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                 凶:收成不好,荒年               

B.谷不可食也           胜:尽

C.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戴:顶在头上         

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检验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如寡人用心者

A.邻国民不加少               B.填然鼓

C.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梁惠王“尽心”治国但仍“民不加多”的困惑,以此引出下文孟子的论述。

B.孟子利用梁惠王“好战”的特点,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讽刺其治国并未尽心。

C.第四段孟子正面阐述他的“王道”主张,描绘出实施“仁政”后理想社会的蓝图。

D.孟子善于把握谈话对象的心理,步步推进,并运用排比句式,使论辩更富气势。

 

1.D 2.C 3.B 【解析】 1.1】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本题中,D项,“检”:同“敛”,检点,制止、约束。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例句放在主谓之间,取独,无义;A结构助词“的”;B音节助词,无义;C取独;D代词,“他”。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本题中,B“讽刺”有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A.词人由眼前之江山联想到孙权和刘裕的英雄业绩,映射南宋朝廷苟且偷安。

B.下片回顾刘义隆草率出兵“赢得仓皇北顾”的历史,告诫当权者不要轻敌冒进。

C.结尾处词人以名将廉颇自况,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

D.本词历史沧桑、现实感怀与未来优思相交织,寓意深远,词风凄婉,意境苍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  ——  内心凝重,形骸放浪,与万种变化暗自吻合。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这是因为我一个卑微臣子不能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我连死尚且不逃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我推辞。

D.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这虽然免于飞行,可还是有要等待的东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不拘于时

C.陈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而为秦人及威之所劫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行李之往来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查看答案

以下以官职指称古人的一项是  

A.王右军(王羲之)          B.韩文公(韩愈)

C.柳河东(柳宗元)          D.苏老泉(苏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