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爷爷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这...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

爷爷的黄豆

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

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看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粒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爷爷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了。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的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了有大染坊。

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

其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颗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

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它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

我蓦然明白,爷爷那一小袋黄豆是什么了。

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了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

为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一小袋最后的黄豆。

1.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3分)

2.小说中哪些情节体现了爷爷的精明?(3分)

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4.小说结尾部分写“我”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财产,请探究其对于情节和主题的作用。(8分)

 

1.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3分) 2.偷学染布手艺;挤垮原先的大染坊;临终前把金子打成金珠子。(3分) 3.①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③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6分) 4.情节:再起波澜,延展、丰富了小说情节;和爷爷临终跟我的谈话以及安排形成照应。(2分) 主题:情节叠加强化了小说主题——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不幸;对子女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6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①“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②“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这是一句有关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是人物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体会时要结合上下文,尤其要考虑败家父亲对爷爷的影响。要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首先找到答题区域。第二、三段可以概括为偷学染布手艺;挤垮原先的大染坊;由倒数第六段可以概括为临终前把金子打成金珠子。这些都是爷爷精明的表现。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题目中“嚼黄豆”是小说主要人物的一个习惯动作,而且问的是“在全文”有何作用,因些回答本题除考虑到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外,主要应围绕小说三要素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 考点: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4. 试题分析::“最后的黄豆”既是“爷爷”留给我的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也是“爷爷”留下的人生教训。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就像小说中的父亲,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到头来也只能挥霍一空。本题借对小说结尾的探究来探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解析时既要紧扣文本内容,探究其对于情节和主题的作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3)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5)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李下不正冠。(《乐府诗集·君子行》)

(8)朝闻道,   ___。(《论语·里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中哪两个词暗示了季节?(2分)

2.“树色催寒”中的“催”字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3.尾联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①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②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节)

注:①高牙大纛:指旗杆上装饰象牙的大将牙旗,亦代指高位者的仪仗。②桓圭衮冕: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玉制礼器。衮冕,古代帝王及诸侯大夫的礼服和礼帽。

1.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庸人孺子皆得而侮之   易:轻率

B世有德,为时名卿   令:美好

C高科、登显仕     擢:选拔

D之金石,播之声诗   勒:雕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富贵归故乡/惟德被生民功施社稷

B此一介之士得志当时/乃作昼锦之堂后圃

C耀后世而垂无穷/尝武康之节来治于相

D此见公视富贵为何如/可谓社稷臣矣

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3分)

(2)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2分)

(3)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4分)

4.作者认为魏国公并非“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就地取材,讲求新鲜。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               三是 秉承传统,注重养生。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

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

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

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

化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