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寒夜中,总以为被子是暖的。其实,被子本身并不暖,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寒夜中,总以为被子是暖的。其实,被子本身并不暖,也不会产生温暖。它只不过阻隔了外面的寒冷,保住了我们的体温。

我们总以为,一切温暖都来自我们体外,比如火炉、太阳,殊不知,我们的心就是一只火炉、一颗太阳。当我们处于寒冷、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自己温暖自己。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以“温暖来自自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一种温暖来自于自身 有时候,受了伤会有人来替你包扎;有时候,生了病有人来替你医治;而有的时候,冷了只能自己才能温暖自己。 我们无法过多的依赖亲人与朋友,因为只是自己才会永远不离开自己。就像考试之后,成绩下来,我发现只有自己的分数最低时,我就会告诉自己:“没关系,没关系,还有那么多次考试,下次一定要努力!”用这句话来温暖自己那颗慢慢冰冷的心。因为我知道,别人的安慰就像冰块一块一块,加速你冻伤自己的速度。这时候,温暖只能来自于自身。 当爸妈外地工作后,我和哥哥在家,哥哥每天会工作,对自己寸步不离的只有自己。切菜时,手指被划破也只能是自己找创可贴 ;天冷了没有人会再来叫自己加衣服,只能自己满柜找外套;饿了只有自己做饭,不然就只好挨饿或是啃干粮,不会在有人做好热气腾腾的饭菜在房门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叫着自己的名字,催着自己去吃。那些温暖不再由爸妈给予,只能是自己给自己。   在学校时,和朋友闹脾气之后,不会再有人帮自己拿好碗等自己离开教室,不会有人提醒自己带饭卡摘眼镜,不会有人在自己忘了带卡时替自己解决危机——当这一切都成为过去时,那就只能靠自己,记住拿饭卡,记得带碗,记得摘眼镜——当自己一个人时,温暖只能是自己给,自己给自己温暖,自己给自己关怀,才可以让那颗孤独的心不致于冰凉! 在马路上,我不再习惯于别人牵着我过马路,因为在那些宠溺我的人都不在身边时,我学会了走人行道,我学会了看红绿灯,我学会了左顾右盼——当没人陪我过马路时,我自己给予的温暖,足以支撑我的“横行”。 也许我们都知道,有种温暖是别人无法给予的,所以我们才会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过客,这些经历会教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学会给自己温暖。这种温暖,我想它有一个骄傲的名字——坚强!我们在别人的关怀下学会坚强,所以我们总会有一段路程是独自一人,风雨兼程。在这段路上,我们学会自己治疗伤口,就像自己去找创可贴一样;我们学会了安慰自己,就像考试失败后的自励一样;我们学会了独立,就像朋友离开之后一样—— 坚强,便是最大的温暖。这种温暖只能是自己学会、给予自己的。冷的时候,坚强起来吧,温暖自在心头!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的中心句是“我们的心就是一颗太阳、一只火炉。当我们处于寒冷、孤独、寂寞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自己温暖自己”。此处的“寒冷、孤独、寂寞”给我们提供了“温暖”我们自己的特定环境,与之类似的可写的环境还有“彷徨、无助、身陷困境”等。根据以上的特定环境,“有一种温暖”中的“温暖”理解为“温暖”“信念”“理想”“希望”“鼓励”等。 因此,本文立意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当我们内心寒冷时,有一种温暖来自于自身”“当我们深陷困境时,有一种信念来自于自身”“当我们孤独寂寞时,有一种希望来自于自身”“当我们彷徨无助时,有一种鼓励来自于自身”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央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CCTV科教频道周末黄金时间一经播出,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再一次让人们领略到汉字优美、汉语传神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倍感继承之迫切。如果你是选手,请你正确书写出4个关于十二生肖的成语。注意:谐音无效。(4分)

1.             2.            3.            4.        

 

查看答案

下面是《窦娥冤》中的一段唱词: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甲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上面画线的甲句,《古名家杂剧》为:“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 乙句请比较甲乙两句的优劣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合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保留加点词语,变换对象,写一个句子。(4分)

天空的星星常常如地上的人群一般拥挤,地上的人们有时却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1)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2)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3)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4)我不知道。

(5)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6)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嘤嘤。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7)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8)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渺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9)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10)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11)我究竟来自何方?

(12)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13)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14)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漂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15)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16)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17)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18)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二十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 文章开头作者“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迹天涯”,从而发出“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的疑问,正是这些疑问,使作者走上了对故乡探寻的心灵之旅。

B. 文中一共描绘了作者经历的四个故乡:祖籍广东新会、外婆家——江南小镇洛舍、出生地——杭州和献出青春岁月的北大荒。这些故乡中惟有北大荒给作者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C. (10)段作者主要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杭州的喜爱,但自十九岁离开后,作者渐渐感到这里不属于她,回家探亲有了“生人味”而显得格格不入。

D. 在文中作者将冰天雪地的寒冷的北大荒与温馨、湿润的杭州城进行鲜明的对比,主要目的是想表达自己年轻时曾对出生地杭州产生过强烈的思念之情。

E. 本文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作者借助于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对“故乡”的更深意义的探求。

答:[     ][    

2.在写北大荒的生活前,作者写了新会、洛舍、杭州这三个故乡,请说说作者眼中这三个故乡的共同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在城市,作者为何时时想起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笔下的“故乡”究竟指什么?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原文及现实加以探究。(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云树绕堤沙,               。(柳永《望海潮》)

(2)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