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县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并州总管府司马       判:判处

B.以平寿县主             妻:以女嫁人

C.在主上                 诚:确实

D.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寻:不久

2.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5分)

(2)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5分)

 

1.A 2.B 3.C 4.(1)太宗曾经询问他说:“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其中的过错在哪里呢?”(尝,1分;密,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2分) (2)官吏各自怜爱自己,争相执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是害怕被治罪所导致的。(所以,1分;竞,1分;深文,1分;句意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这类题目主要是代入原文,利用语境来推敲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可以利用课内迁移、成语迁移。 A项“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中的“判”可以依据语境来推测其意思。这句话的前面是写高祖对刘德威的赏识,“高祖嘉之,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及刘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而本句中有一个词“又”,是表示再一次,可见前面还有一次,应是指“授左武候将军,封滕县公”这件事,由此可以知道将“判”解释为“判处”与语境不合;“判”后面跟的是官职,再结合前面的嘉奖,由此可以推测应解释为“授予”,这才能与整个语境相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的题干提问很明确,是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抓名词代词,“裴寂”“齐王元吉”“德威”“府事”“元吉”“武周”“百姓”“介州”,其中有人名地名,这些名词在句中要么做主语,要么做宾语;一抓固定短语、固定句式,“俄而”“于介州”;一抓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一抓顶真的修辞。断完要浏览一下,看有否违背常理的地方。这句话是讲述了一件事情,故事性很强,学生断起来相对要简单一些。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道题目也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依据,一般错误的点非常小,可能是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移、曲解实词虚词等。C项有误,文章第三段说“今则反是,失入则无辜,失出便获大罪”,由此可以知道,唐太宗时法律严苛,与之前相对宽松的法律刚好相反,“宁失不经”的局面并未实现。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言翻译题。文言文翻译要秉持“信、达、雅”的原则,主要采取直译法,要求字字落实。特别关注有特殊文言现象的词,比如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还要关注特殊句式,尤其是被动句和倒装句。(1)句中的关键词是:“尝”,曾经;“密”,严格;“其过安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过在安”,其中的过错在哪里。(2)句中的关键词是:“所以”,古今异义,……的原因;“竞”,争着,争相;“深文”,严格的法律。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刘德威,是徐州彭城人。德威身姿魁梧、伟岸,以有才干有谋略而著称。大业末年,跟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在淮左讨伐贼人,亲手斩杀敌人的头领李青珪。后来和裴仁基一同归顺李密,李密向来听过他的名字,给他军队,让他在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刘德威也率领部队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唐高祖嘉奖他,授予左武侯将军的头衔,封为滕县公。等到刘武周南侵,下诏书让刘德威带领军队迎击他们,又授予并州总管府司马的官职。不久,裴寂在介州战败,齐王李元吉丢弃并州回到朝中,留下刘德威管理府中事情。李元吉才走,刘武周就到城下,百姓相继投靠刘武周。刘武周抓获刘德威,让他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唐高祖亲自慰劳问候他,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利害关系,高祖都嘉奖并接纳了他。改任彭城县公。不久,升任检校大理少卿。跟从唐高祖擒拿建德,平定王世充,都有功劳,转任刑部侍郎,加任散骑常侍,把平寿县主嫁给他。 贞观初年,历任大理、太仆二卿,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外调担任绵州刺史,因为廉洁、公平而著称,百姓为他立碑。不久升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贞观十一年,又授予大理卿的官职。太宗曾经询问他说:“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其中的过错在哪里呢?”德威上奏说:“确实在于皇上,不在于臣子。人主喜好宽松,法律就宽松,喜好严格,法律就严格。法律条文中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减三等入罪,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减五等入罪。如今现状却和法律条文相反,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不受责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获大罪。官吏各自怜爱自己,争相执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是他们害怕被治罪而导致的。陛下只需舍弃严格的法律条文,‘宁失不经’就又在今天实行了。”太宗认为这很正确。几年后,刘德威升迁担任刑部尚书,兼任校雍州别驾。贞观十七年,到濮州,听说李佑杀害长史权万纪,刘德威进入占据济州,斩杀了李佑,派遣使者让皇帝知道这件事。皇帝下令让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来施展抱负,恰逢刘德威母亲去世而作罢。贞观十八年,起任遂州刺史,三次升迁至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死去,71岁。赠与礼部尚书、幽州都督的名号,谥号襄,在献陵陪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鱼纹和人面鱼纹,一直到今天民间各种剪纸里的鱼,这个“鱼”的源头符号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没有间断。

“鱼”有两个基本含义,这两个基本含义又是相连相通的。

第一个含义是繁殖和生存。鱼产子极多,象征着繁殖、生存,与此紧密联系,鱼代表着也象征着男女情爱,它是神圣的生命颂歌。人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出来,自此“鱼”开始。许多民族都有与生存含义有关的“鱼”的符号,中华文化则将它从远古延续不断地保存到今天。与代表繁殖、生存紧相连的“鱼”的派生意义,是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今天民间过旧历新年贴在大门口的“鱼”,经常与丰满谷穗连在一起,所指向的便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它象征的不仅是人丁兴旺,也是五谷丰登。这个包含“有余”的“鱼”呈现出人类已走出动物世界:人不仅维持、延续生存,而且生活开始富裕、丰足,不必像其他动物日夜苦于觅食求存。余食、余粮使人类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自由。

“鱼”的第二个含义是交往和语言。“鱼腹藏书”“鱼雁相通”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成语和故事。从而,“鱼”所代表的不仅是人的繁殖和生存,而且也是人的主体间的交往。这交往既包括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人的生存使语言成为人的语言,“鱼”也就被赋予了从属于人的语义:它保存并传达了人从生活到生产中的大量知识、经验和情感。

过年过节时,乡村宴席的中心赫然摆着一条不许动筷的大鱼,或者干脆就摆一条木制的鱼。它代表着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从而也就不许去打扰它。它与仰韶陶器上的神秘的人面含鱼到马王堆帛画上把整个宇宙托起来的大肥鱼,到汉画中代表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的鱼鳞状的身躯,以及后世八卦图中由双鱼代表阴阳所组成的“太极”中心一样,“鱼”在这里决不止于生存、交往的一般含义,而且是将这含义与巫术信仰、沟通神明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呈显着生的祝福中充满着神秘和神圣,而这神圣性就在现实性之中,也就是说,“鱼”给人的生存和生活本身以神圣。

“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文化心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而且当外侮入侵、种族危亡的时刻,能被强烈唤起。古代“夷夏大防”的微言大义为士大夫所看重,近代“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为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认同,就是为了呼唤自立、自信、自强,以维护生命、维系生存。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鱼”所宣示的正是人的生存和生命。实实在在的“人活着”即人的物质性的生命、生存和生活,才是第一位的现实和根本。

                                                           (摘编自李泽厚《己卯五说补篇》)

1.下列对“鱼”基本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与生存含义有关,而许多民族并没有将“鱼”包含的生存含义保存至今。

B.“鱼”象征着男女情爱,这与鱼产子极多所以象征着繁殖和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C.“繁殖和生存”与“交往和语言”在“鱼”这个文化源头符号中是相连相通的。

D.人赋予“鱼”特定的语义,使它成为保存和传达人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的语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马王堆帛画上托起整个宇宙的大肥鱼,体现出了生存、交往的含义跟巫术信仰和与神明沟通之间的结合。

B.将“鱼”同音地等同于“余”的派生意义,催生人们对物质生存、生活的富裕和快乐之“余”的追求。

C.从“鱼”表示繁殖和生存的意义开始,人就通过客观社会性的文化符号显现自己的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

D.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符号和宣示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鱼”,从新石器时代起,就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承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腹藏书”“鱼雁相通”表明,“鱼”代表着生存,也代表着人之间知识经验的信息沟通和情深意真的感情传达。

B.过年过节的乡村宴席摆着大鱼却不许动筷,寓意为此“鱼”是不许打扰的,因为它代表神圣的欢欣和生命的祝福。

C.“鱼”所代表的生存意志和生活本身具有神圣价值的观念和感情,已积淀为中华儿女的能被强烈唤起的文化心理。

D.以和谐止争为美德惯例的中国知识分子认同“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天演论”,与“鱼”所宣示的生命和生存有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老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山下的村子里面。凡是来寺院的人们都忍不住赞叹:“好美的花儿呀!”

一天,村子里有个人开口向老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的院子里,老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挖出了根须送到了那个人的家里。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连接不断。在老禅师的眼里,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知心,一个比一个亲近,所以都要给。不多时日,院子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

没有了菊花,院子里就如同没有了阳光一样寂寞。

秋天的最后一个黄昏,有个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就忍不住地叹息道:“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花朵与香味的。”

老禅师笑着对弟子说:“你想想,这岂不是更好吗?三年之后将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弟子心头一热,眼前浮现出一村子菊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村道旁、树荫下,                 ;长弄里、街梢头,              ;商邑中、闹市处,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①④⑤    B④①⑥③②⑤    C②①④③⑥⑤    D④③⑥①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是破解种地困局的关键所在。

B据气象资料显示,从18日下午开始,关中的西北部和陕北出现了小到中雪和雨夹雪,降水量最大的是米脂县,达51毫米;关中大部和陕南出现了小雨,最大降水量在蓝田,为29毫米。

C面对上涨的物价,广大中低收入者感到手头的钱不禁花,家里的开支与消费的底气难成正比。财富焦虑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

D从“棱镜门”以来美方的言行看,美国政府正急于“灭火”以及考虑如何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不要再次发生,并没有对“棱镜”计划反映出的本质问题进行反思的打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回家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运,许多人因急于回家或到达目的地,明知车辆超员却仍然选择乘坐,结果使得车厢里的所有乘客几乎都重足而立,东倒西歪。

B长期以来,市民对日益堵塞的交通怨言颇多。但市民在怨天尤人的同时,能否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有过对红灯视而不见,横穿马路,跨越防护栏等太不可理喻的行为。

C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的一张宣传画上是一个鼎,其寓意是中国人寿一言九鼎,决不食言。

D沈从文以他的独特审美视角构建了一个如诗如画,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翠翠是这个世界养育出的一个天真可爱,纯朴善良,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