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沈从文在北京 面对姐夫田真一的质问,沈从文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沈从文在北京

面对姐夫田真一的质问,沈从文说:“在乡下做老总有出息?可是我怎么做下去?六年中我除了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的印象,什么都学不到!……我想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

听了沈从文一番话,田真一不觉微笑着,极诚恳地对沈从文说:“好,凭你这点胆气,就有资格北京城住下。可是我得告诉你,既为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

沈从文住在酉西会馆里,开始北京后第一阶段的自学。每天早上吃两三个馒头、一点泡咸菜,就一头扎进京师图书馆。到了冬天,北京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沈从文仍然穿着薄薄的单衣。图书馆不开门的日子,他便呆在会馆里,钻进被窝,看随身带的那本《史记》。

后来,在自己的“窄而霉小斋”里,沈从文开始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投出后的文章却如石沉大海。

1923年12月,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他说:“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

深秋的北京,刮起大风,尘沙遮天蔽日,昏黄的阳光在空中凄惨惨地闪烁,沈从文独自彳亍街头,又是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从他身边走过。最前面的是一个军人模样的人物,手里摇摇晃晃举着一面小白旗,身后跟着七八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同胞。

拿旗的人打量着沈从文,无所谓地笑笑说:“跟我们走,有饭吃。”沈从文便跟到队伍后面。队伍在一处停了下来,然后人们依次到一张桌子前面押按手印。快轮到沈从文时,他瞧见了放在桌子上供人画押的表格,赶紧悄悄离开了队伍,带着失望转回他的“窄而霉小斋”。

他明白,那个举白旗的人物,是招兵的,跟在他身后的同胞正准备去卖身当兵。他晕乎乎地走着,心里涌起悲愤,同时缠夹着理不清的混乱。

1924年冬,沈从文于百般无奈中,怀着一丝希望,写信向郁达夫倾诉自己的处境。11月13日,郁达夫看望沈从文了。这一天,外面正纷纷扬扬下着大雪。郁达夫推开了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沈从文身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的手提笔写作。

郁达夫默默地听了沈从文倾诉自己北京的打算和目前的处境,瞧瞧沈从文的神色,郁达夫一切都明白了。他站起身,将脖子上的一条淡灰色羊毛围巾摘下,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从文身上。然后邀请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顿饭。结账时,共花去一块七毛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付了账,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半个世纪以后,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拜访沈从文时,两人曾谈及这件往事。郁风说:“沈先生对我说这话时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境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三个月后,沈从文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散文《遥夜——五》。文章叙述了自己乘公共汽车的一段经历,在将自己与有钱人的对比中,诉说自己窘迫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到的人生痛苦和孤独。这篇文章被北京大学教授林宰平看到了。他托人找到沈从文,邀他到自己家去谈天。这陌路相逢的一老一少,谈了整整一个下午。得林宰平介绍,沈从文终于得到了一份工作——去香山慈幼院图书馆做了一名办事员。

1980年,美国一位学者金介甫在北京访问沈从文时,曾这样问他:

“您为什么1922年来北京?”

“我想独立。”

“我并不是为吃饭和做事来北京的!”

到1926年,他的作品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发表机会,沈从文走完了最初阶段的创作历程。

(选自 《沈从文传》有改动)

1.谈到“鲁迅所说的危机,其时正降临到沈从文身上”,这里的“危机”指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在谈到与郁达夫的交往时,沈从文“笑得那么天真,那么激动,他说那情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请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3.在湘西时,沈从文做的是“老总”,但他却跑到北京忍饥挨冻,受冻受寒。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1.危机指经济上的危机。(1分)引出下文,(1分)表明当时沈从文生活上的极度窘迫,沈从文在饥饿中几乎要跟着招兵的人去卖身画押。(2分) 2.①与郁达夫侄女的谈话使沈从文想到了当年郁达夫对他的帮助和慰藉。②那个时候是沈从文生活最窘迫,内心最孤独痛苦,最需要慰藉的时候。③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依然让沈从文满怀感激。(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满分) 3.赞成沈从文的做法。他这样做,是有着高远的理想基础的,他是为了能够读好书,去救国家。这表现出他好学,锐意进取的一面。在旧部队中学不到想学的东西,就毅然离开,即便吃苦,也坚持追求。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的做法。一个人要独立,不能只为吃饭着想,要为信仰而奋斗。(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要在具体语境下理解,原文说沈从文生活窘迫,饥饿、贫穷,有人为了有口饭吃,而选择了卖身当兵。“深秋的北京,刮起了大风……凄惨惨地闪烁”既交代了当时恶劣的气候,又烘托出了沈从文在北京城追求奋斗时的孤独无助和生活上的凄苦。所以“危机”主要指“危机指经济上的危机。”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原文中说在沈从文生活贫困,百般无奈是求助于郁达夫,郁达夫给予他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帮助与慰藉,可谓是雪中送碳,沈从文对郁达夫满怀感激,多年以后仍不能忘记,依然让沈从文满怀感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探究题目,这种题型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地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考生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生如果只把自己的观点定位在“平常人的寻常事”,虽也是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为这种答案本身就说明该生的阅读鉴赏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校学生写的某讲座的开场白,存在四处不足,请按要求加以修改。(4分)

①为了迎接《海西电影展》和开展学生影评征文活动,②营造同学们的文化生活,③陶冶同学们的情操,④提高同学们的电影欣赏和电影评论写作水平,⑤我校学生会特邀著名电影艺术家张小歌莅临我校作题为《如何欣赏电影艺术》的讲座,⑥张小歌先生在影视评论方面论著颇丰,且很有真知卓见,⑦应广大同学的强烈要求,讲座之后,设有互动环节,大家可以积极提出问题。⑧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张小歌先生的光顾。

(1)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第     句,应将     改为     

(2)有病句的是第     句,应将     改为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所提供的信息,给“见义勇为”下定义(4分)

(1)见义勇为指公民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的行为。

(2)见义勇为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人身安全。

(3)见义勇为是指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查看答案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2                ,何处相思明月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细草微风岸,                        (杜甫《旅夜书怀》)

4                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凭箜篌引》)

5)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6)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7)               ,背西风酒旗斜矗。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8)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9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10)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塞下曲   

黄云雁门郡①,日暮风沙里。

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②。

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③是。

【注】①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等地,唐曾改代州山西代县为雁门郡。②羽林子:汉武帝时建羽林军,宿卫宫殿,唐沿袭。③寸心:心事、心愿,心位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称。

1.全诗选用哪些意象?4分

2.颈联“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简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