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注释:①裀:古同“茵”,垫子;褥子。

1.词的上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试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词的下片。(4分)

 

1.这首词的上片运用了拟人(随)、比喻(芳裀)等修辞手法,(1分)描绘了梦中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图。春风吹绿了芳草 ,在飘动的白云的掩映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落在草上。(3分) 2.词的下片通过写草色实景来抒发作者的离愁别恨,(1分)“萋萋”“翠罗裙”的草色烘托了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1分)通过写冷落的闲门、凄迷的古道以及烟雨的景物,写出了庭院之孤寂,心绪之凄黯,望眼之迷离,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抒发离愁别恨。情景相伴,凄然无尽。(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赏析上片的修辞手法和图景,考生首先要回答诗句的手法,然后概括图景并加以具体描述。这首词的上半阕绘出了一幅纯净明丽的阳春烟景:春风吹绿了芊芊的芳草,在飘动的白云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蒙茸的草地伴随着流水伸向天际,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草上。这的确是十分迷人的芳景。读者还应当注意到“晓梦入芳裀”这句的含意。“芳裀”,芳草有如厚厚的裀褥。关键是“晓梦”二字,原来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春梦中的幻境而已。大地山河,一经点破,并化烟云。用笔之虚幻,莫测端倪。“香尘”一句,补足梦境。“香尘”者,女子的芳踪也。可是美人的踪迹被无边的芳草隔断了。即使追寻到梦里也并不圆满,也只是一个凄迷的短梦而已。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首先简要回答诗句内容,然后联系作品集体分析手法,然后归纳情感。下片转写实境,写醒后的情怀。用“萋萋”一句换头,仍是从草字生发。“萋萋”,芳草美盛之貌。“冷落闲门”,见出庭院之孤寂,而“庭草无人随意绿”之神理,即隐含其中。“凄迷古道”,流露出望远之悲心。“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两重意象融会一起,并与前片之“望隔香尘”暗相挽合。以迷迷糊糊之睡眼,逐古道之轻尘,真令人难以为怀。然而作者述情之笔愈出愈精,最后又推出了“烟雨正愁人”之句,把这种怅惘的心境渲染到了十分。“烟雨”,在词人的笔下与草色结缘甚深。此词以“烟雨”结笔,将草色、离情与迷蒙的雨色化为一片,情景相伴,凄然无尽。况蕙风所谓“取神题外,设境意中”者,约略近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曹野人先生传

易顺鼎

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远祖官益阳,占籍焉。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性敏慧,下笔成文,时人美之。

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以为古岸奇特。入益阳县学,甫冠,即食廪饩。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宗贵之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辟地读书,殚心濂、洛,作乐饥之文以自。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其文云云,大抵皆言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又好读仙佛家书,久之,自谓有得。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人异之。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其名。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

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全其母,每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崇祯癸未,流贼张献忠至,负母急走二百里外,得免。色养慎终。后自髡其顶。初先生美风度。无须,遇髯道人,脱其须赠之,遂美髯焉。顺治甲申仲春卒。

山东人许尚忠者,好道,与友隐居鲁山之丹霞洞。以是年遇髯僧,其语,师事之。僧深穆寡言,问姓氏里居,不答。居三年始去。以所说经为一书,授尚忠,曰《通源集》,复留一偈,署“楚益阳曹氏行尸”。康熙甲辰,尚忠官常德,以丈量役至鹿溪,宿曹氏,初不知即先生家,见案头有稿本,署“宗先野人著”,与《通源集》无异也。大惊,讯之,始知所师事者,即先生化身矣。

                                                     (节选自《虞初近志》)

【注释】①制艺:指八股文。②廪饩(lǐn xì)公家按月供给的粮食等生活物资。③席:凭借。④濂、洛:北宋理学的两个流派。“濂”指濂溪周敦颐,“洛”指洛阳程颢、程颐。⑤蕲:祈求。

1.对下列剧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睹淹              博:广泛

B作乐饥之文以自      勉:勉励

C欲为下拜,其名      高:认为……高

D沙于足而行        囊:用口袋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其语”中的“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①孔子登东山而    ②予而问之    ③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④宁许以秦曲 

⑤虽蒙斧钺汤镬,诚甘    ⑥忧劳可以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野人出身官宦人家,从小就广泛阅读,加上他天资聪敏,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B蔡忠烈欣赏曹野人八股文的古朴不俗,对他写给张际熙的意见书更是赞赏有加。

C曹野人空有一身才能,却无法实现其远大抱负,失望之余便转而迷上仙佛之道。

D文章简洁而有力,如对曹野人的语言描写,用语不多便勾画出其淡泊名利的形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人异之。(3分)

⑵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3分)

⑶以是年遇髯僧,奇其语,师事之。(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之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选自《墨子·非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随着空气质量的下滑,城市中灰霾天气现象增多,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灰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雾霾天气”。

去年9月以来,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冷空气活动偏少,且强度偏弱,地面风速小,有利于水汽在大气低层集聚,易于形成雾霾。另外,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偏强,使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极其活跃,这股暖湿气流沿西南路径将丰沛的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并且能达到北京附近,使这些地区湿度明显增强,容易导致雾霾天气。

专家指出,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迅速下滑。

目前一些大城市的灰霾天数已超过全年的30%,有的甚至达一半。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导致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灰霾的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细颗粒物PM25对空气能见度的影响更大,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专家指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导致灰霾天气。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都能降低能见度,不过,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对2010年试点城市灰霾监测结果显示,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PM25浓度明显增加,而且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细粒子多,则能见度低;细粒子少,则能见度高),这表明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颗粒物浓度增加是气象条件以外,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科学博士谭知还介绍,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人类活动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燃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他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等。

大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往往会附着硫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颗粒等大多由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因子,因而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2014年第二期)

1.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粗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PM25更能降低能见度,对空气能见度的影响更大,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原因。

B灰霾天气状况,与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细粒子与能见度呈明显相关关系。发生灰霾天气时,PM25浓度明显增加。

C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工业发展和机动车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所以PM25的主要来源是人为排放。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化为PM25,它们往往会附着工业污染因子,因而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2.下列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就会产生雾霾。

B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就会下降。

C灰霾的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和空气中悬浮微颗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D人类活动直接排放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生物质的燃烧,垃圾燃烧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导致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引起灰霾天。

B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低。

C发生灰霾天气时,PM10及PM25浓度明显增加,颗粒物浓度增加是与气象条件相关而灰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D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能降低空气的能见度。细颗粒物PM25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被称作是元曲四大家。

B“前四史”是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C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青年》,长篇小说《母亲》。

D朱自清先生在《谈美》的末篇《慢慢走,欣赏啊!》里表达出了他最根本的人生观: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他用这种人生观规劝年轻人,好好珍惜生命,体味生活,让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有味道。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学习写作可不可以从模仿开始?从一些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们不能忽视。

B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结合河南实际,突出河南特色为中心,发挥河南优势,锐意创新,扎扎实实做好当前的每项工作。

C作为文艺复兴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莎士比亚是敏锐的学习者,同时又是伟大的创新者。

D中国气象局昨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半球的极寒天气不代表全球变暖趋势发生改变,而是长期趋势中的短暂阶段,“小冰河期”的说法毫无根据。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著作等身,是意识流文学的始作俑者,应当在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B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是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C我举起沉重得像铁棍似的单管猎枪,冒冒失失地朝天上开了一枪,随着砰的一声振聋发聩的巨响,一道红光直冲云霄。

D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他胸怀坦荡,光风霁月,是众人仰慕的对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