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采曾说,处...

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尼采曾说,处世之道应该是: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人生无处不精彩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然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坚强。”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然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2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民间深层经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泰戈尔说过:“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站在半高处收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红火。后来她招了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仅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便迅速壮大到了1200多人,产值将近3亿元。现在,“老干妈”公司累计产值已经高达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5。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每个省份,并远销世界各地。 威廉·钱宁说过:“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后来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力,人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是相信“站在半高处,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无论是尼采还是杜甫,都是以山为喻来谈处世之道。这里的山,可指人生之山、文学之山、科学之山等。 尼采主张从半高处看世界,杜甫主张站在山顶看世界,由此出发开可以想到站在山脚看世界。到底该站在哪里看世界呢?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好,不管选择什么立足点来观察欣赏,都是值得肯定的。 立意角度一:站在半山腰看,世界最美好。俯视走过的路,我们会为我们的勇气和智慧惊叹,我们会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仰视山顶,我们会为山顶壮丽的景观而着迷,从而信心满怀继续登攀。 立意角度二:站在山顶看,世界最美好。经过奋力登攀,终于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一切都尽收眼底。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心胸开阔,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步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候看到的一切,又怎么会不美好呢? 立意角度三:站在山脚看,世界最美好。站在山脚,仰望山顶,云雾缭绕,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都会因好奇而渴望登攀,尽管峰回路转,猿猴哀鸣,处处是艰难险阻。不是吗?我们哪一个人不曾有过梦想,并为之奋斗。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次序已经打乱,请按正确的顺序进行调整,使上下文连贯完整。(3分)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   

                                 。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

⑦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调整后的顺序为(只写序号)                     

 

查看答案

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字)(3分)

   近日,王刚主持的收藏类电视节目《天下收藏》“砸”出风波。按照节目规定,主持人王刚拥有一把享有特权的紫金锤,如果现场专家鉴定持宝人的瓷器为假,在双方签署协议后,王刚会挥锤将“赝品”砸碎。最近,首都博物馆与《天下收藏》节目组联合举办了“‘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被砸掉的30余件“赝品”中的“精品碎片”与首博的馆藏珍品同场展出。不料,在反复观看展览后,收藏家姚政称被砸掉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文物鉴定专家宁玉新的观点更尖锐,他认为这里的“赝品”90%以上都是真品,而且三成是珍品。面对“砸错了”的指责,节目组却咬定鉴定过程严谨,每件文物均经3至5位专家鉴定,不可能砸错。

(摘自2012年8月22日《文汇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5分)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

    【注】①挟:倚仗。

(1)简要概括孔子和孟子的“交友观”的共同点。(1分)

(2)孔子和孟子“交友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莫斯科的天空

〔前苏联〕格·古里亚

这是战后莫斯科的一个建设工地。

我们的下面是铁和混凝土。我们的上面是混凝土和铁。机器在隆隆作响,电焊的火花向四面喷射。起重机忽上忽下不停地转动着,递给建筑工人洋灰、砖头、铁。我们正站在乘客电梯上。

“你们得等一下,”一个姑娘说道,“这个时候人们不常利用电梯,所以你们需要稍微等候一下。”

姑娘解释说。电梯上很洁净,一切都擦得亮光光的。可是这种洁净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四周的洋灰尘土飞扬着,使得她不得不经常加以清除。这个姑娘名字叫娜达莎·库兹涅佐娃,她坐在小长凳上。她从电梯角落的架板上取下了一本书。

“娜达莎!”姑娘探询地瞧着我们,一对蓝眼睛似乎有倦意了。头上包着深色的头巾。头巾下面露出一绺黑发,头巾上也有洋灰点子。她才十七岁。

“你在这里工作很久了吗?”我们很想知道,她为什么乐意参加工作,而不去念书。她说:“我父亲在这次战争中在波罗的海牺牲了……我母亲在机关工作……她除了我还有两个孩子……”

“你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代数。”

娜达莎把铁门砰然一声关上,我们就向上升了。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层……她答应把我们送到大学大厦的圆顶下面:“从那里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了如指掌。”

电梯把我们升得越来越高……我们又谈起了娜达莎的那本书。

“你在准备功课是不是?”娜达莎转过头来瞧着我们说:“准备进这个正在建筑中的大学。我现在就在工地上的十年制学校里就读……瞧,已经到了。”

我们走上了平台,平台上堆满了钢架、生铁管、发出松脂气味的松木板……压缩机把空气压入管子时发出沉重的响声。上面滴着水点——人们在大学的圆顶上装混凝土。娜达莎从她的电梯里跑出来。她在打电话:“丹娘吗?是你吗?你好呀,亲爱的。咱们的第一课是什么?你知道吗?……果然不出我预料……那么,好吧,我不会迟到的……”娜达莎放下话筒,向电梯跑去。从这里,从大厦圆顶底下远望,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列宁山位于莫斯科的最高处。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大学大厦在列宁山上耸立着。一朵朵的乌云在阴暗的天气中从我们站立的窗口飘过……在我们的上面,正准备着钢尖顶的根基;在我们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正在建立巨大塑像的根基,再向下是塔楼,塔楼上将装置一座九米高的大钟。中午的雾气笼罩着莫斯科,使你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遥望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离塔楼不远的地方,在斯摩棱斯克广场上,在高节尔尼却斯克河岸街上,在红场大门旁边,耸立着一些好像有了生命一样的巍峨的白石大厦。

一个钟头以后,我们又乘电梯下去。

“娜达莎,你有什么话要转给丹娘吗?”娜达莎笑了。

“问候她一声。”她说。

“我们到哪里去找她呢?”

“你们不是要经过入口处的外室吗?”娜达莎解释说,“你们在那里就会看见她的。她在研磨大理石。”

大学总外厅将来要用美丽的大理石完全装饰起来。工人们在精心地研磨每一方石块。我们要寻找丹娘。在柱子后面的那一个可能就是她……可是那里有两个姑娘。哪一个是丹娘呢?我们走到离我们较近的那一个姑娘面前。

“请问你是不是叫丹娘?”

“不,我的名字一直是叫季娜。”

“我们想找到准备升大学的那个丹娘。”

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前额上有汗珠,鼻子上有雀斑。

“这里准备升大学的人可多啦。喔,我好像认识她。”

 

季娜便问她的女伴,手指着前面也有一个姑娘在工作的地方:“她是不是叫丹娘?”外室里人很多,很嘈杂。这里正忙着加工工作。裱糊顶棚,墙檐,用砖头铺砌墙壁,研磨大理石,焊铁,搅拌混凝土……这位姑娘为了盖过嘈杂的声音,又大声重复说:“她是不是叫丹娘?”那姑娘否定地摇摇头。

“好吧,不麻烦你了,季娜。请告诉我们,你们今天第一课是什么?”

“文学。”季娜答道,“怎么?”

“这样看来,你是不认识丹娘的。她的第一课是代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描写乘电梯时的所见所闻,故事简单,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形象地表现了苏联人民战后重建家园的的决心。

B娜达莎·库兹涅佐娃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现在是建筑工地上十年制学校的学生,她准备将来进正在建筑中的大学读书。

C小说以书为线索,通过娜达莎拿书、我们与其谈书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形象,预示了战后苏联美好的未来。

D当我们告知那个自称季娜的姑娘想找准备升大学的丹娘时,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笑是对我们无知的嘲笑。

E小说结尾通过对话告知读者季娜今天第一课是文学不是代数,旨在说明战后苏联青年学习热情极高,既有学理科的,也有学文科的。

2.娜达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有哪些意义?请作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对于当代中国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试作探究。(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六道题)(6分)

(1)淇水汤汤,          。(《诗经 氓》)

(2)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策扶老以流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7)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