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极谏用外戚封事 刘 向[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极谏用外戚封事

向[注]

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宁,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终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宁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产、吕禄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依东宫之尊,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历上古至秦、汉,外戚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垂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纵不为身,奈宗庙何!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如不行此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唯陛下深留圣思,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天下幸甚。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减)

【注】〔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政论散文《极谏用外戚封事》历数前代君王任用外戚之弊,劝汉成帝不要让外戚王氏擅权,表现出他对刘氏政权旁移的关切。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大臣权柄,持国政   操:掌握

B.吕产、吕禄太后之宠      席:凭借

C.依东宫之尊,甥舅之亲    假:假托

D.外戚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僭:逾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外戚弄权、为害国家的一组是 

①诸吕无道,擅相尊王

②骄盈无厌,欲危刘氏

③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

④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

⑤而令国祚移于外亲

⑥亲而纳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中刘向列举了春秋时期晋、齐、卫、鲁等国家因为大臣执掌权柄,导致君主都被杀害的事例,来警示汉成帝不可重蹈前朝旧辙。

B.第2段中刘向指出外戚王氏一族骄奢僭越的种种行径,其维护汉皇室权威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C.第3段中刘向举出王氏祖坟从寝庙梓木柱上长出了枝叶的异象,以此劝说汉成帝对王氏要警惕。

D.第4段中刘向劝告汉成帝废黜和疏远外戚,不把大权交给他们,用优厚的财物慰安他们,这才是使皇室和外戚相安的良策。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4分

(2)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4分

 

1.C 2.C 3.A 4.(1)(汉皇)依靠忠诚正直的大臣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等人竭力效忠诛灭了吕氏家族,此后刘汉皇朝才又安定下来。(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2分。得分点:赖:依靠。然后:这之后,此后) (2)尚书、九卿、州和郡守等各级官僚都出自王氏家族的亲信,朋党结党营私。颂扬赞美他们的人能够升迁,不顺从或怨恨他们的人会遭受打击甚至丢掉性命。(每个得分点1分,句意2分。得分点:称誉:颂扬赞美。忤:不顺从)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及在文中句意理解,C项,假:借助、凭借。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根据句子意思及表现的人物形象理解,①②③④句都是有关外戚为害于国的事例,⑤⑥句是规劝皇上的话。故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将选项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项,第1段中列举的几个国家中鲁国的国君并没有被杀害,而是被驱逐。原文是“卒逐昭公”。故选A。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翻译文中句子注意“信、达、雅”的标准和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的原则,还要注意特殊句式、固定词组的翻译、重点词语的意思、省略成分的补充。赖:依靠。然后:这之后,此后;称誉:颂扬赞美。忤:不顺从。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听说君主们没有谁不想国家长治久安的,然而却常常有危难;没有谁不想政权永远存在的,然而却经常丢失:这是因为他们驾驭群臣的策略不当。凡是大臣掌握了权力,把持了朝政,没有不成为国家祸害的。过去春秋时晋国有六家世卿,齐国有田、崔二氏,卫国有孙、宁二氏,鲁国有季孙、孟孙氏等,这些家族就经常操纵国家大事,世代都执掌着朝廷大权。到后来,田氏篡夺了齐国君位;六卿胜出中的三家瓜分了晋;崔杼杀了齐庄公姜光;孙林父、宁殖赶走了卫献公(衎),杀了卫殇公(剽)。季孙氏欣赏歌舞时僭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乐舞,季孙、孟孙、叔孙三家饭后擅听国君才能欣赏的《雍》乐,还一起把持国政,最终驱逐了鲁昭公。所以《尚书》上记载说:“臣下如果蔑视君主作威作福,会危害他的家族,危害君主的国家。” 汉朝兴起后,吕后家族不讲为臣之道,擅自互立为诸侯王。吕产、吕禄凭借太后的宠爱而占据了上将军和丞相之位,同时又统领京城的南北两支守卫部队,还拥有梁王、赵王的尊贵地位,骄横傲慢没有满足,企图篡夺刘氏的汉朝政权。(汉皇)依靠忠诚正直的大臣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等人竭力效忠诛灭了吕氏家族,此后刘汉皇朝才又安定下来。现在外戚王氏家族乘坐红色豪车的有23人,达官贵人挤满了他们的帐幄,像鱼鳞一样依附在他们左右。大将军王凤主持国家大事,握有朝廷大权,其五个同日封侯的兄弟骄奢僭越得更是厉害,他们一起作威作福,依靠东宫太后的尊贵地位,借助皇上与他们的甥舅关系,大摆威风。尚书、九卿、州和郡守等各级官僚都出自王氏家族的亲信,结成排斥异己的利益集团。逢迎他们的人能够升迁,不顺从或怨恨他们的人会遭受打击甚至丢掉性命。他们排斥皇室宗亲,使皇家势单力弱,(对待)皇室公族中一些有智慧有才干的人,他们更是非议诋毁而不举荐。历数从上古到秦汉,外戚僭越皇权的没有比王氏家族更过分的。 事物发展到顶点就一定会有非同寻常的预兆出现,这是那些人的幽微的征兆。孝昭帝时,泰山上忽然有冠盖似的大石矗立,在上林苑有倒地的柳树复苏而起,接着昭帝驾崩,孝宣帝即位。当今王氏在济南的祖坟,从寝庙梓木柱上长出了枝叶,而且枝叶茂盛得超过了屋顶,还有根深插于地下,即便是立于泰山的冠石和自起于上林苑的仆柳也不能超过王氏祖坟这种现象表示的明白含义。事物在发展中不会有两种势力同样强大,王氏外戚与刘汉皇族也不能彼此并立,如果此时臣子们像泰山一样安稳而无动于衷的话,那皇上就有累卵之危了。皇上是列祖列宗的子孙,应守护好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如果把国家命运交给外戚摆布,即使不为自身考虑,对祖宗又怎么交代呢? 凡明智的人都使福气在无形中兴起,把祸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现在应该明令发诏,发布德音,依靠和亲近皇室宗族,亲近而信任他们,废黜和疏远外戚,不给予他们政治权力。这是效仿先帝的做法,外戚可蒙受优厚的物质待遇,使其宗族得以保全,这才是太后的本意,也是外戚的福分。外戚王氏一族可以永存,保全他们的爵位和俸禄;刘氏皇族可以长久安宁,不失去自己的江山社稷:这是让内外亲属相互褒美并和睦相处、使刘氏皇统子子孙孙永存的良策。如果不实行此策,春秋时田氏篡齐的事件会在今世再现,像晋国六卿那样的不臣之族定会在汉代崛起,给后代子孙带来忧患。《易经》上说:“国君说话不慎密,就失信于大臣;大臣说话不慎密,就祸及自身;重要的事情不慎密(处理),就会造成灾祸。”希望陛下别把您的考虑告诉别人,审慎地保守这个机密,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综合各种办法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使您处在万无一失的稳固地位,用来保全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那天下的臣民就非常幸运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B春风得意,衣锦还乡,——“富贵不归乡里,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C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又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

D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范增数项王。   目:用眼睛看。

B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故:所以。

C苏子愀然,正襟坐而问客曰。    危:正,端正。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    次:近旁,旁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是以区区不能废

C(项伯)素留侯张良。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