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木头人和泥巴人是一对刚结识不久的朋友。这天,它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木头人和泥巴人是一对刚结识不久的朋友。这天,它俩在河边玩耍。为了给对方一丝清凉,木头人调皮地向泥巴人身上泼水,泥巴人吓得连滚带爬的逃走,没命地喊:“杀人了,救命哪!”木头人生气地冲着泥巴人的背影抱怨道:“这人真怪,不过是跟你开个玩笑,泼一点水在身上算得了什么?怎么就喊啥救命哪?”

第二天晚上,两人又在河边见面了,天气有点冷,它们便走到篝火前.泥巴人担心对方受凉,抱起木头人就往火边放,木头人吓得魂飞魄散,失声喊道:“杀人了,救命哪!”泥巴人赶紧把木头人抱离篝火,不解地说:“你这人也太难处了,怕你冷,抱你烤火,真不识好人心!”

木头人和泥巴人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此后俩人见了就远远地躲着对方,它们心里给对方永远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人太难相处了!

看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沟通,带来了希望 有一座桥,连接着希望一辉煌; 有一种爱,化解了矛盾与战争。它就是沟通! ——题记 因为树上的的猿跑到了地上生活,便有猿人,它们用彼此的方式沟通,便出现了分配、耕种、建造等一类动词,才有了最初的人类文化。 秦朝 “六国破灭”,秦王统一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千万人之上,得天下不易。然而,一统天下的秦始皇,为了基业传万世,对百姓实行专制,于是闭目塞听,我行我素。李斯传来消息:那些儒生们总是说三道四,横加指责,有时还引经据典,以古非今。秦王听后大怒……愚蠢而残暴地“焚书坑儒”,终没能使秦王朝传万代,因为缺少了一座通向老百姓与统治者相互沟通理解的“桥”。 两汉 中华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遥远而神秘。一位勇敢的外交家张蹇两次出使了“外土”——西域。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先进的工业技术传到了西域。西域的骏马、蔬果、舞蹈、魔术等传入内地。此后,一条越峻岭、连沙漠,通向西亚和欧洲的贸易之桥——“丝绸之路”形成。它连通了中土与异国的经济、文化和友谊。中国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唐代 繁华与开放的社会。沟通是唐太宗的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于是开创了“贞观之治”。沟通是玄宗以太宗为榜样后的“开元盛世”。沟通是日本使来华取经,鉴真东渡传法,文成远嫁吐蕃,玄奘志在西天…… 因为有了沟通,唐朝达到繁盛的顶峰。 清代 沟通是康熙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是“国有乾隆,国运昌盛”,是辉煌的“康乾盛世”。而清末,国门紧锁,国人自给自足,不与世界沟通。终于有一天,国门被破。英、法、俄……能来的都来了,带着他们坚船利砲,封闭腐朽的清政府只得签下屈辱的条约。这是否定沟通、闭关锁国带酿造的苦果。 今天 今天,中国成为一个腾飞的社会主义国家,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思想,独立而自强。沟通是世界倡导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亚洲的APCE会议、东亚经合会和欧亚首脑峰会,无不是世界为了沟通和共同发展的产物。中国更是融入到了沟通的世界之中,加入WTO、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最好注解。 明天 人与人之间没有嫉恨、没有猜疑,只有友谊与沟通,只有团结友爱、共享美好,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鸿沟、没有战争,只有和平与沟通,只有公平竞争、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世界就是在不断的沟通中一步步走向文明与繁荣的。 本文是2014年重庆市高中作文大赛中的优秀文章,内容跨越时空,联想丰富,文笔顺畅,语言质朴清新,内容紧扣标题,事例具体,且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另外,“沟通”虽说是常见题目,说实话这恰恰是不容易写好的关键所大,因为这个题目太常见,太熟悉,反而给写作增加了难度。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寓言类的材料作文题。考生在立意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认识是相处的前提。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好心相助却不被领情的事,我们为对方考虑的种种“好”的方案,有时会被冷冷地拒绝,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对方。其实,认识是帮助的前提,也是相处的前提。没有深入的认识,两个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2.换位思考是处事良方。我们思考问题,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甚至用自己的思想去约束、限制别人,或者用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去要求别人等。其实,只要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很多事情就会得到解决。3.沟通是相处的法宝。当别人好心地帮助我们,却不适合我们自身的实际的时候,我们如果像木人、泥人那样,显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可能会得罪朋友,甚至把自己孤立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如坦诚地与朋友沟通,在感谢朋友的同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朋友。这样,朋友就会改变其原来不恰当的做法,实现彼此之间的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就是一部哲学史,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阅读下面的短文,揭示其哲学意蕴。4分

等车

等了好久,终于有客车过来了。一团人你争我抢涌上车门。车里,拥挤不堪。客车摇摇晃晃地走了。

三分钟后,又一趟客车过来,很空。

那些没挤上、或没坐头趟车的人,从从容容上了车,大摇大摆坐了座位。十几分钟后,这趟车超过了头趟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面四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曾提出过一个问题。

(2)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3)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

(4)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4分,每点2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①。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②。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在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随即擦身而过。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躯,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所在。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

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打开锁着的房门,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地空心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位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995年7期,有改动。)

1.请结合文章事例,分析美工郑若奎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揭示了郑潘二人的感情,你觉得意外吗?为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结尾设计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题目“永远的门”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郑、潘二人感情,小院的人们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小说的标题“永远的门”来看,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问征夫以前路,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②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                ,穷岛屿之萦回;              ,列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5)臣无祖母,                   。(《李密·陈情表》)

(6)而刘夙婴疾病,                (《李密·陈情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