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说人必须执著于理想,我们赞美“数十年如一日”的毅力与恒心,也常激励人们为了那“一朝功名”的目标,必须能够坚忍“十年寒窗”的寂寞与辛苦,我们一直生活在种种的执著之中。

而大自然是不执著的。天空里的水汽积聚多,云便成形;风吹过了,云便飘动,变幻着各种不同的样子;风大了,云便消散无踪,一切的变化都顺应自然,毫不坚持某一种形态。因为不坚持,天空的云才能展现万般风貌;因为不留恋,树木才有春天的新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这个材料范围之内;②明确立意,自拟标题;③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学会适应 “如果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正如〈〈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唧唧所说的那样,我们只有随着事情变化而变化,我们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面对新环境不去改变,便会向哼哼一样,顽固不化,不懂得变通,只会怀疑别人,质疑自己,最终被淘汰。 生活中,许多人就像哼哼一样对待变化,对待问题。在没阅读这本书时,我也是众多哼哼粉丝中的一员。我总认为,经过努力获得的东西,就是我的,我就拥有它的永久使用权,但我却忘了,事情会随着时间而改变。正因为我潜意识中害怕变化,所以遇到改变,我就变得不知所措。可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意愿而不变,所以每个人都应成为唧唧,学会如何适应变化,遇到问题如何决择。 “奶酪越重要,你就越想留住它。”对于我们来说奶酪就好比我们的学习成绩,工作,人际关系,金钱,自由,健康,别人的认同与赞赏等等。这些对于我们越重要,我们就越越容易沉迷其中,就越容易丧失面对改变的勇气与斗志。一旦失去它们,我们将会受到莫大的痛苦与伤害,可是与其停留在原地哀悼逝去的东西,倒不如自己走出去寻找新的“奶酪”,找寻属于自己的另一个天空。 史铁生在正是青春年华,活力焕发之时,双腿瘫痪,因而失去了工作,那时的他把自己埋藏在阴影中,不能自拔。他对生活的意义产生疑惑,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了信心。最终,他花费了十五年的时光,走出心中的困境,适应了变化。尽管史铁生做出改变的时间是长了点,但对比那些被老师骂两句或因高考失利而想不通就选择轻生的人来说,史铁生承受的痛苦不是远比他们大,比他们痛吗?但他都能挺过去,最终战胜自己,适应了环境的改变。难道我们就不能做到吗? 尽管我们下定决心要改变了,可我们心里头的恐惧成了一块绊脚石,阻碍我们向前,我们对下一步是茫然的,不知道我们将要遇到什么,该怎么做。犹豫的我们不敢向前走一步。唧唧处在我们这样的情况下,微笑地对自己说,既然嗅嗅和匆匆能够毫无顾忌地前进,自己也可以!是的,相信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想象着我们成功的模样,我们的恐惧与害怕,或许会减少甚至消失。只要我们肯踏出一步,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 著名的NBC电视台主持人查理?/SPAN>琼斯原本擅长主持奥运会的田径赛事。但是,有一天他的老板却让他转播下一届奥运会的游泳和跳水赛事而非田径赛事。并不擅长这类项目的他,初时感到非常的惊讶,疑惑与不安。等他静下来思考时发现,这份工作或许是一种挑战,于是他改变了之前沮丧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老板发现了他的改变后,分配了一项能体现他个人能力与魅力的任务,查理享受着改变带来的成功,后来他还被推选为“职业足球名人堂”的最佳播音员之一。只要克服心理的恐惧,积极面对人生的改变,我们就能取得人生中的无数成功。 谁动了我们的“奶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奶酪消失后,如何去面对它,是原地不动的等着“奶酪”的回来,还是去寻找新的“奶酪”呢?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改变,不去面对。 这本书教会我良多,使我从哼哼转变成唧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中的“执着坚持与顺应自然”是两种观点,第一段讲述的是对人生理想的坚持与追求。第二段材料讲述的是顺应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万物才得以生存繁衍。大自然物种的进化规律是适者生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固执己见、冥顽不灵而导致悲剧者大有人在。故思考时,应分别从这两个角度构思立意: (1)要坚持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2)要学会顺应变化。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等。 (3)学会变通。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1分)

铁公鸡施粥 刘源

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

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

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有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幺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节)

1.小说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2.小说中的周老爷子具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3.小说在塑造周老爷子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主要的两种进行简要赏析。(6

4.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简答题4分)

唐诗里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

以诗仙李白为例子。我常常想,中国文化中有李白这个词语,真是一个美妙的亮点。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十分才,即是尽气尽才的生命,而李白是尽二十分、三十分。李白一生,集侠客、仙道、流浪汉、酒徒、书生、诗人于一身,超量付出了才与气。尽才尽气的表现,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自由有两种。一是积极自由,即充分实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二是消极自由,即不受外来力量的束缚。积极自由在李白身上好像有光有热要燃烧,有不能自已的生命力。李白的消极自由表现在鄙弃权贵、笑傲王侯上,“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知识人中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的一个典型。

杜甫是一个厚字,结实扎根在地上。他最后死在回中原的船上,伏在船上写诗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中国唐代诗学的两座主峰,一个是天的精神,一个是大地的精神,真实做人、积极用世,不管他们有没有建立了什么功业,他们的生命是活得有声有色、有光有热。他们对于他们的时代、社会,是尽心、尽气、尽才的,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时代得到什么,但是他们的时代却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伟大。

唐代第二线的大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都是做人做事有担当的。韩愈一生最精彩的是谏佛骨,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柳宗元一生最突出的是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被贬谪后不屈身降志。白居易最亮点的是领导了新乐府运动,“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让诗歌文学发生社会良心的作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李商隐与杜牧都是才华盖世的士人。他们压抑的才华得不到实现,才成全了他们美丽的诗歌,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诗歌,正是他们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证明。所以我们可以说,唐代的第一流的诗人,个个都是要拿出自己生命的美好。

唐诗中的盛唐气象、兴寄风骨、诗史精神、歌诗合为事而作等,都反映了诗人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精神。大家会问,你说的是盛唐精神吧?那么晚唐呢,不是都有点气脉衰败了吗?跟盛唐比,晚唐是不够尽气了。但是不要忘记,晚唐诗人让尽才的生命精神突显出来了。所以,从初盛唐尽气的生命到中晚唐尽才尽情的生命精神,其实仍然是善待生命、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文化精神的表现。唐诗背后有一个秘密,有一种很深的精神气质,就是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

1.下列有关文中“尽才尽气”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所谓“尽才尽气”,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自由。不一定要超量地付出才与气。

B李白的消极自由包括他的最能自尊自爱、最不受拘限,也是尽才尽气的表现。

C无论是初盛唐的诗歌,还是中晚唐的诗歌,都完全表现出了“尽才尽气”的生命精神。

D唐诗尽气尽才的精神,就是高扬人性美好,不负此生、不虚此生的时代集体意识。

2.下列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唐代第一流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第二流的诗人是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等人。

B韩愈“谏佛骨”,柳宗元参与政治革新,白居易领导新乐府运动,这些活动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文学。

C与韩柳、白居易相比,李商隐和杜牧的才华受到压抑,一生中没有“亮点”,他们并没有“尽才”。

D盛唐诗人活得“尽气”,而晚唐就有点气脉衰败,但晚唐诗人还是突显了“尽才”的生命精神。

3.结合文本和自身,简要谈谈在现代社会该如何“尽才尽气”。     4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3)五更鼓角声悲壮,             。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4)一肌一容,                          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5)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释】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 元大是韦应物在广陵的朋友,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元大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

1.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有什么作用?  2分)

2.“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 (4分)

3.三、四两联寄寓了诗人哪些感慨?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宋·《嘉祐集笺注权书》

六国论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宋·《栾城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结交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故事:旧事、成例   

C.而天下之诸侯之以蔽其西       藉:凭借、借助

D.佐寇之韩、魏                 当:抵挡、抵敌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赂者丧                     微贱,当侍东宫

B战败亡,诚不得已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常为深思远虑                     以其求思深而不在也

D彼秦者将为哉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B.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C.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D.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4.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

B 两文都把六国分为两类国家,并称赞其中的一类,抨击其中的另一类。

C 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D 苏洵文章在于借议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是放弃斗争,屈从暴秦这一事实,以表达他关怀时务弹劾当局的高尚情怀;而苏辙则立足六国“不知天下之势”这一点,从战略进行理路详明的辩论,意见扼要而中肯。

5.翻译下列句子。(13分)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3分)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3分)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4分)

(4)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