战国的风云依然演义,我这是去了鲁国之境了。鲁国的土地果然肥沃,人物果然礼仪,狼虎的秦人能被接纳吗?沉沉的胡琴声从那一簇蓝瓦黄墙里传来,音绵长,和那一条并不知名的河,在暮色苍茫里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听见了在泗水岸上,有了“逝者如斯夫”的声音,从孔子一直说到现在。

②我的祖先,那个秦嬴政,在他的生前是曾经焚书坑儒过的,但居山高为秦城,秦城已坏,凿池深为秦坑,自坑其国。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其实,秦嬴政在统一天下后也来过鲁国旧地,他在泰山上祀天,封禅是帝王们举行的,我来山东,除了拜孔,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接待我的朋友说:哈,你终于来了!我是来了,孔门弟子三千,我算不算三千零一呢?我没有给伟大的先师带一束干肉,当年的苏轼可以唱“执瓢从之,忽焉在后”,我带来的唯是一颗头颅,在孔子的墓前叩一个重响。

③在曲阜,我已经无法觅寻到孔子当年真正生活过的环境。如今以孔庙孔府孔林组合的这个城市,看到的是历朝历代皇帝营造起来的孔家的赫赫然大势。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这是文人的骄傲,但看看孔子的身世,他的生前凄凄惶惶的形状,又让我们文人感到一份心酸。司马迁是这样的,曹雪芹也是这样的,文人都是与富贵无缘,都是生前得不到公正的。在济宁,意外地得知,李白竟也是在济宁住过二十余年啊!遥想在四川参观杜甫草堂,听那里人在说,流离失所的杜甫到成都去拜会他的一位已经做了大官的昔日朋友,门子却怎么也不传禀,好不容易见着了朋友,朋友正宴请上司,只是冷冷地让他先去客栈里住下好了。杜甫蒙受羞辱,就出城到郊外,仰躺在田埂上对天浩叹。尊诗圣的是因为需要诗圣,做诗圣的只能贫困潦倒。我是多么崇拜英雄豪杰呀,但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孔庙里,我并不感兴趣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为孔子树立的石碑,独对那面藏书墙钟情,孔老夫子当周之衰则否,属鲁之乱则晦,及秦之暴则废,遇汉之王则兴,乾坤不可久否,日月不可久晦,文籍不可久废啊!

④当我立于藏书墙下留影拍照时,我吟诵的是米芾的赞词: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⑤我在泰山上觅寻我的祖先遏雨而避的山崖和古松,遗憾地没有找到这个景点。听导游的人解说,我的祖先毕竟还是登上了山顶,在那里燃起了熊熊大火与天接通,天给了他什么昭示,后人恐怕不可得知。而事实是秦亡后,就在泰山之下,孔庙孔府孔林如皇宫一样矗起而千万年里香火不绝。孔子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吗?泰山就是永远的孔子吗?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我站在拱北石下向北面的峰头上看,我许下了我的宏愿,如果我有了完成夙命的能力和机会,我就要在那个峰头上造一个大庙的。我抚摩着拱北石,我以为这块石头是高贵的,坚强的,是一个拳头,是一个冲天的惊叹号。

⑥古人讲: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周围的山确实是小的,小的不仅仅是周围的山,也小的是天下。我这时是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

⑦我带回了一块石头,泰山上的石头。过去的皇帝自以为他们是天之骄子,一旦登基了就来泰山封禅的,但有的定都远,他们可以采泰山石祀天,也可以自家门前筑一个土丘作为泰山来祀,而我只带回一块石头——泰山石是敢当的——泰山就永远属于我,给我拔地通天的信仰了。

1.简要赏析文章第①段中对“胡琴声”描写的妙处及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2分)

(1)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⑤段中说“登泰山者,人多如蚁,而几多人真正配得上登泰山呢”,请简要分析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探究一下作者带回泰山石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胡琴声的悠扬邈远;用悠扬的琴声引出孔子关于“逝者如斯夫”的慨叹和下文对孔子的介绍。 2.(1)江海可以干涸,乾坤可以倾倒,可是儒家文化和孔子的精神之光不会熄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替,唯有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精神之光不熄,代代相传。)(2)在英雄豪杰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像孔子、杜甫等人在动荡的年代里,生活凄凄惶惶,无缘富贵,贫困潦倒,甚至蒙受羞辱。) 3.作者认为像孔子、秦始皇那样胸怀天下、有宏伟抱负、充满自信的人,还有那些景仰泰山文化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 4.作者带泰山石的用意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泰山石高贵坚强,甚至是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象征;二是泰山石是泰山的象征,能够给我自信和拔地通天的信仰;三是泰山石能够给我带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 【解析】 1. 试题分析:内容上,作者给“胡琴声”作比喻,“蜿蜒而去,弥漫着,如麦田上浓得化不开的雾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琴声悠扬邈远。在结构上,由胡琴声接通古今,让作者听到了孔子“逝者如斯夫”的声音,引出了下文对孔子的儒家传统文化的描写。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必须结合上下文,然后扣住关键词语,将其转换成抽象化意义。“江海可以涸竭,乾坤可以倾侧,唯斯文用之不息”的前文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文是“如今,他的后人如我者,却千里迢迢来拜孔子”,这说明,天地万物都可以改变,而唯有“斯文”所代表的“儒家文化精神”代代相传。“英雄豪杰辈出的朝代,斯文是扫地的”,这句话的前文写了孔子、司马迁、李白、杜甫、曹雪芹等这些文坛上的英雄豪杰的生前都是贫困潦倒、凄凄惶惶的惨状,所以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在英雄豪杰辈出的动荡年代里,像孔子、杜甫这样的文人是不被重视的。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泰山代表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因此,也只有具备这种文化精神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这种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赞美和歌颂的。作者在文中表达对孔子儒学的虔诚崇拜,对秦始皇泰山封禅祀天的泰山文化的无限敬仰,因此,这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登泰山。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文章第二段,作者交代了登泰山的目的,“当然也得去登泰山,只是祈求上天给我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在登上泰山后,作者感受到了泰山代表的儒家文化和文化精神的内涵,因此,作者带回泰山石一是希望能够给我带来艺术上的想象和力量,而是领会泰山石所代表的泰山文化的丰厚内蕴。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注意抓住包含作者感情和观点的语句。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捧起清清的湖水,吻一吻手中的月亮。”(周家堤《夏夜》)常理,“手中”是不能捧着月亮的,但这里却让我们感受到特殊组合的妙处。请你写出一个类似的句子,并说明这样写的理由。字数在50个以内。(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_________________,将有事于西畴。(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臣以供养无主,___________。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李密《陈情表》

(4)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

(7)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8)____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9)蜀道之难,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蜀道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晋,何厌之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乙】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丁】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注:①端而言,蝡而动: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端,微言;蝡,同“蠕”微动。②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

③兰槐:一种香料。④滫,xiǔ,臭水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布乎四体,乎动静 形:形状,形体。

B.兰槐之根是为芷,其之滫 渐:浸泡。

C.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 就:接近。

D.生而同声,而异俗 长:长大成人。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学也,以美其身        不如须臾所学也

B.一可为法则                曷足美七尺之躯哉!

C.吾尝终日思矣              登高招,臂非加长也

D.其质非不美也,渐者然也   不如须臾之学也

3.下面各句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四段文字的基本观点,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段文字说的是,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B.【乙】段文字说的是,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后天的学习也是这样。

C.【丙】段文字说的是,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须给予重视。

D.【丁】段文字说的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借助别人的帮助,不要自己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