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初见嵩山 [北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初见嵩山

[北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诗题为“初见嵩山”,但作者却没有“开门见山”,而是为“山”的出场做了一系列的铺垫,直到末句才出现所见的对象“嵩山”,试结合诗歌前二句分析本诗铺垫手法的运用。(3分)

答:                                                                        

 

2.古人在诗中常“借物抒怀”,本诗作者是借嵩山的什么特点来表现了自己怎样的人格操守?试结合诗歌尾句简要分析。(3分)

答:                                                                        

 

 

1.诗歌的前二句从作者仕途失意落笔。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为诗人最后见到嵩山时的惊喜之情作了铺垫。 2.诗人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的特点,写得有血有肉,极富灵性,也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的人格操守。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题目与描写景物的语句来分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题为“初见嵩山”,显然既要写人又要写山。作者有意把“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一正面写山的句子放在最后,而把自己对嵩山的感情和风吹雨去的环境放在前面作为铺垫,取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写景的成功之处。不直露地写初见嵩山时的惊喜,更不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情怀,而先写只有青山能豁我胸怀,既从反面写出了仕途的苦闷,又从正面写出了“仁者乐山”之意。最后,在刻画山的形象时,特意拈出“清瘦”二字,融入了自己以清峻瘦硬为美的审美趣味,进而深化了诗人的品格志趣,使景中有我。这是写人的成功所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威南康王记室,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之。其序曰:“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乞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梁书·刘勰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勰早孤,志好学        笃:坚定

B.中军临川王宏兼记室    引:征聘

C.论古今文体,引而    次:驻扎

D.候约出,之于车前      干:拜见

2.下列句子中,表现了刘勰自信和倔强个性的一组是(    )(3分)

①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

②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

③先燔鬓发以自誓。

④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

⑤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⑥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勰很早就成了孤儿,家境十分贫寒,但他跟从出家的佛徒,勤学苦读,因而博览群书,精通经纶。

B.刘勰曾上书皇帝,请求祭祀二座郊庙的贡品应该和七庙一样改成使用瓜果蔬菜,皇帝立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提升了他以示嘉奖。

C.刘勰编撰了《文心雕龙》五十篇,对古今文章加以评议,并在序言里对“文心”作了解释。沈约十分欣赏这部著作。

D.刘勰晚年在定林寺和慧震和尚一起完成了皇上要求的对经书的考证、撰写后,向皇上提出出家的要求,终于如愿以偿。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3分)

译文:                                                                      

(2)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3分)

译文: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词全都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有泉     一咏         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B.不随以     林修竹       而记游者甚

C.有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彭殇为妄作    向之所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苟余情其  /     自可断来

B.家来贵门    /     后世人

C.留待作    /     采之欲

D.得府君书    /     少无俗韵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按次序)  知不可乎得(屡次)       东方白(已经)

B.少长集(都)      江陵(攻占)              正襟坐(端正)

C.之所欣(向来)    火尚足以(明亮)          于其址(筑舍定居)

D.终于尽(时期)    好游者不能也(走到尽头)  则其至又少矣(增添)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6分,每空1分)

(1)淇水汤汤,                  。(《诗经•氓》)

(2)民生各有所乐兮,                      。(《离骚》)

(3)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4)                    ,惠风和畅(《兰亭集序》)

(5)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6)            ,用之不竭。(《赤壁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