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遣漏 冰冷成坨 黏合 关键 B.抹煞...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遣漏        冰冷成坨        黏合        关键     

B抹煞        旁逸邪出        急躁        魅力

C干瘪        入不敷出        茎叶        量具

D偷觑        风度蹁蹁        韭菜        溅起

 

C 【解析】 试题分析:A.遣-遗;B.邪-斜;D.蹁-翩。本题主要考查辨识错别字的能力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对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字形的各个方面,如因字形相近、音形义全相近而误。如“蹁”: 形容行走脚不正。“翩”:轻快,飘忽。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翔/           /           马/三        

B谤/妄自       坤/意识         空/打

C媚/           然/           方兴未/自怨自

D罪/买还珠       柏/花子模       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可是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加高到30米。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柳。长颈鹿问:“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袋鼠说:“很难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思考,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明确(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 ①陈与义1090-1138),宋代杰出诗人。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被贬陈留的陈与义,也成了逃亡的难民。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②三年多难:北宋灭亡到写此诗已有三年。

1.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2.诗歌尾联说“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请联系全诗,说说造成作者“悲”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10分)

(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羲之书为世所重,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羲之甚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①从子:侄子。②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③张芝:东汉书法家,擅长草书。④代述:代行王述职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群贤毕至,少长       咸:都。

B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列叙:分别记载。

C我书比钟矫,当       抗:抵挡。

D而羲之甚             轻:轻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观宇宙大,俯察品类之盛     辄洒扫而待

C固知一死生虚诞             古今之冠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       羲之甚轻之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兰亭集序》由“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对当时颇为流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思想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忧患的啃叹。

B《兰亭集序》不仅是书序,更是一篇立意深远的散文,语言清新疏朗,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

C王羲之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他性格刚直,而因为他酷爱鹅,性格又有幽雅高洁的一面。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再去拜访,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 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的题。

滇西北的鹰

杨春山

在地处边地的滇西北,阳光不知疲倦地映照着红土高原,也映照着每一个村庄和山寨。有了明媚的阳光,红土高原的村庄和山寨就拥有了斑驳的色彩和浑厚的表情。碧蓝如洗的天际,是红土高原对外亮出的金字招牌,上面写满了“纯澈”“清新”“圣洁”这些词语。偶尔掠过的几丝浅云,仿佛是看到天空太寂寞,刻意为它增添的点缀,在游移之中,不经意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鹰是高空的舞者。飞翔时,它有着优雅的身姿和从容的倩影。滇西北的天空,以特有的气度接纳了鹰的飞翔。这样洁净而开阔的天空,为鹰的飞翔提供了敞亮的舞台。而鹰也用锐利的目光守望着乡土,有了飞翔的鹰,红土高原的庄稼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

滇西北的鹰是寂寞的。它们从不呼朋引伴,总是特立独行,有时俯冲,有时滑翔,用强健的翅膀为滇西北的天空增色。

滇西北的鹰是高傲的。它们栖居于峭壁,隐身于丛林,锐眼和利爪的完美结合,让它们能够坦然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自食其力的飞鹰,也就拥有了在滇西北自由翱翔的底气。它们从不需要在污浊的尘世里,用哀怜的目光,去获得果腹的食物,这就成全了鹰的高贵。

滇西北不缺乏陡峭的山岭。而鹰的一生,就是与峭壁互相依恋而又不停搏击的一生。从它们羽翼未丰之时起,就开始在悬崖边一次次地练习飞行。千摔万跌之后,才会拥有一对傲视蓝天的翅膀。滇西北不缺乏激情的江河。鹰用优雅的身姿,在浩渺的江面上纵横,用无尽的孤傲衬托着江的孤傲,一升一降,时缓时急之间,鹰用它的飞翔,诠释着生命的价值。

⑹滇西北的鹰,喜欢和乡村厮守在一起。在乡村上空飞翔的鹰,不时发出几声鸣唳,清越,苍劲。鹰的呼啸,经常穿越了时空,抵达了人们的内心。儿时,每当看到天空中的飞鹰,我就会赶快跑到后园里,去守护家里养着的那几只小雏鸡,生怕它们被凶猛的鹰抓到空中。多年之后,看到天空中的飞鹰,我仍然会对它产生一种敬畏。它的坚毅、勇猛、担当,让它在我眼中幻化为神灵的替身。鹰是离天最近的鸟,是红土高原上的精灵。

⑺看到飞鹰,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鹰猎。看到这些自然界中的骄子,在人类的驯养之下,消磨了锐气,涣散了眼神,无精打采地站在人们的手臂上,我的心里就会掠过几丝忧伤。鹰的舞台是天空和草原,鹰的战场是丛林和乡野,鹰的归宿是悬崖和峭壁,但人们的手臂,却囚禁了它们冲天的梦想,让它们的翅膀,紧紧收缩在了一块块肉食的诱惑之下。这是鹰的悲剧,也是飞翔的悲剧。很多民族都曾经驯养苍鹰,作为捕捉猎物的臂膀。而我认为,没有哪一只鹰不想拥有自由的飞翔。它们的呼吸和畅想,都只能在广阔的天空展现。被驯养得乖巧异常的鹰,已经丧失了空中勇者的称号。还是把自由还给飞鹰吧,“左牵黄,右擎苍”的场景,就让它深深的隐藏在典籍里。

⑻拥有了飞鹰的滇西北,让红土高原平添了几份狂野的气息。奔涌的江河,茂密的丛林,莽莽苍苍的横断山,只有接纳了飞鹰,才会变得更加完美。那些野向日葵灿然开放的山坡,让鹰的飞翔拥有了更加斑斓的底色;那条曲折漫长的茶马古道,让鹰的飞翔拥有了更为精彩的传奇。

⑼ 选择用文字来表达与诉说,就是为了把自己历练成一只飞鹰。在凶险的环境里千锤百炼,在寂寞的日子里自我折磨,从而获得一对矫健的翅膀。然后,在山崖之间,在乡野之上,以从容的心态翱翔。遇到不平之事,用劲利的俯冲,涤荡弥漫的雾霾;遇到可赞之景,用清越的鸣唳,唱出高亢的歌声。

⑽ 苍天眷恋着边地飞鹰。给它一对利眼,就是要让它用敏锐的目光,捕捉人间的卑污;给它一双利爪,就是要让它用冲天的豪情,撕裂尘世的丑恶;给它一个尖喙,就是要让它用无穷的力量,叼取世间的虚伪;给它两只翅膀,就是要让它用坚定的信心,搏击生命的极限。作为一只边地飞鹰,应该拒绝被奴役,拒绝被豢养。牧人的手臂,不应该是边地飞鹰的舞台;喂来的肉块,不应该是边地飞鹰的美食。

⑾ 边地飞鹰,只能以浩瀚的天空为背景,只能以苍茫的山岭为舞台,哪怕撞向山崖,也要用绝美的姿态,完成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冲刺,体现出生命的壮美与凄凉。在红土高原上盘旋的边地飞鹰,用真诚的守望,让这里的庄稼更加丰美;在红土高原上翱翔的边地飞鹰,用自由的舞姿,让这里的山河更加雄壮。

⑿ 在神秘的滇西北,我读懂了边地飞鹰的情怀,也愿意成为一只边地飞鹰,伴随着这里的山河、乡野、庄稼自由飞翔,摒弃丑恶与奴役,留下一地豪情一路高歌。

(选自2014年2月 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1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2.请赏析文章第10段划线的句子。4分)

3.文章第(12段说“我读懂了边地飞鹰的情怀”,请联系全文,分析边地飞鹰有怎样的情怀。(5分)

4.请结合文章,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