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失败英雄”梁从诫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失败英雄梁从诫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活动。我曾亲耳听过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一起。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年会上,粱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对长江污染应如何应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写道:“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和梁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活动。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先生。在我写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国家某机关。我问先生,那你讲了吗?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

1.作为环保领跑人,梁从诫做了哪些具体事情?请简要概括。(4分)

 

2.文中引用梁从诫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

 

3.对于失败英雄梁从诫,你是怎么认识的?请结合全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6分)

 

 

1.①创建民间组织,开展重大活动。②实地考察,参加环保活动。③发表文章,开展讲座,对外宣传(1点2分,2点3分,3点4分) 2.①把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说明三峡环境亟需治理的现状。②表达梁从诫对三峡环境遭严重破坏的忧虑,突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答出第一点得3分,答出第二点得2分) 3.梁先生屡战屡败,从不气馁,是一个有坚定信念的人。①他继承了祖父、父母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信念,这让他不记得失,为环保献出全部精力。②梁先生毕生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虽然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为环保事业而奋斗,他是一个英雄。③我们也要有社会责任感,也要愈挫愈奋,努力为社会献出一份力量。(总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亮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传记的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从文中“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活动。”、“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年会上,粱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对长江污染应如何应对的见解。”等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的回答,要注意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加以分析概括。结构上,引用梁从诫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为的是把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说明三峡环境亟需治理的现状;表达主题上,是为了表达梁从诫对三峡环境遭严重破坏的忧虑,突出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回答时,注意结合题干,亮明观点;概括情节,照顾问题;联系背景,概括主旨;明确文章创作意图,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文章主旨,结合他为环保献出全部精力,虽然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为环保事业而奋斗,他是一个英雄,联系相关内容加以回答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句1分,错一个字该句不给分,共15分)

(1)_______,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_______。《静女》

(2)送子涉淇,至于顿丘。_______,_______。《氓》

(3)_______,_______。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氓》

(4)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5)_______,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_______。《迢迢牵牛星》

(6)何以解忧?唯有杜康。_______,_______。《短歌行》

(7)月明星稀,_______。《短歌行》

(8)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归园田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雨过山村(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该诗前两句写到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3分)

2.田家少闲月,请赏析诗中一个“闲”字的妙处。(3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3.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分)

4.后两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简短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6分)

哀溺(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当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3分)

译文:                                                               

(2)吾腰千钱,重,是以后。(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四道题目。(12分)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劣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杀骡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登岱。至山半,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答云:“亦无甚事,东西奔驰而已。”便问逆旅主人姓名,众具告之。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间阔,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众既归寓,亦谓其未必即来。厌旦俟,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义为客侣,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怨毒之于人甚矣!”

(《聊斋志异·柳氏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村人共骇,亦不敢其死      询问,追问

B.我于四月七日,在此     

C.似未必有               

D.汗流接                    连续不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厌旦俟             未落  

B.杀骡             为期 

C.初义为客侣         秋其代序

D.骂父              不改乎此度

3.下列句子中“见”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君既若见录

A.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             B.彼既见思

C.如必欲见,请伏椟中             D.渐见愁煎迫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西川四十余岁,生了个儿子,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骡杀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的是(    (3分)

A.俟我于城隅        B.恐年岁之不吾与

C.肇锡余以嘉名      D.亦自缢于庭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