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口头表达时,短句有时比长句表意更清楚。下面的句子是一位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记录,请按...

口头表达时,短句有时比长句表意更清楚。下面的句子是一位学生对老师讲课的记录,请按格式把它改写为两个短句。(2分)

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现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的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答:绝句是                             ,王维却                           

 

绝句是最能展现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维却把它运用的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表达能力。解答本题,应采用主干分析法:先筛选出句子主干“王维把绝句运用得出神入化”;再将 “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和“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抽出来单独成句,共同以“绝句”做主语。本题应注意以“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语句连贯通顺。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 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画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引得春风度玉关阅读答案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 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 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 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D 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 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4分)

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4.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济时,善于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率先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启示。(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

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昆山玉碎凤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乐府诗,回答后面问题。(10分)

苦寒行

南宋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1.从本诗中可以看出南宋边疆的官军生活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翻译。(4分)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2分)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极谏用外戚封事

向[注]

闻人君莫不欲安,然而常危;莫不欲存,然而常亡:失御臣之术也。夫大臣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也。昔晋有六卿,齐有田、崔,卫有孙、宁,鲁有季、孟,常掌国事,世执朝柄。终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崔杼弑其君光;孙林父、宁殖出其君衎,弑其君剽;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并专国政,卒逐昭公。故《书》曰:“臣之有作威作福,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汉兴,诸吕无道,擅相尊王。吕产、吕禄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兼南北军之众,拥梁、赵王之尊,骄盈无厌,欲危刘氏。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并作威福,依东宫之尊,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排摈宗室,孤弱公族,其有智能者,尤非毁而不进。历上古至秦、汉,外戚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今王氏先祖坟墓在济南者,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根垂地中,虽立石起柳,无以过此之明也。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纵不为身,奈宗庙何!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宜发明诏,吐德音,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以则效先帝之所行,厚安外戚,全其宗族,诚东宫之意,外家之福也。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如不行此策,田氏复见于今,六卿必起于汉,为后嗣忧。《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唯陛下深留圣思,览往事之戒,以折中取信,居万安之实,用保宗庙,天下幸甚。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有删减)

【注】〔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政论散文《极谏用外戚封事》历数前代君王任用外戚之弊,劝汉成帝不要让外戚王氏擅权,表现出他对刘氏政权旁移的关切。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大臣权柄,持国政   操:掌握

B.吕产、吕禄太后之宠      席:凭借

C.依东宫之尊,甥舅之亲    假:假托

D.外戚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僭:逾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外戚弄权、为害国家的一组是 

①诸吕无道,擅相尊王

②骄盈无厌,欲危刘氏

③大将军秉事用权,五侯骄奢僭盛

④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

⑤而令国祚移于外亲

⑥亲而纳信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中刘向列举了春秋时期晋、齐、卫、鲁等国家因为大臣执掌权柄,导致君主都被杀害的事例,来警示汉成帝不可重蹈前朝旧辙。

B.第2段中刘向指出外戚王氏一族骄奢僭越的种种行径,其维护汉皇室权威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

C.第3段中刘向举出王氏祖坟从寝庙梓木柱上长出了枝叶的异象,以此劝说汉成帝对王氏要警惕。

D.第4段中刘向劝告汉成帝废黜和疏远外戚,不把大权交给他们,用优厚的财物慰安他们,这才是使皇室和外戚相安的良策。

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4分

(2)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朋党比周。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