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两道小题。(7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两道小题。(7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春事》共两首,作于安史之乱后。这是第二首。梁园,汉梁孝王的宫苑。

1.这首诗的后两句颇受世人推崇,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3分)

 

1.“庭树不知人去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庭树以人的感情,伤感之情跃然纸上(1分)。“旧时花”反衬“极目萧条”的梁园,采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1分),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1分)。 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了庭树的无知,寄寓了作者的伤时感慨(1分)。开花的庭树反衬出梁园的荒芜(1分),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悲情(1分)。 2.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今古兴亡、盛衰无常的感慨。(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在解答时首先要指出诗歌所用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指出表达效果及所抒发情感。“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庭苑中的树木,因为没有知觉,并不知道人事的变化。所以春天一来,还和过去太平时代一样开花。假若它们也有知觉,在这荒凉景色之中,哪里还有心情开花呢?但是诗人是有知觉、有感情的,他看到树木开花,回忆到过去,想起往日的繁华,必然要产生无穷的感慨。用“还发旧时花”五个字 很概括地一指点出来,读者就可以理解到这里过去的繁华景象了。简括的语 言,蕴藏着深深的慨叹。诗人多么善于摄取镜头,在乱鸦夕照的萧条村落中,把无数艳发的春花突出出来,造成极不调和的景色,明显地袒露出战祸的伤痕。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要结合诗人身世生平、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内容来分析。唐朝极盛的时期,据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户口的记载:全国为九百零六万九千多户,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多口。经过“安史之乱”,打了八年的仗,国家遭到 严重破坏,死的人很多,到唐代宗广德二年,全国户口大减,这一年只有二 百九十多万户,一千六百九十多万口了。岑参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在这次战乱中所遭到破坏的情况。不过他 不是用数字而是用形象,选取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情景。唐代封建士大夫都有“别业”,即后来所说的别墅,也就是题目中所说 的“山房”。“春事”,即春天的景色。这首诗通过山房春色表现了社会的 满目凄凉。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项脊轩志》语段,回答题。(22分)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启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雨泽下流入             先妣(抚摸)之甚厚

B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以乎关闭

C等到诸父异爨           往往到处而是

D风移影动,姗姗(缓慢的样子)可爱    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久之,能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     

B.顷,持一象笏至     他日汝当用

C.庭阶寂寂           呱呱

D.又杂植兰桂竹木   而母立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4.最后一段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B.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C.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5.将选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3分)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3分)

(3)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

 

查看答案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所谓的“成功”,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一个共识还是存在的,那就是:                ,而且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到史海里去遨游——      

从而超凡脱俗,得大自在,获得精神上的“完满”

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是无论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境界

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够悟出人生的真谛,能够充分认识“自我”

而他们也一定会教我们怎样去做的

而达到它的途径,无论如何也少不了人文知识的研习

只有在那里,我们才会邂逅到许多像伏尔泰、布罗代尔这样的“成功人士”

A②⑤③①⑥④   B②⑤⑥④③①   C③①②⑤⑥④ D③②⑤⑥④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于谦为人正直,不畏强暴,他短暂而壮烈的一生,是他那四句自勉诗的真实写照。

B.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至此共有十余位法国籍作家获得该奖,成为历史上拥有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最多的国家。

C.技术创新的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经常蹲在窗下听私塾先生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便凑了学费,让他登堂入室,成了那里最年幼的学生。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的一期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OOO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