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大气污染在干洁的大气中,...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6分)

大气污染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化学上极小的量,少得只有一点儿痕迹)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过多和持续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 

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       

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1.下列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没有达到有害程度,还没有对人或物造成危害,这种情况还不能称作大气污染。   

B.在大气层中,如果出现过多的微量物质,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大气污染。

C.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人为因素,如火山爆发可以说是自然因素。  

D.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在大量消耗能源的时,会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而使大气环境的质量变差。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气污染物中引起公害的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而天然污染不会引起公害。  

B.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而给人类带来危害。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是因为含杂质的燃料不完全燃烧,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  

D.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就会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产生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大气温室效应增长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全球变暖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荒漠化等。 

B.如果人类自觉地控制减少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排污量,那么人为污染大气的程度将会减小,引起公害的程度也就因此减小。  

C.如果人类在进行经济活动和迅速发展生产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杜绝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大气污染就不会出现。  

D.南极臭氧实验表明的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的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必将会引起科学界对大气污染问题的高度关注。

 

1.B 2.D 3.C 【解析】 1. 试题分析:应该是“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或”与“和”意思不同。解答此类题时要逐项与原文比较,比较时一定要细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A原文有“往往”,“天然污染不会引起公害”说法绝对。B “对全球的气候将会产生严重影响”应该是“温室效应”。C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还有自然因素。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判断,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不仅仅是文中强调的人为因素,这一点文中文中第二段“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表述非常清楚。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贵族大家庭,作者对这个贵族大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没落过程。

B.高老头带着自己的遗恨死去了。她的女儿草草地埋葬了高老头,也埋葬了最后一滴温情的眼泪。

C.《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比如,因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究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

D.《高老头》中的穷大学生拉斯蒂涅,从外省来到巴黎上大学,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寒窗苦读,成为一个大法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届校园运动会给同学们最重要的财富就是让同学们热爱、了解、认识了体育运动,以及对于“金牌至上”的理念的摒弃。

B.现在的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能否很好地传承。

C.由于产品质量好并深受消费者赞誉,该厂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企业和二轻局文明单位,南市区政府连续两年授予该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

D.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查询学籍学历信息的唯一网站,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运行与管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进而为城乡物资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也为城乡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

B.风声时有时无,时紧时慢,风中还夹杂着夜鸟受惊后的叫声,枯枝断裂的声音,还有不知名的小动物撕打的声音。

C.今年,中纪委对那些沽名钓誉,不好好为百姓办实事的地方官,进行了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还追究了其法律责任。

D.如今的中国,已不是过去那落后腐朽的中国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和过去相比,简直就是面目全非了。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嬉             白浪涛天           振聋发馈             促不及防

B.诽             成群结对           蜂拥而至             绿草如荫

C.嗔             相形见绌           食不裹腹             揭杆为旗

D.谬             黄粱美梦           漫不经心             一筹莫展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蹿红(cuàn)     噪(guō)          懂(měng)      水摸鱼(hùn)

B.机(sì)        粉(fú)           聚(cuán)       敛声气(bǐng)

C.渣(zǐ)       扰(tāo)          漠(shuò       无声息(qiǎo)

D.见(piē)     (jiū)           国子(jiān)     甲归田(xi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