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儿子不以为然:“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父亲说:“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忘的细节 奥运会已经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却仍然在谈论那些运动员的优秀表现--破记录、得奖牌……我呢?那些得奖牌的瞬间,我慢慢都淡忘了。可有一个场面,却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而且越来越清晰,多么地难忘…… 就记得那场男子50m气手枪三姿射击决赛的现场。美国选手埃蒙斯再次站在了残酷的比赛现场--尽管他在四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因为最后一枪失手而使他和金牌擦肩而过,留下了久违的遗憾。可是,他并没有气馁,四年之后又一次顽强地站到了奥运会的舞台上。 前面的比赛,他发挥地很出色,遥遥领先于其他对手。他只要在最后一枪打出职业运动员很一般的枪法水平,他就可以稳拿冠军,重新找回他在四年前丢失的那份荣誉。可是这次,上天仿佛又跟他的命运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他最后一枪再次失手,只打出了4.4环的成绩,再一次与金牌失之交臂。 电视前的我,原以为他会深深低下头,抱怨命运的不公……可是,他没有。他虽然没有拿到惊人的奖牌,但他还是向全场观众深深地鞠躬,表示自己的谢意。之后,他走向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他们还在一起说了些什么,虽然我听不见,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在相互鼓励对方,说这不算什么,我们一定能挺过去!至此,全场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也被深深打动了。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在奥运会上获得过荣誉的运动员,我会慢慢淡忘。可是,他,却给我在人生道路上很好地上了一课。他,在人生的两个重要关口,都受到了重大的挫折。可他从不抱怨,还能以那么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要有多么宽广的胸怀,付出多大的勇气啊!想想我们自己,有时遇到一点点困难,或者烦恼,都会念念不忘,耿耿于怀,不能自拔。他这种自信、勇敢的精神,也是一种伟大的奥运精神啊。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发现、感受和学习啊。我们每人乐观开朗一点,我们整个世界就会多几分和谐。希望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体谅,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核心事件是一次宴请中,父亲认定儿子的朋友是一个极为自利的人,并告诫儿子不能与之深交。其推理的逻辑是:小细节见其自利本性,其在大的利益诱惑中,必然私利至上。而儿子有自己的看法。 审题立意(1)核心事件揭示的是“识人”之智,并揭示了如何“识人”之法。立论:要有识人之智;从小细节中见真人品。(2)“朋友”品性之劣,从小细节中显露无遗,遇到大利,更会不堪。立论:小处修身,以成大德;治病救人,应防微杜渐;祛除大病,也要从小处入手。(3)从儿子的角度,小细节(生活习惯)未必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优劣。立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从大处,用人用专长。不因细节而否定全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请为这组漫画拟写标题:                             。(2分)

(2)请概括这组漫画的寓意:                                             。(2分)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分)

①本次“足球麦霸OK赛”首先登场的是一位打着赤脚的“无邪哥”。②不仅“无邪哥”性格放得开,唱功也相当了得,③一曲老歌“快乐老家”被他演绎得出神入化,④一开口就秒杀了很多观众。⑤虽然记不清歌词,⑥但是由于曲风和台风都不错,“无邪哥”还是获得了现场大批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⑦毫不意外的得了冠军,赢得了一台车载空气净化器和一箱啤酒。

 

查看答案

请适当调整下列短语的结构和语序,将其组合为一副对联。(4分)

   一炉香  都于无字句处  晓露花  求真仙道

   何必向尘寰外  江月夜  寓大文章  书万卷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阳关雪

余秋雨

   (1)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

   (2)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3)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不会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

   (4)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没想到沙漠中的雪化得这样快,才片刻,地上已见斑斑沙底,却不见湿痕。

   (5)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只可能有一种理【解析】
那全是远年的坟堆。

   (6)这里离县城已经很远,不大会成为城里人的丧葬之地。这些坟堆被风雪所蚀,因年岁而坍,枯瘦萧条,显然从未有人祭扫。它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排列得又是那么密呢?只可能有一种理【解析】
这里是古战场。

   (7)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8)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9)树愈来意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10)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11)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12)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

   (13)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14)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15)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16)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摘自散文集《文化苦旅》

1.第(10)段中“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一句有何含义?(2分)

2.第(12)段在讨论“唐人风范”时提及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这属于什么手法?有何作用?(4分)

3.简析第(7)段的语言特色。(4分)

4.第(10)至(14)段集中叙写了作者达到阳关古址后的所见、所思、所感,请梳理这一部分的思路。(6分)

5.结合全文探讨:作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看法?你获得的最大启示是什么?(7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者,                                (韩愈《师说》)

(2)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3)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4)蒲苇纫如丝,                           (《孔雀东南飞》)

(5)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