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 赵 丰 ⑴所有的植...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

帕斯卡尔的芦苇地

⑴所有的植物中,我最喜欢的是芦苇。我曾想,如果有一片芦苇地,我也许会把生命匍匐在其中。

⑵我之所以喜欢芦苇,是源于年轻时喜欢过帕斯卡尔《思想录》的一句话: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在帕斯卡尔看来:“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用一串串精神的记录证明,他是一根最有尊严的苇草。我常常想着帕斯卡尔说出这番话的表情。幻觉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芦苇,它生长在临水的河边,茎杆中空,叶子翠绿,在风里歌唱,并开出美丽的芦花,帕斯卡尔在其中行走……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那是属于他的精神家园,由他开垦、播种、耕耘,并最终收获的芦苇地。那是人们用肉眼无法触及的芦苇地。他可以放心地、尽情地、赤裸地在其中想象、呐喊。

⑶在一个雨后有阳光的秋日,朋友约我去钓鱼。他引领着我向沣河的上游奔去,在一片挖过沙的河滩,我见到了一片面积很小的芦苇,但足以令我喜出望外。我举着钓竿只有几分钟,就放弃了,先是坐着,后来就躺在那片芦苇中了。我感谢这个多雨的秋天,给了北方这片土地一片芦苇,让我有了一个驰骋思想的空间。

⑷秋天的芦苇一片苍茫。灰白的芦花开始到处飘荡,翩翩若雪。握住一片芦花时,自然,我想到了帕斯卡尔,他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他的思想中没有规范的体系和严谨的学说,他是个任思绪流淌而不做聚集和汇总的人,宛若一片自由的芦花。他的毫无拘束的思想火花奔放不羁,直抵生命的最深层次。

⑸躺累了,我便起身站在一个高处,对这片芦苇进行俯视。视野里的芦苇,虽然很小,但是比起任何旷野的景致都要壮观。成熟的芦苇如满头华发的老人,脱去轻飘,归于凝重,静谧中有一种庄严和安详。我想芦苇如果有眼睛,也一定是充满阳光般的睿智,那是超越了一切悲喜苦痛的的旷达。

⑹其实这里是一片河滩,更多的是荒草、沙子、水面,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在水面贴着滑翔的鸟。它们翅膀扇动着,发出不可一世的鸣叫。它其实是没有思想的。任何一个思想家,都会在广阔之处表现得沉默。那正是一种成熟。就像面前的芦苇,该张扬时便张扬,该安静时就安静,似乎自己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芦苇的境界,人是不容易达到的。

⑺沣河岸上的这片芦苇地,我设想它是属于帕斯卡尔的。

⑻朋友在收杆,西山的晚霞送走了遥落的太阳,秋风下,金黄色的芦苇在水面荡漾,一片片云朵围拢着又散去,舞动成晚霞样的遐想。朋友钓了许多鱼。他说,我在乎的是钓鱼时的感觉,没有工作,没有应酬,没有烦恼,就只有我自己的思想。在这片属于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这位朋友居然拥有了帕斯卡尔般的境界。当他陷于那个小城,那间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办公室时,他是陷入思想的荒芜的。当人们热衷于建立体系和规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从事着一件作茧自缚的工作。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帕斯卡尔那样,在广阔的芦苇地里收获灵感呢?

⑼帕斯卡尔关注的是生命和生命中昂扬的激情,他呼唤“人必须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在说出这番话后,他将自己置于芦苇地的深处,任冬日的晚风吹着。那个夜晚,帕斯卡尔的灵魂破土而出,他找到了皈依。他从此开始了修道式的生活,他收留穷人住在自己的寓所,帮助不知名的流浪少女,他效仿耶稣“我热爱贫穷是因为他热爱它……”

⑽1662年,他39岁,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上帝却领走了他。“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他留给这个世界永恒的嘱咐。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最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标题“帕斯卡尔的芦苇地”中的“芦苇地”一语双关,既指作者钓鱼时看到的那片芦苇地,又指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B第一段在文中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把生命匍匐在其中”表明了作者对人生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

C第(10)段“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与第(2)段照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与精神是人生的本质,人生不能只关注物质,更应该有精神追求。

D文章借芦苇地表达情感,景物描写虚实相生,景物美丽宁静,语言闲适轻松。

2. 在文章第段,作者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他在芦苇地的见闻和感悟的?该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简要分析。(4分)

答:                                                                                            

 

3.在文章的第五段,作者为什么说“视野里的芦苇,虽然很小,但是比起任何旷野的景致都要壮观”?(4分)

答:                                                                                            

 

4.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蕴含的思想的理解。(4分)

答:                                                                                    

 

 

1.BC 2.①拟人、对比(2分。两种修辞各1分)。②思考:在生活节奏加快、物欲至上的今天,人们应该从种种虚浮、功利的欲望中解脱出来,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以此净化、升华我们的灵魂。(2分) 3.①面积虽小,但给人驰骋思想的空间很大;(2分)②面积虽小,但景致意蕴深厚,给人的感悟很多。(2分) 4.蕴含的思想有:①人是渺小与伟大、卑微与崇高的统一体;②人因为能思想而高于自然,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③人自我认识越深刻,就越接近于真实的人。(3分)(2)理解略,言之成理即可。(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标题中的“芦苇地”不能指作者眼前的景物。D项,景物描写没有虚实相生,语言风格应该是典雅深沉。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它们翅膀扇动着,发出不可一世的鸣叫”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根据最后“芦苇的境界,人是不容易达到的”可分析出对比手法。揣摩“该张扬时便张扬,该安静时就安静,似乎自己智慧地把握着生命的节奏”就可品味出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思考。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根据第三段最后“我感谢这个多雨的秋天,给了北方这片土地一片芦苇,让我有了一个驰骋思想的空间”, 第八段最后“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帕斯卡尔那样,在广阔的芦苇地里收获灵感呢?”就可揣摩出这句话的含意。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概括作品的主题。第一问的答案其实隐藏在帕斯卡尔的几句名言当中:“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人必须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越是认识的深刻,就越是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揣摩这几句话就可概括出帕斯卡尔的“芦苇地”里蕴含的思想。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艰难苦恨繁霜鬓,                    

(4)                     ,鱼鳖不可胜食也。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6为天下笑者,何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词的上阕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词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来表情达意,请简要分析。(4分)

答:                                                                                                      

 

查看答案

选段中的张仪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3分)

子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

译文: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9处)          (3分)

燕王好乌庭有木皆巢乌人弗敢触之者为其能知吉凶而司祸福也故凡国有事惟乌鸣之听乌得宠而矜客至则群呀之百鸟皆不敢集也于是大夫国人咸事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