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字)(3分) 近日,王刚主持的收藏类电...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字)(3分)

   近日,王刚主持的收藏类电视节目《天下收藏》“砸”出风波。按照节目规定,主持人王刚拥有一把享有特权的紫金锤,如果现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协议后,王刚会挥锤将“赝品”砸碎。最近,首都博物馆与《天下收藏》节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被砸掉的30余件“赝品”中的“精品碎片”与首博的馆藏珍品同场展出。不料,在反复观看展览后,收藏家姚政称被砸掉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文物鉴定专家宁玉新的观点更尖锐,他认为这里的“赝品”90%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是珍品。面对“砸错了”的指责,节目组却咬定鉴定过程严谨,每件文物均经3至5位专家鉴定,不可能砸错。

(摘自2012年8月22日《文汇报》)

 

 

 

 

 

 

 

 

 

 

 

 

王刚砸“假”砸出风波。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熟悉新闻标题的要素:一是对象,二是事件,,三是新闻热点。新闻标题不用涉及新闻的意义,由此可确定“王刚”“砸‘假’”“风波”为关键要素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

    【注】①挟:倚仗。

(1)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1分)

(2)孔子和孟子“交友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莫斯科的天空

〔前苏联〕格·古里亚

这是战后莫斯科的一个建设工地。

我们的下面是铁和混凝土。我们的上面是混凝土和铁。机器在隆隆作响,电焊的火花向四面喷射。起重机忽上忽下不停地转动着,递给建筑工人洋灰、砖头、铁。我们正站在乘客电梯上。

“你们得等一下,”一个姑娘说道,“这个时候人们不常利用电梯,所以你们需要稍微等候一下。”

姑娘解释说。电梯上很洁净,一切都擦得亮光光的。可是这种洁净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四周的洋灰尘土飞扬着,使得她不得不经常加以清除。这个姑娘名字叫娜达莎·库兹涅佐娃,她坐在小长凳上。她从电梯角落的架板上取下了一本书。

“娜达莎!”姑娘探询地瞧着我们,一对蓝眼睛似乎有倦意了。头上包着深色的头巾。头巾下面露出一绺黑发,头巾上也有洋灰点子。她才十七岁。

“你在这里工作很久了吗?”我们很想知道,她为什么乐意参加工作,而不去念书。她说:“我父亲在这次战争中在波罗的海牺牲了……我母亲在机关工作……她除了我还有两个孩子……”

“你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代数。”

娜达莎把铁门砰然一声关上,我们就向上升了。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层……她答应把我们送到大学大厦的圆顶下面:“从那里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了如指掌。”

电梯把我们升得越来越高……我们又谈起了娜达莎的那本书。

“你在准备功课是不是?”娜达莎转过头来瞧着我们说:“准备进这个正在建筑中的大学。我现在就在工地上的十年制学校里就读……瞧,已经到了。”

我们走上了平台,平台上堆满了钢架、生铁管、发出松脂气味的松木板……压缩机把空气压入管子时发出沉重的响声。上面滴着水点——人们在大学的圆顶上装混凝土。娜达莎从她的电梯里跑出来。她在打电话:“丹娘吗?是你吗?你好呀,亲爱的。咱们的第一课是什么?你知道吗?……果然不出我预料……那么,好吧,我不会迟到的……”娜达莎放下话筒,向电梯跑去。从这里,从大厦圆顶底下远望,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列宁山位于莫斯科的最高处。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大学大厦在列宁山上耸立着。一朵朵的乌云在阴暗的天气中从我们站立的窗口飘过……在我们的上面,正准备着钢尖顶的根基;在我们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正在建立巨大塑像的根基,再向下是塔楼,塔楼上将装置一座九米高的大钟。中午的雾气笼罩着莫斯科,使你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遥望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离塔楼不远的地方,在斯摩棱斯克广场上,在高节尔尼却斯克河岸街上,在红场大门旁边,耸立着一些好像有了生命一样的巍峨的白石大厦。

一个钟头以后,我们又乘电梯下去。

“娜达莎,你有什么话要转给丹娘吗?”娜达莎笑了。

“问候她一声。”她说。

“我们到哪里去找她呢?”

“你们不是要经过入口处的外室吗?”娜达莎解释说,“你们在那里就会看见她的。她在研磨大理石。”

大学总外厅将来要用美丽的大理石完全装饰起来。工人们在精心地研磨每一方石块。我们要寻找丹娘。在柱子后面的那一个可能就是她……可是那里有两个姑娘。哪一个是丹娘呢?我们走到离我们较近的那一个姑娘面前。

“请问你是不是叫丹娘?”

“不,我的名字一直是叫季娜。”

“我们想找到准备升大学的那个丹娘。”

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前额上有汗珠,鼻子上有雀斑。

“这里准备升大学的人可多啦。喔,我好像认识她。”

 

季娜便问她的女伴,手指着前面也有一个姑娘在工作的地方:“她是不是叫丹娘?”外室里人很多,很嘈杂。这里正忙着加工工作。裱糊顶棚,墙檐,用砖头铺砌墙壁,研磨大理石,焊铁,搅拌混凝土……这位姑娘为了盖过嘈杂的声音,又大声重复说:“她是不是叫丹娘?”那姑娘否定地摇摇头。

“好吧,不麻烦你了,季娜。请告诉我们,你们今天第一课是什么?”

“文学。”季娜答道,“怎么?”

“这样看来,你是不认识丹娘的。她的第一课是代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描写乘电梯时的所见所闻,故事简单,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形象地表现了苏联人民战后重建家园的的决心。

B娜达莎·库兹涅佐娃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现在是建筑工地上十年制学校的学生,她准备将来进正在建筑中的大学读书。

C小说以书为线索,通过娜达莎拿书、我们与其谈书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形象,预示了战后苏联美好的未来。

D当我们告知那个自称季娜的姑娘想找准备升大学的丹娘时,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笑是对我们无知的嘲笑。

E小说结尾通过对话告知读者季娜今天第一课是文学不是代数,旨在说明战后苏联青年学习热情极高,既有学理科的,也有学文科的。

2.娜达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有哪些意义?请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对于当代中国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试作探究。(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六道题)(6分)

(1)淇水汤汤,          。(《诗经 氓》)

(2)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7)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