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

 

放下 握紧拳头,你抓住的只有空气;张开手掌,你便拥有了一切。 很小的时候,我们总会伸手抓住面前的一切,渐渐地,我们发现,要抓住的太多,手却只有一对,要想拥有,必先放手。可是如今,我们仍未学会放下,我们会放不下流逝的时间、缘尽的感情和曾经的爱。它们,如同指触的流沙,指间的轻风和手心的雨丝,你放下,便收获释然;你放不下,却也留不下,只剩下无尽的痛苦与哀婉给你作无用的慰藉。 朋友,学会放下吧。放过它,也放过你自己;安慰自己,也成全了它。 放下,有三境界。 痛后放下乃第一境界。水蛭吸血,你越拔得用劲,它越痛却吸得更紧,最终只能在火中蜷缩自己炽热难熬的身躯,化作一阵云烟,渐远渐散。倘若水蛭痛而后放下,想必不会落得如斯结局吧。痛觉与生俱来,它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对你的保护。也许它不是你的,有更好的值得你追逐。坚持是中性词,当你坚持应放下的,你就是固执的。痛了就放,是对自己的保护,是对时间的珍惜,是为更好的到来而准备。有人问佛:“大师,我放不下。”佛拿了一杯热水倒在他的手上。他手一烫,杯子坠地。佛曰:“痛了你就会放手。”烫伤可以很快恢复,放不下而荒废的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主动放下乃第二境界。低姿态的高贵远比高姿态的高贵美丽,圆润而不刺眼。放下姿态,收获高贵,低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痛了才放是被动的,主动放下是有意识的,觉悟自然更高。仓央嘉措既恐损梵行又恐负倾城,留下一句“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后,从此入山终成高僧。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并无仰仗父亲敌国之财,而是放下“华人首富之子”的身份艰苦打拼,最终一手开创“电讯盈科”的王国,人称“小超人”。路易威登从匠师爱徒到御用捆箱师,再到创业,一路放下一路成功,留下“LV”让万千女性为之疯狂追逐。主动放下,你会收获更多。 放下的第三境界是从不抓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带一物而来,不带一物而去,缘至则来,缘尽则去。这是一种“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潇洒,一种“漫看天际云卷云舒”的恬然,一种“日起而作,日落而息”的睿智。它不是“放下吧,是你的会回来,不回来是因为你值得更好的”的自我安慰,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豁达与大气。这样的人,才是拥有一切。他不需放下,因为他一无所有;他可以放不下,因为放下后还是他的。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放下吧,你会是最富有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先以梭罗的话语引出“放下”这个主题词,然后列出两类不同的看法:一是直接认同(肯定)“放下”说法的,另一方面则是从反面,以认同“不放下”的说法来对应“放下”的观点。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或直接扣合梭罗的“放下”运思作文,或以认同“不放下”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理解。也可在提示以外,就“放下”或“不放下”的相关范畴作文章。可以正面立意:该放下什么,比如利益、荣耀、财富……不该放下什么,比如尊严、正义、良知、诚信…… 也可以反面立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把本不该放下的东西放下了,比如贪官放下正义、奸商放下了诚信、知识分子放下了尊严、普通人放下了良知……该放下的却没有放下,比如对名利的热衷、对权力的迷恋、对金钱的贪婪、对眼前既得利益的不舍……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请适当调整下列短语的结构和语序,将其组合为一副对联。4

一炉香 都于无字句处 晓露花 求真仙道

何必向尘寰外 江月夜 寓大文章 书万卷

上联:                                                

下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一)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咸阳,秦汉两代故都。许浑,晚唐诗人,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

1.《登高》用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基调,《咸阳城西楼晚眺》用一个“    ”字,奠定了全诗基调。2分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都是千古名句,你喜欢哪一句?请从内容或形式方面作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壮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廖;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犹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1.下列加点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认真从事,注重

B.涂有饿莩而不知(揭发)

C.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余威)

D.念谁为之戕贼(摧残,伤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斧斤时入山林        肃杀而为心

B.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行为金

C.申之以孝悌        商声主西方

D.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丰草绿缛争茂

3.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

B.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统治者的虐政。

C.文段 “夫秋”以下的内容,将自然和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皆属常理,不足萦怀。

D.文段中第二段写人有“万忧”“万事”更容易衰老。“而况”以下内容又进一层说,虽忧思成疾,但人生充实,成就可喜,不必听到秋声而生悲哀之情、怨恨之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3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戏剧,完成后面的问

《雷雨》节选

节选一:

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看她关好窗户了,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

节选二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汗涔涔地)哦。

鲁: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我姓鲁,老爷。

周:(喘了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你可以打听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惊愕)什么?

节选三:

周:(惊愕)梅花?

鲁: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侯过老爷的下人。

周: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你可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1.节选一中动作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2.节选二中对周朴园的这番话应如何理解?鲁侍萍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6分)

3.节选二中周朴园“惊愕”说明了他什么心态?(4分)

4.节选三中的③④⑤句包含了丰富的潜台词,请思考讨论一下这三句话的潜台词的含义,试分析这三句潜台词体现了周朴园怎样的思想观念?(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