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戏答元珍①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任上。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本诗作答。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
1.请概括诗歌前两联所描绘的景象,并简要说明概括的依据。(4分)
2.结合全诗,简要概括作者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1.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山城早春图。(2分)依据:首联交代山城已是二月,可见“立春”节气已过,但春风依然不到,百花未开。第二联中的橘枝之雪已“残”,即冰雪渐消,露出了去年采剩的鲜艳的橘果,似报告春来的消息。带着冰冻之声的春雷也惊醒了在地下冬眠的竹笋,一个“欲抽芽”将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早春”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2分,意思对即可。) 2.全诗抒写的是作者在特定境遇下由早春物华而引发的深切感慨,即:谪居远乡的寂寞情怀;归雁之声勾起的思乡之情;冬去春来光阴流逝的人生之叹;排遣内心苦闷的自我宽慰,身处逆境不甘消沉的乐观豁达。(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在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从诗的前两联中寻找答案。首联写的是时间,说二月了还看不见花开。颔联写了残雪和雪下的橘、快抽芽的新笋。这些景物所表现的是二月山城的早春情景。答题时既要概括也要说出根据。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除了要读懂诗句大意外,还要根据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注释讲诗人此时已被降职为县令,而元珍是诗人的同事,曾写有诗给诗人,此诗是诗人的答诗。根据这些情况,再由诗人在诗中对早春的描写和“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可知诗人的归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叹;由“野芳虽晚不须嗟”可知诗人的乐观和豁达。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邕其材,先往见之        奇:对……感到惊奇。

B.玄宗朝献太清宫,庙及郊    飨:供奉鬼神。

C.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        绪业:祖宗的财产。

D.(白)益骜放不自修          自修:约束自己的言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数上赋颂,高自称道         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B.①迨审言,文章显中宗时        ②其先隋末罪徙西域

C.①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孰能讥之乎

D.①白自知不为亲近            ②此余之得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杜甫为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这一方面是古代文人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体现了他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B.杜甫和李白有很多的相同点:都曾因文才杰出得到文坛中人的赞誉和皇帝的赏识;都曾向皇帝献过文章;性格上都有旷达放荡,不注意自我约束的任性。

C.李白的诗名远扬,曾被贺知章赞誉为“神仙下凡”。后来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生性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喝得酩酊大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但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崔宗之等小人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为他脱靴,使其受辱。后恳请皇帝赐还,离京而云游天下。
4.把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5分)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释刀对曰                  庖:厨师。

B.而刀刃若新发于              硎:磨刀石。

C.虽然,每至于                族:(筋骨)交错聚集的地方。

D.刀而藏之                    善:修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恢恢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②相与枕藉舟中

B.①始臣解牛之时              ②臣壮也,犹不如人

C.①提刀立,为之四顾          ②学时习之

D.①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
3.下列对原文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思是:我喜好的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意思是:(庖丁解牛时用刀)分开骨间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是: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D.“族庖月更刀,折也。”意思是:一般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原因是用刀子去砍断骨头。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                                                 

①崇山峻岭的屏闭又使徽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     ②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③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徽州文化     ④“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     ⑤在这里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以及汇聚于此的各地多种文化相互碰撞     ⑥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A.②④⑥①⑤③     B⑤①③④⑥②    C.②④③①⑤⑥     D.⑤①⑥②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托尔斯泰与甘地主张绝对“非暴力”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明白用血腥的手段难以实现真正文明。

B.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及武警官兵全力救助灾民,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以防余震发生。

C.中新网报道,著名演员张国立之子张默涉嫌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将在海淀法院公开依法开庭审理。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的印象中,孔子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自如自在地发表他的观点,不拿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B.伯恩斯指出:这不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大预言,但是我们发现了青少年的大脑回应与最终卖座的歌曲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C.这部描写母爱的外国小说,因为翻译的原因,语言艰涩难懂,错字连篇,而且某些篇章格调低下粗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辛弃疾继承发扬了苏东坡豪放词风,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