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6分) 卢梭铜像前的思索 ①我独自去游日内瓦湖...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6分)

卢梭铜像前的思索

我独自去游日内瓦湖,为了上卢梭岛。

卢梭岛的面积不足两亩,数株高大的白杨,茂盛的枝叶几乎将小岛遮了个严实。绿影间的一块小小的草地上,高高地耸立着十八世纪激进的资产阶级理论家、著名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卢梭的铜像。

凡是读过一些外国书的中国人,谁不知道卢梭的《民约论》《物竞天择》《爱弥尔》和《忏悔录》呢?谁没有听说过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呢?微风从远处亮晶晶的湖面上吹来,片片被秋色染黄的杨树叶,轻轻飘落在碧绿的草坪上,黄黄绿绿,重叠相间,编织着我异乡的梦幻和灵魂的追求

1712年6月28日,卢梭诞生在日内瓦一个贫苦的钟表匠的家里。后来,他在这座湖滨城市受过苦,逃过难,著过书。因此,后人为他在此塑造了这座铜像。

像底座呈四方型,卢梭坐在一把旧木椅上。他将厚厚的一叠书稿置于左膝上,身体稍微前倾;右手擎笔,正陷入沉思。他赤着一双大脚丫,两只补过的拖鞋闲置一边,左脚跷放在一个小凳上。那神态和造型,表现出这位思想家不接受任何拘束的本性。这尊铜像,显然颇费雕塑家们的匠心:他既像个流浪者,又像个作家、不屈的斗士和思想家。

卢梭的几部名著发表后,曾受到巴黎最高法院的通缉和周围一些人甚至朋友们的围攻,他不得不仓皇逃到瑞士的圣皮埃尔岛上。使人难以相信的是,小岛上的植物竟然使他喜出望外:“我动手写起《圣皮埃尔岛植物志》,我一样不漏地去描写岛上的各种植物……我手拿放大镜,挟着《自然的体系》,在岛上考察。我将小岛划分成若干方块,以便按不同季节,逐片将这些方块走完。”

⑦这就是大师与常人的区别,尽管条件极其有限,他可以让整个心思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用全部精力去进行新的研究与思索,而且“一不注意”,就会有新的伟大的成果产生。他发现“夏枯草两只长长的雄蕊是如何分叉的;荨麻和墙草的雄蕊是怎样具有弹性的……” 这些细微的变化,只有在专业的植物学家眼中才可能被注意,然而竟被一位逃难的思想家和大作家发现了。

⑧卢梭也喜欢找一处绿树与碧水相间的细腻的沙滩,看那一波一波的湖水怎样拍击堤岸,听那湖里的涛声与树上的蝉声如何交织共鸣。在这寂静美妙的时刻,他那不安分的思维的触角又开始了运动:“它们取代了我那因幻想而停止的内心活动,不费心神就足以使我愉快地感到自己的存在。”随着那风声与涛韵的相互会话,“‘我们自身的存在’这惟一的感觉就能够把我们的心灵完全充实,凡是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就都可以称自己为幸福的人”。

⑨我们常听说,这个孤独,那个孤独。但看到树叶和水波就能获得充实和幸福感觉的人,怎么会产生孤独呢?但世上最复杂的莫过于人的思想。卢梭还说:“人类的绝大部分,由于不断受到各种欲望的纠缠,他们很少能够感受到这一境界 ……他们若是渴望这些甜蜜的沉醉而讨厌积极的生活,那是没有益处的,因为对生活不断产生的需要给他们规定了义务。”

⑩一个人能否在任何环境中拒绝孤独,排除欲望的纠缠,获得充实与幸福,而又能完成那种因生活不断产生的需要给他们规定了的义务,这才是应该追求的高尚境界。

卢梭岛,是处宁静、高雅、诗化了的土地,是他进行思索的一块净土。生前,他在漫长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奔波,在生活的苦海里挣扎,在围攻谩骂中反击,在困惑与彷徨中探索。如今,他冤屈而明净的灵魂,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安息。  

当我要告别的时候,似乎听到黑色的铜像在诉说什么:你读过我的书吗?你能理解我吗?

(取材于李存修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段写到了卢梭的铜像是“赤脚”,还有“两只补过的拖鞋”,意在表现他生前十分贫穷,如同一个流浪汉。

B.第⑦段“一不注意”用引号有强调作用,强调新的伟大的成果产生时,会给人意外感,好像是不经意的获得。

C.卢梭岛植物茂盛,静谧优美,因而卢梭才能远离外界的喧嚣和攻击,甚至完全融入自然,达到“忘我”之境。

D.结尾段照应了文章的题目,连用两个问句来启发人们或许可以更多地关注和理解这位伟人坎坷、丰富的一生。

E文章既描写了所见到的景物,又重点分析了卢梭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品质,夹叙夹议,层层深入,浑然一体。

2.结合文意,请分别说出第段画线句中“异乡的梦幻”和“灵魂的追求”指什么。(4分)

答:                                                                                                      

3.通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卢梭岛,是处宁静、高雅、诗化了的土地”?(6分)

答:                                                                                                     

4. 孤独是生命中难免遇到的状态。一位诗人说“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肯定了孤独的价值;而有本书名为《孤独是可耻的》,认为应该拒绝孤独,注重社会联系。你怎么看待孤独?请结合这篇文章或其他的材料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2分)

答:                                                                                                            

 

1.AC(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2.(1)异乡的梦幻:指作者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瑞士日内瓦湖的卢梭岛,秋色中的卢梭岛景致独特,如梦似幻;站在卢梭铜像前似乎在倾听伟人卢梭的诉说,似真似梦,卢梭如在眼前。(2)灵魂的追求:指作者内心深处在追寻着卢梭的境界,追慕着大师情怀。(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3.参考要点:(1)卢梭岛环境优美,静谧自然,使人内心宁静。 (2分。要点:环境,内心。)(2)在岛上瞻仰卢梭铜像,能感受到卢梭高雅的心灵世界——尽管条件有限还能对新领域潜心研究且成果显著;融于自然,排除欲望的纠缠,获得心灵的充实与幸福;能完成因生活不断产生的需要给他们规定了的义务。(2分。要点:高雅指的是卢梭的精神或心灵,在新领域成果显著,心灵的充实与幸福,完成义务。答出这四点中的任何两点即可得2分。)(3)人们因此领略到卢梭岛丰富的文化内涵,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并获得心灵的启迪。(2分。要点:文化内涵,想象空间(或心灵启迪)。) 4.明确观点2分。联系文章或其他材料3分。有联系1分,联系的内容具体清晰1分,联系的内容有质量或有价值1分。分析4分。有分析1分,分析能证明观点1分,分析充分1分,分析透彻、逻辑性强或思考有创意1分。表达3分。准确1分,即顺畅、没有语病;简洁1分,即干净、不啰嗦;层次清晰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意在表现卢梭不接受任何拘束的本性。C项 “忘我”错,他“完全融入自然”感受到心灵的充实,并非达到“忘我”之境;“才能”一词也不妥当,卢梭“远离外界的喧嚣和攻击”的主要原因是他具有拒绝孤独、排除欲望纠缠的思想境界。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异乡的梦幻”的含意,要抓住“异乡”与“梦”这两个关键词,异乡说我的身份是外国人,“梦”回到语境中既指当时的季节特点事有梦幻色彩,同时还意味着我与卢梭相遇时的特点。理解“灵魂的追求”的含意,从我对卢梭仰慕的角度切入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时要根据句子中“宁静、高雅、诗化”这三个词语展开。宁静既指环境特点又指作者内心,理解“高雅”高雅时要抓住第⑩段“一个人能否在任何环境中拒绝孤独,排除欲望的纠缠,获得充实与幸福,而又能完成那种因生活不断产生的需要给他们规定了的义务,这才是应该追求的高尚境界”这一关键段。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开放性较强,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文本货币,有明确的观点,联系文本内容展开,语言通顺,能自圆其说就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九江闻雁

(宋)陈均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注释:①含山在今山西;韦庄,晚唐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江南安家。

②九江在今江西;陈均,南宋诗人,福建莆田人。

1.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梦”“梦悠悠”,两诗都借助“梦”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韦诗首句着一“惯”字,说明流离失所、作客他乡已是诗人的生活常态。

C陈诗“渺渺”既绘水面空阔辽远,又是诗人惆怅和落寞心境的真实写照。

D两首诗中的“客天涯”和“海尽头”都客观再现了诗人别家漂泊的遥远。

2.旅人静默,孤灯相伴,韦诗中的“灯”寄托了诗人浓郁的情愫。历来诗家常借“灯”寓漂泊孤独之感。下列诗句中的“灯”也寓有此感的两项是(4分)

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辛弃疾《破阵子》)

B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唐·高适《除夜作》)

C溪边唤客闲持钓,灯下留僧共覆棋。(宋·陆游《闲趣》)

D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唐·蒋贻恭《咏蚕》)

E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唐·马戴《灞上秋居》)

3.两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这两句诗分别作简要分析。(5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题3分,共12分)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吏、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辞官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

①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②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③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林宗闻而蕃曰             让:责备

B滂死则祸                   塞:阻塞,断绝

C勿增感                     戚:悲伤

D死亦何                     恨:愤怒,痛恨

2.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少厉清节,州里所服         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

B岂宜公礼格之               利刃齿腐朽

C今日宁受笞死,滂不可违     闭传舍,伏床

D故先举                   存亡各得其

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乃谢焉

理【解析】
陈蕃于是向郭林宗表示感谢。

B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理【解析】
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

C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理【解析】
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

D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理【解析】
要你为善吧,可是我不为恶,
而结果如此!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刚刚担任清诏使的范滂很有威名,一些贪官知道他到了冀州,就赶紧弃官而逃。

B范滂以下属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制止,范滂因此放弃职位离开。

C范滂以弟弟可以供养、自己死得其所来劝说母亲,母亲因此同意他投案的决定。

D时势艰难,有澄清天下之志的范滂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打击,直到最后投狱而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

朱自清笔下的荷花,刘基笔下的活水源,布封笔下的天鹅,苏轼笔下的月色和波光……有很多自然之物经过文字的再现而更显得生动,也更具有了情感和思想的内涵。

请选择一种你喜欢或熟悉的自然之物(上述例子中的除外),从后面的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写一段描写某种自然之物的文字。要求细致、生动。

答:                                                                                    

 

2.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歌颂某种自然之物的品格。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答:                                                                                                  

                                                                                                                       

 

查看答案

阅读《包身工》选段,完成后面题目。(8分)

包身工都是新从乡下出来,而且她们大半都是老板娘的乡邻,这一点,在“管理”上是极有利的条件。厂家除了在工房周围造一条围墙,门房里置一个请愿警和门外钉一块“工房重地,闲人莫入”的木牌,使这些“乡下小姑娘”和别的世界隔绝之外,完全将管理权交给了带工的老板。这样,早晨五点钟由打杂的或者老板自己送进工厂,晚上六点钟接领回来,她们就永没有和外头人接触的机会。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五点钟,上工的汽笛声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那一扇铁门一推开,就好像鸡鸭一般地无秩序地冲出一大群没有锁链的奴隶。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本打印子的簿子,不很讲话,即使讲话也没有什么生气。一出门,这人的河流就分开了,第一厂的朝东,二三五六厂的朝西,走不到一百步,她们就和另一种河流──同在东洋厂工作的“外头工人”们汇在一起。但是,住在这地域附近的人,这河流里面的不同的成分,是很容易看得出的。外头工人的衣服多少地整洁一点,很多穿着旗袍,黄色或者淡蓝的橡皮鞋子,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们有时爱搽些粉,甚至也有人烫过头发。包身工就没有这种福气了。她们没有例外地穿着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条纹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在路上走,这两种人很少有谈话的机会。脏,乡下气,土头土脑,言语不通,这都是她们不亲近的原因,过分地看高自己和不必要地看不起别人,这种心理是在“外头工人”的心里下意识地存在着的。她们想:我们比你们多一种自由,多一种权利,──这就是宁愿饿肚子的自由,随时可以调厂和不做的权利。

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经过红头鬼(她们对印度门警的通称)把守着的铁门,在门房间交出准许她们贡献劳动力的凭证。包身工只交一本打印子的簿子,外头工人在这簿子之外还有一张贴着照片的入厂凭证。这凭证,已经有十一年的历史了。顾正红事件以后,内外棉摇班(罢工)了,可其他的东洋厂还有一部分在工作,于是,在沪西的丰田厂,有许多内外棉的工人冒险混进去,做了一次里应外合的英勇的工作,从这时候起,由丰田提议,工人入厂之前就需要这种有照片的凭证。这种制度,是东洋厂所特有的。

1.对选文中画线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罐装了的劳动力”意在表明这种劳动力数量充足,效率很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B.“鸡鸭”写出了人群的混乱无序,“奴隶”则表明她们待遇差、被剥削、没有自由。

C.“滋养物”指包身工们,表明帝国主义企业榨取了她们的血汗,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D.“红砖罐头”指包身工们居住的地方,“红砖头的怪物”则指包身工们劳动的厂房。

2.请通读选文的三段文字,分析第二段中写“外头工人”的作用。(5分)

答: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文章的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②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由此观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⑥吾入关,                   ,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