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过山村(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过山村(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该诗前两句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3分)

2.田家少闲月,请赏析诗中一个“闲”字的妙处。(3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3.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4.后两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3分)

 

1.雨、鸡、人家、竹子、村路、溪流、板桥;清新、幽静。 2.闲着的是“庭中栀子花”,人呢?无一个闲,都忙着,忙得有声,忙得有劲,忙得生机盎然。 3.“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4.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只需要把诗句翻译出来即可加以概括。细雨蒙蒙,几家鸡鸣,竹子茂盛,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闲”是本诗的诗眼。全诗描写山村静幽和谐而又繁忙和充满生气的农家景致。即使是雨天,妇和姑也相约去”浴蚕”,可以想见,男人们更是早就到田间耕作去了,全家没有闲人;可是作者偏要着一”闲”字,用”中庭栀子花”之”闲”来衬托农家之忙,饶有情趣。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根据诗句内容加以分析,此句交待了在客店过节的情形,双手抱膝,枯坐在灯下,只有形与影相随,孤独难耐。“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这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本题可据此回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简短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哀溺(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当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3分)

译文:                                                               

(2)吾腰千钱,重,是以后。(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四道题目。(12分)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劣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杀骡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答云:“亦无甚事,东西奔驰而已。”便问逆旅主人姓名,众具告之。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众既归寓,亦谓其未必即来。厌旦俟,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义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聊斋志异·柳氏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村人共骇,亦不敢其死      询问,追问

B.我于四月七日,在此     

C.似未必有               

D.汗流接                    连续不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厌旦俟             未落  

B.杀骡             为期 

C.初义为客侣         秋其代序

D.骂父              不改乎此度

3.下列句子中“见”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君既若见录

A.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             B.彼既见思

C.如必欲见,请伏椟中             D.渐见愁煎迫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西川四十余岁,生了个儿子,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骡杀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的是(    (3分)

A.俟我于城隅        B.恐年岁之不吾与

C.肇锡余以嘉名      D.亦自缢于庭树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余曰灵均         B.自秦罗敷

C.谢家夫婿         D.足以汝身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

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遗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

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

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

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

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

A.⑤③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⑤③⑥②①④      D①⑤②④⑥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