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3分)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2分)

 

1.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 1. 试题分析: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本诗歌中,主要描写了自然景物的优美和诗人的感受,故应抓住关键词,从诗人的心情角度分析。“逐”“忘”“爱“等词语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优美的景物烘托了诗人的悠闲、愉悦而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软”“涌”在句中的意思;②看“软”“涌”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软”“涌”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本题可从通感和比拟的手法角度,将夕阳、白雪的柔和、绮丽的美感表达出来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每空05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

(2)        ,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           

              ,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3)                   ,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4)           ,乌鹊南飞,       ,何枝可依?(《短歌行》)

(5)         ,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6)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7)          ,凌万顷之茫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秦王闻之,大喜。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荆轲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次:顺序

B荆轲笑武阳         顾:照顾

C群臣       怪:以……为怪

D其匕首提秦王        引:举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荆轲勇武淡定的一组是(3分)(  

①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  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③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⑥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2分)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6分,每小题2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观看

C以其乃华山之名之也     山的南面

D往往有       心得收获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庐冢也       D愈深其进愈难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

A以故其后之曰“褒禅”       B顺流而

C江陵        D火尚足以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_     _        _      _            _        。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

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

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

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

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A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

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