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诗》曰:“大夫退,无使君劳。”又曰:“温恭朝夕,执事有恪。”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妾岂不欲王之爱宠乎         擅:擅长

B.丘子避席,不知所           对:对答

C.大夫退,无使君劳           夙:早

D刺虞丘,蔽贤之路           非:非议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    

①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                   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

③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         ④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 

⑤(虞丘子)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   ⑥樊姬谦让,靡有嫉妒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喜欢打猎,夫人樊姬不断劝谏,不吃禽兽肉,终于使庄王有了改变,勤理政事。

B.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推荐孙叔敖,辞退了不贤能的官员,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

C.庄王曾经上朝,散朝时很晚。樊姬迎接他,问他回晚的原因,庄王说是跟贤者在一起就不觉得饥饿疲倦了。

D.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

4.

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4分)

 

②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3分)

 

5.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4处,2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1.A 2.C 3.B 4. (1)为什么要罢宴,难道不饿了? (2)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 5.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解析】道事情的龙去脉,事情了(就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擅:独占。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①是写樊姬对王的迎接 ④是虞丘子的行为 ⑥是樊姬的谦让个性。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B“进贤退不肖”有错,只有进贤,没有退不肖。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庄王登上皇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他,于是樊姬不吃禽兽的肉。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努力治理政事。庄王曾经上朝,散朝时很晚。樊姬迎接他,问:“为什么回这么晚?难道不感到饥饿疲倦吗?”庄王说:“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樊姬问:“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庄王说:“是虞丘子。”樊姬听了,掩着嘴笑起。庄王问:“你笑什么呢?”樊姬说:“虞丘子算是贤了,不能说是忠。”庄王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樊姬说:“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国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我听说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观察她们的才能,我不能因为私情蒙蔽国事,想要大王多见到一些人,了解别人的才能。我听说虞丘子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知道贤人不推荐,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贤人,这是不智。我笑这些,不也是应该吗!”庄王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庄王把樊姬的话告诉了虞丘子,虞丘子离开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让出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孙叔敖,把他推荐给庄王,庄王让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楚国史书这样记载:“庄王成为霸主,是樊姬的力。”《诗经》说:“官员们早点退朝,不要使国君太辛劳。”又说:“整天温和恭敬,认真办事。”说的就是这些情况。 颂:樊姬谦让,没有嫉妒。推荐美人,跟自己在一起。非议讽刺虞丘子,挡住了贤人进身的路。楚庄王听从她,成就了楚国的霸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大题共3小题,共9

走向明天的三峡文化

李禹阶

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的:作为连接长江流域上下游的咽喉要道,三峡是串接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游荆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国东西部人类文化与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而峡江两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现,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峡百里画廊,构成三峡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三峡盛产的盐、丹资,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故人们以之为中心,形成富有盐丹资文化特点的三峡文化与社会生活特色。由于山高峡急、岭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当地民众生存条件艰辛,性格耿直剽悍。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么一种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独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秘山水文化和盐丹资文化的结合体。

从商周时期的巴族开始,三峡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自两千多年前秦灭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明清以,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规模移民,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文化,其文亿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近代以,三峡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国内其他区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素,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几千年,由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内涵一直保持下,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主线与传统。

在三峡神秘山水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霞蔚虹霓,常常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自三峡的巫文化、易理哲学与山水文学,均与这种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关。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题材而至今为人思念;唐代诗人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将巫山云比之沧海水,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正是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产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浓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涡漩千回百转,惊心动魄,又使得诗人游子望而生悲:在三峡的山水文学、易理哲学,乃至纤夫的川江号子之中,常常表现出那种悲怆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流传甚多的三峡咏猿诗。如唐代诗人杨炯“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高适“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元人赵孟颊“古今离恨拔难平,惆怅峡猿声”等,皆借猿的悲鸣声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与境遇。因此,在三峡文化中,奇幻山水产生的浪漫主义与万丈狂涛、千回百转的惊心动魄共同组成了其人文情怀的特性,使浪漫性与沉郁性、悲怆性同在。 

(选自《中国文艺》20137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三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的。

B.三峡文化具有盐丹资文化的特点,是与三峡盐、丹资丰富且人们以之为中心密不可分的。

C.三峡文化自开始形成起就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交融,但是几千年,它的基本文化内涵却一直得到保持。

D.三峡文化历史悠久,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巴族,它是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巴、蜀、楚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峡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和特征鲜明等三大特点。

B.明清以,三峡地区的民众因为移民而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但三峡文化仍保持了稳定的文化形态。

C.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的题材,与三峡神秘的山水带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有关。

D.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峡地区艰险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存条件,养育了当地民众耿直剽悍的性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三峡雄、壮、险、奇的自然景观,三峡山水文化中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

B.近代以,三峡文化张开它的双臂,与外文化碰撞、交融,这使得三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C.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滋润着诗人,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样的千古名句,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

D.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激发了诗人游子的热情,比如,唐代诗人高适就借“巫峡啼猿”抒发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变形金刚4》在武隆天生三桥热拍,这让武隆成为了全球影迷关注的焦点,其宣传效果无疑是巨大的。

B.航母是一个国家军力的象征,中国航母的成功海试,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海军位于世界一流水平,足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C为提升城市形象,沙坪坝陈家桥街道将在河道边修建公园,给当地居民提供温馨舒适的休闲、玩乐和健身。

D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查看答案

原创)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郭道明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的。

B巫山中学八十周年校庆,海内外几万名巫中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C10年黄市长不但秉公执法而且秋毫无犯为市里面做了不少好事真可谓劳苦功高啊。

D虽然这只是一场教学比赛,但双方队员都毫不懈怠,在场上剑拔弩张地踢了起。

 

查看答案

原创)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长篙(gāo     颓圮(pǐ)      戮力        忸怩不安

B骨髓(suí)     浪遏(è)       脉膊       浅尝辄止

Chàng       cù)火      寥廓       义气风发

D漫溯sù          河畔(pàn     箫瑟       不胜杯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