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姚鼐 曩者,鼐在京师,歙程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姚鼐

曩者,鼐在京师,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鼐曰:“夫黄、舒①之间,天下奇山水也,郁千余年,一方无数十人名于史传者。独浮屠之俊雄,自梁陈以来,不出二三百里,肩背交而声相应和也。其徒遍天下,奉之为宗。岂山州奇杰之气,有蕴而属之邪?夫释氏衰歇,则儒士兴,今殆其时矣。”既应二君,其后尝为乡人道焉。

鼐又闻诸长者曰:康熙间,方侍郎名闻海外。先生一日以布衣走京师,上其文侍郎。侍郎告人曰:“如方某,何足算耶!邑子刘生,乃国士尔。”闻者始骇不信,久乃渐知先生。今侍郎没,而先生之文果益贵。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年八十矣,聪明犹强,著述不辍,有卫武懿诗②之志,斯世之异人也已。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其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及长,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学文于先生。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注:①黄舒:黄山、舒城。桐城在黄山、舒城之间。②卫武懿诗:卫武即春秋时卫武公姬和。《诗经•大雅》中的《抑》篇,相传为卫武公晚年为警戒自己而作。懿诗:美诗,指《抑》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者,鼐在京师              曩:过去

B.不足起世之英少             掖:扶持

C.然先生居江上                穷:穷困

D.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    劝:努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久渐知先生            敢上璧

B.有卫武懿诗            壮也,犹不如人

C.受经学伯父编修君            其身也,则耻师焉

D.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鼐认为,黄山舒城一带,是天下风景秀丽的地方。沉默压抑了千余年,没有多少人在史册上留名。唯独佛门英才辈出,佛教衰落之后,儒家就兴盛起来。

B康熙年间,方苞闻名天下。刘大櫆以平民的身份到京城去,把自己的文章呈给方苞看。方苞看了之后推许刘大櫆为“国士”。刘大櫆因而名声大震,誉满京师。

C序文的第二、三两段是寿序的主体。第二段叙述刘大櫆与方苞的交往,言方苞对刘大櫆文章的赏识,突出刘大櫆的文学地位。第三段叙述自己与刘大櫆的关系,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强调了自己与刘大櫆的师承关系。

D本文是姚鼐为刘大櫆八十寿辰而作,同时,他也希望家乡的年轻人了解刘大櫆的事迹,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

(2)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

 

1.C 2.A 3.B 4.(1)大清朝的统治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前朝,就是能够写古文的读书人还不多。(得分点是“迈逾”“独”“广”,句式“士能为古文者”各1分,译出大意1分) (2)我在外做官三十年之后回到家乡,伯父之前已经过世,不能够再见了,过去父辈来往的朋友都去世了,却还能够在枞阳多次见到海峰先生。(得分点是“游宦”“父执”“数”,句式“父执往来者”各1分,译出大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项,穷:不得志。所以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项,二者均为副词“才”。B项,前为助词“的”,后为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前为介词“从”,后为介词“对于”;D项,前为转折关系,后为递进关系。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原文是“闻者始骇不信,久乃渐知先生”。所以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迈逾”“独”“广”,句式“士能为古文者” “游宦”“父执”“数”,句式“父执往来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过去,姚鼐在京城吏部为官。历城姓周的编修告诉我:“写文章有了效法的典范,然后才学会写文章,学会之后再有所创新,然后才能有大的成就。大清朝的统治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前朝,就是能够写古文的读书人还不多。过去有方侍郎(方苞),现在有刘先生(刘海峰),天下的文章,大概都是出自桐城吧?“姚鼐回答说:“黄山舒城一带,是天下风景秀丽的地方。沉默压抑了千余年,这一带没有多少人在史册上留名,唯独佛门俊杰雄才,自南朝梁陈以来,在这不超过二三百里的范围内,一座接一座,佛教僧徒遍布天下,都尊奉他们为宗师。或许山州的奇气灵气都被佛教占据了吧!但是佛教衰败之后,儒家就兴旺起来,或许现在就是儒教兴盛的时机吧!”我这样回答了程周二君,后来我也曾经对同乡说过这样的话。 姚鼐还从年长的人那里听说:“康熙年间,方苞闻名天下。刘海峰先生有一天以布衣身份到京城去,把自己的文章敬呈给方苞看。方苞看了之后对人说:‘像我方苞这样的人,算什么呢?我的老乡,刘海峰先生,那才是真正的国士’”。听到这个评价的人开始都非常惊讶,并不相信,时间长了,才渐渐了解刘海峰先生。现在方苞先生已经过世了,而海峰先生的文章果然渐渐受到重视。然而刘海峰先生不得志而居住在原籍,没有方苞先生那样的名声和交际,也不足以扶持提携后辈英才,只是在家中伏案写作,已经八十岁了,还是耳聪目明,不停地写作,有像卫武公一样以诗文警世的理想抱负,这是当今世上的奇人啊!我小的时候,曾经跟随海峰先生学习,感到先生的状貌言笑很奇特,放学之后模仿先生的言行来作为游戏。等到长大一些,跟随伯父姚编修学习经学,跟随海峰先生学习文章。我在外做官三十年之后回到家乡,伯父之前已经过世,不能够再见了,过去父辈来往的朋友都去世了,却还能够在枞阳多次见到海峰先生,海峰先生也非常高兴我去拜访,他脚上的毛病还没有好,在别人搀扶牵引下出来与我讨论文章,每次都谈到半夜。 现在是五月十五日,家乡人因为是先生的生日为他祝寿,我却恰好在扬州,十分想念先生,就写了这篇文章来寄给先生,同时,也希望家乡的年轻人了解海峰先生的事迹,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城乡文化的交融

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

再看城市文化。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改变的不是乡村文化,而恰恰是城市文化自身。而导致城市文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

大众文化自从产生之日起,就和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产生于城市,以大众为自己的“典型”受众,和原有的城市文化相比,“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这就有力地弥补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远离生活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成批生产,大量复制,这些特点使大众文化很快就在城市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了城乡文化融合进程的主要推动力。

具体地讲,城市文化是通过两种方式向农村延伸的:一是人口的流动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众多的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占绝大多数,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城市文化在无声无息之间渗透到了农村。二是现代传媒的传播。与城里人一样,电子传媒现在也已成了乡村居民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电视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就是主要源于城市文化,一些乡村题材的节目,也是按照大众的“口味”进行加工和提炼的。当乡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节目的时候,也正是城乡文化悄无声息相互融合的时候。可以说,城乡文化是在相互延伸中逐步走向统一,而现代传媒每发展一步,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速度就加快一步。

当然,对中国而言,这种延伸还刚刚开始,但它毕竟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1.下列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城市的文化,它与城市文化密不可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城市文化,却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

B.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大众文化关注世俗的特点则有利地弥补了城市文化的这一先天不足。

C.大众文化的崛起会促使城市文化不断地被改变并不断向外扩张,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乡村文化的衰落。

D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成批生产,大量复制,大众文化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推动城乡文化融合的主要力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一天天跟进,我国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也会逐渐变小,这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最为显著。

B乡村文化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呈现衰退趋势,地方戏曲尤其是地方小剧种的衰退是历史的必然。

C跳大秧歌的人会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可以看作是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趋同的表现。

D.东北大秧歌及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印证了乡村文化也会对城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虽然乡村文化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大体上呈现劣势,但不意味着其所有的文化都将走向衰亡。

B.在城乡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其主流是城市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但农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渗透也不可忽视。

C从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流行歌曲而不愿再去关注地方戏曲中,也可以看出城乡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

D随着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现代传媒的日益繁荣,势必加速城乡文化的“一体化”的到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想要成为击剑高手,他去找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年能成为高手?”大师说:“大概10年吧。”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24小时不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少年呢?”大师说:“30年。”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         ;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       ,望水则情溢于水。

 

查看答案

把画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它与下文衔接顺畅。(5分)

三星堆文化引人注目,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面具,这些青铜面具模样不同寻常这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奇特之处。这些面具几乎千篇一律地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几乎没有下巴颏。仔细观察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代表什么使人费解。

 

查看答案

请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隐语的最早应用大概在预言谶语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符谶大半是隐语。

①神有所感示,也用诗歌传达给人     ②不过人说的话要明白     ③才能显得他神秘玄奥     ④人有所颂祷,用诗歌进呈给神     ⑤诗歌在起源时是人与神互通心意的媒介     ⑥神说的话要不明白

A.④②①⑥③⑤                   B⑤⑥③①④②

C.⑤④①②⑥③                   D.⑥③⑤④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