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孤独的人是高贵的 有学生发邮件给我,他说他喜欢课余翻阅《红楼梦》《麦田里的守望者》等名著,不晓得明星八卦,也不关心成绩排名,和同学们往往话不投机,觉得自己很孤独。我回信告诉他,有一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它错了,应该是“孤独的人是高贵的”。 一些人总把“孤单”与“孤独”混为一谈。孤单,基本上指形体而言: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单,会产生精神上的寂寞、思念,往下走,便是无聊;往上而去,才是孤独。但很多人其实上不了那个层次。孤独,基本上是精神层面的。因为有些人,即使他置身于人群中,他也是孤独的。比如鲁迅,在一个满是沉睡者的铁屋子里,仍要孤独地呐喊几声。 孤独,意味着与众不同。当一个社会,“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时,你仍然保留清白保持清醒,你可能被世俗边缘化了,但你却拥有了一颗高贵的灵魂。有些人,在人生之路上,注定要孤独前行,独自承担一切。北宋仁宗时,有个宰相叫吕夷简,位高权重,滥用私人,朝廷腐败不堪。百官都巴结阿谀他,偏偏有个人向皇上连上奏折,检举吕夷简。那个人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检举的下场自然不妙,他被贬官,还差点丢了性命。但是范仲淹仍然无怨无悔,他说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千多年后,他的同乡林昭实现了这个诺言。林昭,北大才女,在大饥荒时,她调查民情,写信给中央领导反映民间疾苦。结果,她被视作“反革命分子”,被捕入狱。在狱中,她仍用血书为自己辩白。最终,她于1968年被枪决,年仅36岁。 无论范仲淹,还是林昭,他们当时面临的困境,是芸芸众生们也面对的,但为何只有他们站了出来,并且说了出来?因为他们胸中有一种叫良知的东西,不断撞击他们的心坎,使得真理如杜鹃啼血般唤出。当年,范仲淹的朋友劝他不要做“一只专门叫唤的乌鸦”,只管自己吃喝便好;林昭的亲友也劝她不要做“碰石头的鸡蛋”: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是孤独的。然而,时过境迁,大浪淘沙之后,他们的精神终于闪出了高贵的光芒。 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人在庸庸碌碌,有人在纸醉金迷,而我,更愿意泡一杯茶,思考一下“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写点文字。那封回信的最后,我写道:“做一个精神明亮的孤独者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由两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是非洲谚语,第二则材料是我们熟悉的女诗人席慕容的诗句。这类作文题目一定要仔细阅读两则材料,找到两则材料中对立或统一的内容,然后确定立意的角度。从内容来看,非洲谚语强调“但”后面的内容,即: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它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合作、团队意识;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成功来自集体的团结、协作努力。席慕容的话强调个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别人,但有些路必须自己单独去走、体验,即使路上有坎坷、挫折,也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是人生必走之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成长之路。两则材料说法各有侧重,可以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思考,也可以立足一则,兼顾另一则思考,但不能完全把两则材料对立起来看待、理解。从文体上看,本题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复习的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注意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⑴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

⑵秦人不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⑶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题。(5分)

①“夫孝,置之而色乎天地,薄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有不少熟语源自《礼记》,请写出一个出自第①则的熟语:                     。(2分)

2.“为人子,止于孝”,《礼记·大学》认为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的根本,请结合第②则谈谈行孝道要注重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

陈子龙

小车班班黄尘晚,夫为推,妇为挽。 出门茫茫何所之?青青者榆疗吾饥愿得乐土共哺糜。风吹黄篙,望见垣堵,中有主人当饲汝。扣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注】陈子龙(1608—1647),明末清初文学家。本诗作于崇祯十年。

1.诗歌首句“小车班班黄尘晚”中的“晚”有什么含义?(2分)

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9分)

(刘)几,字伯寿,生而豪俊,长节读书,第进士。从范仲淹辟,通判邠州。邠地卤,民远汲,几浚渠引水注城中。役兴,客曰:“自郭汾阳城①此州,苟外水可引,何待今日?无为虚费劳人也!”几不答。未几,水果至,凿五池于通逵,民大便利。

孙沔荐其才堪将帅,换如京使、知宁州。俗喜巫,军校仗妖法结其徒,乱有日。几使他兵伏垒门伺,夜半尽禽之。侬智高犯岭南,几上书愿自效,以为广东、西捉杀。道闻蒋偕、张忠战没,疾驰至长沙,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贼果悉众来,大战于归仁铺。前锋孙节死,几以右军搏斗,自辰至巳,胜负未决。几言于青,出劲骑五千,张左右翼捣其中坚。贼骇溃。进皇城使、知泾州。陛见,辞以母老,丐复文阶归养。仁宗谕之曰:“泾,内地也,将母莫便焉。”命特赐冠帔。曾公亮荐之,复以嘉州团练使为太原、泾原路总管。

夏人寇周家堡,转运使陈述古摄渭帅,几移文索援兵,不听,率诸将偕请,又不听,乃以手书。述古怒,移几为凤翔,且劾生事。朝廷以总管非转运使所得徙置,遣御史出按,述古黜,几亦改鄜州。召判三班院。边吏告夏人趋大顺,英宗问几。几曰:“大顺天险,非夏人可得近,正恐与赵明为仇尔。”帝曰: “明之子奔马入城,几为所掩,卿料敌一何神也。”以为秦凤总管。

几得谢二十年,放旷嵩、少间,间人语边事,谓张耒曰:“比见诏书禁边吏夜饮。此曹一旦有急,将使输其肝脑,而平日禁其为乐,今役者不亦难乎?夫椎牛酾酒,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所以增士气也。”耒敬其语。再加通议大夫,卒,年八十一。

其议乐律最善。尝游佛寺,闻钟声,曰:“声澌而悲,主者不利。”是夕,主僧死。在保州,闻角声,曰:“宫微商离,至秋,守臣忧之。”及期,几遇疾。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郭汾阳:指唐名将郭子仪。安史之乱平息后,郭子仪功封汾阳王,故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节读书             折:改变

B.邠地卤,民远汲      病:苦于

C.又不听,乃以手书    趣:趋向

D.耒敬其语           识:记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几使他兵伏垒门      携匕首备不测。

B.间人语边事。          彼年相若也。

C.今役者不亦难乎?       大王为此计者。

D.移几为凤翔,劾生事    臣死不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几在邠州做通判时疏通渠道引水注入域中,工程开始的时候宾客纷纷劝说,认为这种方法自从郭子仪在邠州建城便无法奏效,希望刘几不要做劳民伤财的事了。

B.侬智高侵犯岭南,刘几上书希望自己能够效力,被任命为广东西捉杀。途中听到蒋偕、张忠战死,快速奔驰到长沙。贼军出动全部兵力,双方在归仁铺激战。刘几向狄青建议,派出五千精锐骑兵,分左右两翼攻击敌军的主力,贼军惊骇溃退。

C.边境官吏报告西夏人向大顺进军,英宗询问刘几。刘几说:“大顺是天险,不是西夏人可以接近的,恐怕是正好和赵明为仇人罢了。”皇帝说:“赵明的儿子骑马入城,差点儿被袭击,你退料敌人是多么神奇啊。”于是任命他为秦凤总管。

D.刘几精通乐律,曾经在游佛寺时听到钟声,预料寺中主持会有不幸,结果应验;当天晚上主持僧人死去;在保州听到号角,预料守臣有忧患。到了秋天,他自己患病去世。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见狄青曰贼若退守巢穴瘴毒方兴当班师以俟再举若恃胜求战此成擒耳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泾,内地也,将母莫便焉。(3分)

(2) 丰犒而休养之,非欲以醉饱为德。所以增士气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0分)

关于善良

六六

⑴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合肥的腊月分外寒冷,宝宝被包裹得像个圣诞礼物,而老爷爷却在寒风呼号中伸着老树枝丫般的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

说真话,他的琴声远不如瞎子阿炳那样精湛动听,简单一支小曲也完成得勉强,不提五音乐律,更不说余音绕梁。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一碗寡面。

⑶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宝宝要坐摇摇晃晃(电动木马),妈妈给我money(钱)。”老公在旁边说:“那叫coin(硬币)。”

⑷我灵机一动,问宝宝:“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宝宝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

⑸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不好。”

⑹我哭笑不得。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着就把钞票递过去了,哪里晓得,原来善良和艺术修养一样,是要从小培养的。

⑺我只好继续开导他:“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不然爷爷肚肚饿。”

⑻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不好。”

⑼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老公说:“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你如果直接给他一个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肯的。”

⑽我问:“什么是善良?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如果无关痛痒的事情,举手之劳,那如何叫善良?”

⑾老公不同意:“这叫慈善,不叫善良。慈善就是自己吃不完用不完,分出九牛一毛来与别人买点心安或者和平的生活环境。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给别人,就可以了。如果非让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善良与苛捐杂税不同,要心甘情愿才可以。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

⑿教育理念的偏差。

⒀拉琴的老头都住手了,开始听我们夫妻的争论。一块钱而已,这对爹妈为何如此计较?

⒁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在儿子最终含①答应把钱给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都快掉下来了,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

⒂儿子手里捏着一块钱,递给爷爷,爷爷双手承接着说:“好孩子,谢谢啊!祝你平安健康!”

⒃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

⒄来到电动木马前,偶得一指说:“要坐摇摇晃晃。”老公开始掏口袋,我制止。大丈夫言既出,必信;行既出,必果。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看他在前面自己摇摇晃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马的样子,我的眼都要掉下来了。

⒅我自己也很困惑:善良,究其本意,应该如何?

⒆这件事,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

⒇我问偶得爸爸,有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为?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什么行为?

(21)老公说,这叫高尚。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很好了,不要将伟人的心态或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形态展现于人。能把平凡人做好,就很好了。

(22)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

1.第(2)段画线句对琴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第(17)段写偶得要坐电动木马,“老公开始掏口袋”,我为何制止?(3分)

3.说说三处画线词语“泪”在文中的含义。(3分)

4.文中偶得一家三口的语言各有特点,试作分析。(6分)

5.文中偶得的爸爸妈妈对“善良”的理解显然有分歧,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