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请将答案写于答题纸G处)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阙,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
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酸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助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
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吟咏,至今不辍。
(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
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辙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
(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 逸:散失
B.奏请仿汉熙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先例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 遇:得志
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殷勤:周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乃不敢引疾 ②臣乃敢上壁
B.①御制诗以纪其事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①四海好学能文者 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①去而人爱思之 ②临清流而赋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名利。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
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
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4.把原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
(2)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请将答案写于答题纸E处)
道山亭记
曾巩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①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②,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③,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④。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⑤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⑥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指闽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嶔崟⑦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⑧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注释】①阸(ài),阻隔 ②絙(gēng),粗绳 ③衡缩蟉(liù)糅,水势曲折奔流 ④破溺,船破溺水 ⑤处,安置 ⑥陿,狭 ⑦嶔崟(qīn yīn),山势高耸的样子 ⑧埃壒(ài),尘埃、尘世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累数驿乃一得平地 累:累积连接
B.非其土人,罕不踬也。踬:跌倒
C.岂虚也哉 虚:空虚
D.舟载者夜属于门庭 属:聚集、集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①人以屋室巨丽相矜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其志壮哉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而其余功又及于此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极力描写闽地山路水道艰险,以体现程师孟入闽任职“忘其远且险”。
B.第一段作者用汉代将闽地的百姓迁徙于江淮之事,来强调这地方险狭多阻。
C.第二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
D.第三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
4.下列对本文表达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于程师孟治郡的业绩,并不采取单刀直入的写法,而是纡徐和缓,将其政绩曲折地展现出来,充分体现了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
B.作者第一段写闽地“远且险”,分别从“陆出”和“溪行”两方面入手,而各又分别从山路与“土人”、溪流与“生而习水者”两部分落笔,条理清楚。
C.文章第二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为下文程师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绍做了铺垫,思路缜密。
D.文章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看似闲笔,实则用意深远,以暗示他仕途坎坷,含蓄蕴藉。
5.将文中划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2)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请将答案写于答题纸D处)
塞外杂咏 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 ②琼瑶:美玉。
1.诗中首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天山什么特点?(3分)
2.结合诗歌内容,简析诗中“笑”的含义。(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请将答案写于答题纸C处)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3分)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体诗是唐代人对格律诗的称呼。
B.“唐宋八大家”有两家是宋朝,其他都是唐朝的。
C.宋词也叫“曲子词”、“长短句”。
D.“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通称。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会考前,经过强化训练,我们的错误率下降了好几倍。
B.校园跳蚤市场开张时,操场上平均间隔一米左右就有一个摊位。
C.做眼保健操可以有效预防眼睛不近视。
D.经过儿子再三解释,老爸的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