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着力...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高中《<论语>十则》中,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其志,颜渊的志向是,                        

(3)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表达归去后享受自酌自乐的诗句是,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愿无伐善,无施劳。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潦”注意偏旁是三点水,“凝”偏旁是两点水;第二句要结合词语意思记忆,“伐”译为夸耀,“施”是表白之义;“觞”、“眄”要注意形旁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宿洞霄宫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1.此诗颔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令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审。

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覘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多。

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帅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

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邀劫:邀人抢劫

B.多赍金币                      金币:钱币财物

C.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踪迹:追踪探访

D帝以践阼岁久                  践祚:登上帝位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城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    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    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只有一次出使回来明成祖已经驾崩,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口。

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

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

D.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交趾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聋,来者日多。(5分)

(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1.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形成了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个空气层是由位于较冷而重空气上面的的较暖而轻的空气组成的。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中国好歌曲》选手赵牧阳的《侠客行》高亢、浑厚、沧桑,打动了在场的评委。他是我国上世纪80至90年代著名的摇滚鼓手,和许多摇滚乐人组团,但都时间不长,就解散了。陷入困境的赵牧阳执著地坚持音乐道路,在路边、酒吧演唱。有一次,在重庆,三天只收入29元,自己陷入孤独无奈之中,而在这时,路边的一个艺人演唱《流浪》,赵牧阳听后失声痛哭:这是自己创作的第一首歌曲。当赵牧阳在《中国好歌曲》演唱完之后,评委刘欢老师激动而满含热泪地说:“音乐不死,摇滚不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6分)

新华社电:国防科工局26日举行了嫦娥三号任务首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吴志坚宣布,承担“落月”——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计划12月上旬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

我国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期。2007年10月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了一期“绕月”使命。探月二期的任务是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查,包括嫦娥二号、三号、四号3次任务。“嫦娥二号卫星2010年10月1日发射,为嫦娥三号验证了部分关键技术并对嫦娥三号预选落月区域进行了重点探测,获得了世界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图。”吴志坚说。

即将发射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月球车)组成,着陆器将“怀抱”巡视器落月,然后巡视器驶离着陆器在月面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任务作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务,是‘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志坚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