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吴志翔 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我...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吴志翔

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年龄敏感起来。20岁以前,总觉得没有进入生活,但今天回过头看,偏偏又觉得那时候的故事最多,记忆最饱和。日历一页页地翻,年龄无声息地长,偶尔翻翻旧照片,会惊异于那双满是稚气的大眼睛曾经属于我!忽然间,我们似乎意识到,许多东西在不经意中已经湮没在黑暗中了;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失落了渴盼成长的心情。

我曾经好多次向朋友们问过同一个问题:“人一般能活多少天?凭你的感觉尽快报个数字出来。”

“10万天!”

“20万天!”

几乎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响亮而充满自信。然而我却告诉他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

起初,没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话,说:“是不是少了一个零?”经过一番计算之后,朋友们深深地叹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暂!”

天黑下来了,我拧亮了台灯,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开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正在说:“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它是一个无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点着数。”可是我没法不听,正如我们没法拒绝两万多个日子一个个溜走;我的心脏没法不跳动,正如树叶在秋天里没法不飘落。心脏停止跳动,那便是我们的末日。我平静地想着:我们怎样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这个问题非常接近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声音,也失去了响亮的压倒一切的“黄钟大吕”。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走。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与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个人,半个世纪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写道:“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这个人就是鲁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为了肩负起黑暗的闸门而拥有一颗黑暗的心”,他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战士”。可以有千万个陶渊明、苏东坡,可以有数不清的林语堂、梁实秋,但是鲁迅,只有一个,一个坚挺、鲜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极其稀罕的。

几天前,重读小说《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动。瞧那个人,他坚定地站着!他有一种足以震慑群生的气度,他的硬朗的质地是对众多聪明人的嘲讽,他的沉默和铁一般的冷峻令机会主义者心惊,他是来自欧亚大陆高纬度的坚硬的风,他有信仰,“信仰,你这纯钢百炼的处女!”

还有海子,质朴而清亮的海子。这位诗人没有活满1万天,但他永远保持了纯洁。他“站在太阳痛苦的光芒上”,复活了。

“诗意是人的栖居必备的基本能力。”海德格尔下了这样的断语。这诗意,动物不会有,它是我们人类的粮食。

夜深了,时钟依然嘀嗒嘀嗒地走着,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合上眼睛,我看到了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灯光昏黄,“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决判》,完成了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我的心脏周围隐隐作痛”;马赛尔·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唯一的安慰;张承志做着“静夜功课”,午夜时分,他点燃一支烟,纪念夜与黎明相连的瞬间……

这群孤独的人,这群饱满的灵魂!

我们怀着美感想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春必须苦难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岁月里永远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为了别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的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记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

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写“我”告诉人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其目的是说明时光易逝,生命短暂,要珍惜美好的年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B.作者由当前人的生存状态回溯过去,点明鲁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拥有精神感召的力量,思路开阔。

C.文章主要运用了反复、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

D.作者对“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E.文章“形散而神聚”,不说教,无指责,却让人无法轻松,并在读后能够进行深刻的思考。

2.文章多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3.根据文意,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6分

4.根据文意,请你说说鲁迅、海子、卡夫卡、普鲁斯特等人在作者眼中是一群怎样的人?作者引用他们作例子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6分

 

1.B.E 2.(1)在结构上,前后照应;(2)在内容上,说明时间飞快流逝,警醒人们珍惜青春。 3.(1)不希望人生只是追求物欲,而是应该追求饱满的精神。(2)拒绝平庸,保持自己尊贵和独立的人格。 4.他们是一群孤独而灵魂饱满的诗意栖息者(坚定地秉承着坚挺/诗意的人格精神/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人。)(2分)效果:(1)点明伟大的灵魂和精神所拥有的感召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2)充实了文章的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涵。(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A项“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的说法文中无据。C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的说法概括不够全面。D项错误在于并没有“进行无情的鞭挞和批判”。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结合文章主旨和结构分析。在结构上,这样写有利于前后照应;在内容上,这样写说明时间飞快流逝,警醒人们珍惜青春。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目中“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一语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比如,在文本第9自然段有“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走”这样一句,就表达了作者不希望人生只是追求物欲,而是应该追求饱满的精神。文本在以后的几个自然段中所列举的鲁迅、海子等人的事例,表达了作者拒绝平庸,保持自己尊贵和独立的人格的观点。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根据作者在文本中对鲁迅、海子、卡夫卡、普鲁斯特等人的论述形文字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此题包含“怎样的人”和“怎样的效果”两道问题,别丢掉题目。分析效果时,可从对点明主题、增强说服力、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文章内涵等方面考虑。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秋思》)

(2)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 (《三峡》)

(4)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6)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

(7)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8)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名著                 (填作品)早在清末就被译成中文,是一百多年来最受读者欢迎的外国小说之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① 水口:地名,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这首诗写诗人舟行江上的见闻和感受,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进行分析。6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诗人所描绘的画面,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并说说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 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注】  媐(xī)嬉戏。② 瘗(yì)埋葬 。③ 窭(jù)贫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人                     濒:临近

B.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

C.遽京师                     薄:逼近

D.又长于用车,不能办         卒:步兵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

③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④权贵人俱不习兵;

⑤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⑥诸路援兵不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翁 // 故颍州大侠也 // 门下食客数百人 // 皆好言兵 // 然无一人及甫者

B.刘翁故颍州 // 大侠也 // 门下食客数百人 // 皆好言兵然 // 无一人及甫者

C.刘翁 // 故颍州大侠也 // 门下食客 // 数百人 // 皆好言 // 兵然无一人及甫者

D.刘翁故颍州 // 大侠也 // 门下食客数百 // 人皆好言兵 // 然无一人及甫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

B.申甫不学佛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

5.把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5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5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近年来,一系列公益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民对“正能量”的关注和讨论。“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①只有多创造多传递“正能量”     ②每个人的身上有“正能量”,自然也有“负能量”     ③才能增加人体的“正能量”     ④“负能量”如同劣质的汽油,会对社会这辆疾驰的列车造成严重的伤害     ⑤一个人只有减少不该有的欲望,保持心态的平和,喜乐地生活     ⑥这辆列车才能安全地驶向远方

A.②①⑥⑤③④           B.⑤⑥②④①③

C.②⑤③④①⑥           D.⑤③②④①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