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0分) 谈文人的“素心” 何谓“素心”?陶渊明《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0分)

谈文人的“素心”

何谓“素心”?陶渊明《移居》诗曰:“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清代大儒纪晓岚给“素心”的定义是“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他这个境界定得太高。我倒是赞成《辞海》对“素心”的诠释“心地纯朴”,而文人潜心学问,自然更应有一份素心。

我想起了施蛰存先生。先生享年99岁,早负盛名,写过不少小说,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又翻译过不少文学作品,成就颇丰。他谦抑低调,自称一介寒儒。有评论家评论他“推崇庄子文选,确实修成了庄子式的淡泊”,绝非夸张。他“心若幽兰、静如止水”。1993年,施蛰存被授予“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颁奖大会上,先生说:“奖励,‘奖’的目的就是‘励’,我已是年近九十的老人,不需要鼓励了,所以,我认为这个奖应该授予年轻人。”按照庸俗的观点,施蛰存有点不识抬举,但仔细品味,倍觉先生言辞之剀切、襟怀之旷达。

坊间有“南施北钱”一说,南施即施蛰存,北钱指钱钟书。两人有诸多共性,比如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再比如集多家(作家、翻译家等等)于一身,除此之外,两人皆有风骨。当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名噪一时,很多人以成为“东方之子”为荣耀,而钱钟书一再拒邀。曾有香港记者写文赞美钱钟书,钱钟书回曰,“大稿活泼有感情,但吹捧太过,违反我的人生哲学,也会引起反感”。又曾有学校打算为钱父钱基博办百年诞辰纪念会,孰料钱钟书表示不愿意“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谈讲不痛不痒之话,花费不明不白之钱”。这就是学人狂傲中的坚守。

相反,一些学人对名利有狂热的追求,对权力有入骨的向往。诚然,要求所有的学人像施蛰存、钱钟书一样有学问、有底线,并不现实,但是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不等于就主动放弃下限。现在,我们时常看到报章上有些半拉子学人自吹自擂,甚至请人捉刀吹捧自己,还有人在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上,把各种夸张的吹捧照单全收,此种现象,岂不怪也欤?

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做学问也好,搞其他艺术也罢,以纯洁的心地,修炼为一名素心人,绝不是坏事。

1.根据全文内容概括文人的“素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2.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的含意?(6分)

 

 

 

1. ①心灵纯朴宁静。②淡泊名利。③对事业的执著。④不媚俗,坚守文人的风骨。(4分) 2. ①学者要生活简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②做学问要化功夫切磋、商量和培养;③在繁华热闹之地做被人哄抬的学问,不是真正的学问。(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从文中“我倒是赞成《辞海》对‘素心’的诠释‘心地纯朴’,而文人潜心学问,自然更应有一份素心。“、“有评论家评论他‘推崇庄子文选,确实修成了庄子式的淡泊’,绝非夸张。”、“又曾有学校打算为钱父钱基博办百年诞辰纪念会,孰料钱钟书表示不愿意‘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谈讲不痛不痒之话,花费不明不白之钱’。这就是学人狂傲中的坚守。”、“一些学人对名利有狂热的追求,对权力有入骨的向往。”等加以分析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把“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翻译出来即可得出答案。需要把握几个要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 __ __ ______ __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3)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4)渔舟唱晚,                            ,声断衡阳之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

1.诗歌描绘了友人别墅的哪些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①;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节选自《戴名世文集》)

[注]①畛城:范围,界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世孝弟力田,以雄乡里        资财

B.不敢犯;犯之亦不             校:计较

C.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        遇:待遇

D.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        恨:遗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交,无畛城                  生平未尝有人失色失言者 

B.岂知其永诀遂不复见乎          人莫不有死,先君客死

C.去岁十月初一日往              山多峻岭,不可骑。

D.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          家人唯吾母事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B.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C.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D.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氏家族世代讲究孝悌之义,勤勉劳作,在乡里被人称道。县里的官员常去戴家赠送财物表达问候,借以教诲县邑里的百姓。

B戴氏家族至戴硕一辈,家道中落,戴硕只能以授徒授经为业,经常在异乡谋生,可是家境依然贫困。

C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历尽坎坷,所以,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文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D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时穷困忧患,又客死他乡。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愧悔和悲痛之情。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3分)

 

②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4分)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先君忠厚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飞羽觞醉月             怀帝阍不见

B.万物逆旅也             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就极刑而无愠色

D.孰能讥之乎             以通狂惑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沛公欲王关中

C.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其后名之曰褒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