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6分) 广义的文明概念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6分)

广义的文明概念指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依据人类社会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人类文明历史划分为狩猎采集文明、农业与畜牧业文明、工业文明等不同历史阶段。如果依据人类文明同资源环境和地球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可将人类文明划分为生态文明、非生态文明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生态文明、准生态文明等形态。

狩猎采集文明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处于原始的生态或准生态文明阶段。农业与畜枚业文明引发了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土地肥力衰竭、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可以称之为半生态文明时期。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化石能源和多种矿产资源的消耗,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对水、大气、土地和生物的污染所引起的生态灾难业已爆发,工业文明可以说是一种非生态文明。

人类不可能回到狩猎采集的原始文明。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只能是一方面充分继承和另一方面创新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其他文明成果,从而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创造一系列新的文明成果,包括资源的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利用;通过清洁生产、环境控制与治理、减灾防灾工程,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建设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态文明。

纵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可以发现,以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客观必然的趋势,文明的进步虽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有所不同,人类个体、局部和近期的经济利益可能同群体、总体和长远的生态利益之间存在内在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不会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和趋势,需要有科学和严格的经济制度、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产业升级,环境的治理和生态保育,减灾防灾工程等各个环节,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科学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设计和相关工程的实施,均需要较大规模的经济投入。同时,还需要人们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的更新。因此,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学者、媒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和持续的努力,才有可能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新阶段。

1.下列对“生态文明建设”含义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充分继承工业文明的科技成果和其他文明成果,以保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B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科学和严格的经济制度、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来保证。

C通过清洁生产、环境控制与治理、减灾防灾,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永续利用。

D继承人类历史的文明成果,创造新的文明成果,保护生态系统,快速发展社会经济。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人类的狩猎采集文明、农业与畜牧业文明、工业文明等是以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为依据划分的。

B狩猎采集文明是准生态文明,农业与畜牧业文明是半生态文明阶段,而工业文明则是非生态文明时期。

C以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人类文明进步总会向前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则不会发展,需要各种制度的保障。

D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技支撑、经济投入、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的更新,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和持续努力。

3. 相对于“工业文明”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不超过25字)(2分)

 

 

1.D 2.C 3.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评分标准:2分。如果答“建设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现代生态文明”,给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的信息主要在第三段,注意概括要全面,ABC项属于断章取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中“而生态文明建设则不会发展”的表述与第四段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不会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和趋势,需要有科学和严格的经济制度、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来保证”有冲突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文章最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学者、媒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和持续的努力,才有可能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历史新阶段。”即是目标。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激情”或“梦想”为话题,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4分)

示例:如果不赋予时间以创造性的价值,它就会像小溪的流水,只能带走凋零的青

春花瓣,而不能浮起成就的远洋货轮。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这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3分)

新华社12月28日   亚洲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55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的客机  28日凌晨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坡途中与空中交通控制塔台失去联系,下落不明。事故发生后,印尼总统佐科已下令印尼搜救机构、军方等全力投入搜寻工作。印尼国家搜救中心已派出6艘船只、亚航印尼分公司派出1架直升机、印尼海军派出1架波音侦察机前往相关海域搜索。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关客机的任何踪迹。

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和马来西亚已就失联客机的搜索工作向印尼方面提供了援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3分,只选3小题)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王实甫《长亭送别》)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庄子《逍遥游》)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最为合理的一项是2分)

  ①包括病死猪、艾滋病拆迁队等事件,它们既反映伦理的问题,也反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②要重建中国的伦理道德和信仰,要从制度人手。

  ③政府层面不需要采取某种具体措施,而要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社会才会滋生伦理道德。

  ④好制度会激发人心的善,但坏制度会抑制人性的善,而且会释放人性中的幽暗。

  ⑤我们不能孤立地讨论伦理问题,首先得检讨制度,看制度是否存有改进的空间。

  ⑥因为人心具有神魔二元性,扬善抑恶或抑善扬恶,制度是关键所在。

     A②③⑤④⑥①    B③⑤④⑥①② C②④①⑤⑥③  D③②⑤①④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2014年9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要确保实现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森林面积增加4000万公顷等。

B据介绍,“国宾导游”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政府部门外宾和内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

C作家叶曙明最近出版的《山河国运》生动地再现了晚清至民国的变迁,重新解读了近百年中国社会激荡与转型的轨迹,是一部角度独特的中国近代史。

D在三方资本纽带关系已经确立的基础上,中国平安、阿里及腾讯三方管理层频繁互相拜访,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寻求业务层而的合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