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只野兔,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饥饿的狼发现了一只野兔,便不停地追赶。兔子走投无路,情急之中钻进了一个树洞。狼哪肯放过就要到手的美味,便死死守住洞口。夜深了,狼冷得直发抖,但为了吃到野兔,狼怎么也不愿离开。第二天早上,野兔从树洞里探出头来,发现狼已经冻死了。野兔大摇大摆地走出洞口,踏过狼的尸体扬长而去。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等待春暖花开 有人说,等待是一种懦弱,临波涛汹涌的瀚海,不是扬起风帆搏击风浪,而是等待风平浪静,不是大丈夫之所为。 有人说,等待是一种逃避,敌人三擂战鼓,不是横刀向前,冲入敌阵,而是逡巡等待,不是大将之风范。 其实,处恶劣境地,临难降之敌,等待未必不是一种明智。等待——甘于寂寞,积蓄力量,以求日后的爆发——实为智者之所为。 喜爱临风霜而独绿的青松,同样也热爱叶落枝单的梧桐;敬佩风雪中独啼的麻雀,同样也钦佩举族南迁的大雁;震撼于冰天雪地中独觅食物的百兽之王,同样也撼动于静静冬眠的棕熊。那是因为——等待,让落叶的梧桐,南迁的大雁,冬眠的棕熊渡过了恶劣处境,在等待中它们积蓄了力量。最终在万物勃发的春天,它们重新迸发了生机。 自然万物等待春暖花开,不是一种懦弱。是等待让春日中的梧桐得以吐露新叶;是等待令大雁得以高飞北国;是等待,使棕熊得以咆哮森林。自然万物也学会了积蓄力量,等待春暖花开。作为万灵之长的人类,同样也该学会等待。 面对恶少的侮辱,他默默承受,甘受胯下之辱。集盲、聋、哑于一身,她默默接受。他们都是在等待,韩信受胯下之辱,是在等待力量的强大。最终,在楚汉争霸中,他留下了不可抹灭杀的功绩,成就了辉煌。海伦"凯勒承受身残,是在等待知识的丰富。最终,在世界舞台上,她留下了蔚为壮观的一笔,闪耀着荣光。 在等待中个人获得了力量的积聚、知识的充盈,个人确要等待春暖花开。作为个人集合体的民族同样需要等待。 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鲁迅先生曾经断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即在沉默中灭亡。”中华民族以自己日后的经历向世人证明:中国人在沉默与等待中得到了爆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们的民族在等待,在默默地集聚力量。最终,沉默、等待后的爆发将豺狼赶出了国门,一个民族也在等待后站了起来! 是等待,成就了勇士,塑造了楷模,拯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民族。等待春暖花开,确为明智之举。 然而,许多人不懂等待,他们将等待视为懦弱、逃避。他们的一生拒绝等待,失败也就成为他们最终的归宿:刘备因关羽败走麦城而执意伐吴,他不顾丞相“等待时机”的劝说,草草伐吴,最终落得个白帝城托孤的下场。一个国家即在他拒绝等待中衰落下去。王明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不愿等待力量壮大即展开“决战”,最终,反围剿失败,中国革命陷于困境。可见,一个国家的崛起同样也离不开等待。 太多太多的人,他们否定等待。但血的教训再次警示我们———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万物会重新迸发生机;在等待中,个人会重新积蓄力量;在等待中,民族国家会重新崛起。 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春暖花开。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寓言式的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狼为吃到兔子而被冻死,兔子情急之中钻进树洞保命。很明显此材料要从狼和野兔两个角度思考,从野兔的角度:凡是都要灵活,临机应变,有机智,才帮你战胜一切对手;以弱胜强;弱小不代表失败;面对困难,要有忍耐的精神,耐心等待,总会找到出路,从而走向成功。从狼的角度:要正确面对诱惑,守着诱惑,等于守着死亡;莫贪婪;要学会拒绝诱惑。可写记叙文,也可议论文,要注意拟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下列这条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超过20个字。(4分)

今年8月l日,广西桂林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不慎走失,她的四个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四处寻觅已达两月有余。自9月17起,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征集“桂林失踪母亲”的有关线索。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破天荒地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在重阳前夕,这一非常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有关事迹的层层披露,在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及微博意见领袖们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携手5400万微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帮助孝子寻找走失母亲的爱心接力。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  (4分)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_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作为六畜之首

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查看答案

找出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21名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让观众惊叹不已。在精湛的舞台灯光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演员们绘声绘色的表演,使台下数千观众如痴如醉。这些聋哑人不仅以优美的舞姿,更以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震撼了人们。

(1)序号:                  改正:                       

(2)序号:                  改正: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朱以撒

①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②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和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飘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③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这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

④后来我离开了这里,由这条脱去油漆露出本色的木船送我到下游的一个渡口,不远处有一条公路,每日有车经过。

⑤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反倒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乌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

⑥那一页的生活,已被翻了过去。

⑦有多少像这样的生活场景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仓库里。一旦遇到时机,一抹颜色、一缕气味,都会使这些久远的记忆鲜明而又生动的。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长桥来说,出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有人曾说过,常常想起过去就意味着心态老了,不过,要感到有味的还真不能脱高怀旧呢!

⑧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素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属人的形相、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了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的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⑨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1.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概括农家人生活的特点。(不超过10字)(3分)

2.赏析第⑤段段中的画线句。(3分)

3.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4.本文标题是“古渡”,可第⑧段却有较多关于影片《鸡毛信》的描写,作者为何这样写?(6分)

5.本文借“古渡”和“水泥桥”表达了怎样的思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思考。(7分)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6分)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柳永《望海潮》

③惊风乱飐芙蓉水,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④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