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宋朝的雨 陈富强 ⑴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宋朝的雨

陈富强

⑴雨中的西湖要比平日耐看一些。

⑵雨夜中的西湖除了耐看,则更多了一层须用心体验的味道。这个时候,你需要撑一把雨伞,去堤上走走。白堤热闹一些,与唐朝的鼎盛相吻合,而苏堤要幽静得多,甚至稍稍有些冷寂。

⑶我建议你去苏堤。

⑷雨在树梢上、在伞顶上、在草叶上、在亭檐上、在湖面上、在一切无遮无拦的去处跳着欢快的舞蹈。伞是丝绸做成的,你为自己撑开一片无雨的天空,而一个遥远的背景,正渐渐向你推近,撑着绸伞的你便和雨帘里淡淡的灯光一起变成这个背景的过客。宋朝正悄悄向你走来。你跨过第一座拱桥,你就走进了宋朝的雨里。

⑸呈现在你眼前的是1090年仲春的苏堤,犹如一条绿色的飘带,堤桥相接,横卧湖上,南端系住南屏,北端挽起栖霞岭。柳丝舒展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一堤的翠绿烟似的漫洇开来,细细看去,绿雾似的堤上桃花盛开了,不耐寂寞的是枝头的黄鹂。

⑹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刚刚完成长堤修筑的苏太守,心情正佳,他临风而立,面对烟水淼淼,诗情满溢,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太守为后人留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

⑺苏东坡决意整治西湖的念头始于1071年。这一年他第一次来到杭州,官至通判。他在巡视西湖时,看到葑草已淤塞了西湖的十之二三,他虽有心治理,但通判的官位尚无决策权,欲有作为而无作为,苏通判满腔抱负都化作了天才的诗意。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

⑻机会终于在时隔18年后降临到苏东坡身上。1089年,苏东坡再次赴任杭州,任知州。到任的次日,苏东坡重游了西湖,面对的西湖湖面已有一半成了葑田,忧虑之情油然而生。回到府上,挥笔写下了“葑合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的感叹。叹毕,苏东坡组织人力调查踏勘。于次年4月,向当朝皇帝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开篇就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苏东坡预言“水浅葑合,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使杭州而无西湖,如人去其眉目,岂复为人乎!”

⑼苏东坡在上书中还从养鱼、饮水、灌溉、助航、酿酒等方面列举了西湖不可荒废的五条理由。其中讲道:城中饮水来自湖水,如果西湖都变成葑田,则举城饮水断源,城中运河赖西湖挹注,若湖水不足,必取借钱塘江之水,而江潮多沙,河道淤塞,数年淘河一次,官吏借此欺民,为民大患;杭州产名酒,每年酒税为全国第一,如果西湖浅涸,酿酒必大受影响。

⑽苏东坡的这篇奏议,时隔900年,再来分析,依旧充满一位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我们现在看到的也许只是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堤,当年的苏东坡却从民生大计出发,改变了西湖的命运。

⑾挖葑泥筑堤是苏东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笔。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里记载了苏东坡天才的构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达。若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经过从夏到秋的努力,一条长堤破湖而出,夹道杂植芙蓉、杨柳,中为六桥九亭。这时的长堤尚无名,直到后继知州林希遵循杭人意愿,才将其命名为苏公堤,并为东坡立祠堤上。渐渐地,苏堤成为“堤桥成市,歌舞丛之,走马游船,达旦不息”的湖上繁华之地。周密撰的《武林旧事》为后人记载了当时的情景。“画楫轻舫,旁午如织。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婴等,谓之‘湖中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段、犀钿、织藤、窑器、玩具等物,无不罗列。”

⑿苏东坡在堤上消失了,雨依然在密密地下,你用无比敬慕的目光送别苏东坡,独步缓行。此时你已知道苏东坡将离开杭州,他在知州任上只有两年,却为杭州留下了如此宏大的手笔,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苏东坡在杭州所作的诗文中却很少提及,直到去扬州任上,才在答友人的诗中回顾治湖的经历。可见这位旷世奇才的博大胸怀。有史以来与西湖相关的,你知道能与苏东坡与苏堤媲美的是唐朝的白居易和白堤。固然是白堤在先、苏堤在后,但他们都是一代文豪,他们都懂得珍惜文化的大自然。他们在杭州的时间都十分短暂,但他们却留下了一世英名。

⒀你在堤上流连。倘若你回头望望,你会发现,随着南宋的到来,苏堤的北端将耸立起一座庄严的庙宇,红墙重檐,松树翠柏掩映一代名将岳飞。你惊喜地看到,一个宋朝,一南一北、一文一武与这条长堤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都是人杰,他们的智慧和生命化作绵绵不绝的雨丝,滋润着堤上的绿树红花。

⒁你撑开的是一把丝绸做的雨伞。以丝绸命名的道路曾经横贯东西,而现在,令你乐此不疲的是,走在伞下回想从前,雨在你的头上喧哗,陪伴着你走近苏东坡的雕像。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略有改动)
1.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1)倘若苏东坡仕途顺利,而不是屡遭贬谪,一路坎坷,他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大约要大打折扣了。(3分)

(2)先生沐雨而立,一站就是千年。(3分)
2.第⑥段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它们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结尾处写岳庙、岳飞,有什么用意?(4分)
4.标题“宋朝的雨”有怎样的意蕴?(8分)

 

1.(1)“文章憎命达”,一帆风顺的人难以写出名传千古的文章,苏轼坎坷的遭遇为他的创作积累了素材,积聚了情感。或坎坷的遭遇反而成就了传世佳作。(3分) (2)表层意思是说苏轼的雕像已经沐浴了将近千年的风风雨雨;而深层意思则是说苏轼治理西湖的历史功绩和以民为本的精神品质永垂不朽。(3分) 2.想象,引用,对比。“你与苏东坡在堤上相遇了……一首千古绝唱脱口而出”是想象,它拓展了文章的内容,将读者带入了文章所设的境地中,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是引用,它有丰富内容、增强文采的作用。“它的价值不亚于苏堤春晓”是对比,突出了苏轼诗歌的非凡价值。(答出两种即可,手法1分,分析1分,作用1分) 3.①岳庙与苏堤相映衬,作者借民族英雄岳飞来烘托苏轼。②在作者看来,两人一武一文,同样伟大,一个用武力保卫国家,一个用智慧治理山水,两人都是民族精英,都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4.①“雨”贯穿全文,首尾照应,穿越时空,点出苏轼、苏堤的年代,有厚重的历史感;②雨是西湖美景的极致写照,开篇、结尾以美丽的伞映衬美丽的西湖;③雨也暗藏着苏轼那首:“千古绝唱”④“宋朝的雨”还让人梦回过去,深含传统和文化之味,颇具诗情画意⑤雨是苏轼和岳飞这样的人杰的智慧和生命的化身,滋养着西湖的人文底蕴,也滋养后世的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文中丰富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1)可抓住“坎坷”与“名篇佳作”的关系组织答案。(2)可抓住“千年”,从表层和深层两个角度,将作者对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历史功绩和以民为本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表达出来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结合着第6段中的关键词及语句分析作答。答题时,要注意结合着具体语句,具体分析想象,引用,对比各自在文章中的作用。例如,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从增添文章色彩,从突出苏轼诗歌的价值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由题干可知,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先判断其使用的表现手法,然后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它的表达作用。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看,作者写岳庙与民族英雄岳飞,自然是为了写苏轼服务的,故应该从衬托的角度将苏轼与岳飞一样都是民族英雄的角度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标题意蕴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本题可从雨在文中的结构作用,在内容上,雨与西湖的关系,雨对表达苏轼人物形象及精神品质的作用,在文体上的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②        。③       ,④        。⑤        ,⑥        。(杜甫《蜀相》)

乙:①               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⑥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1.前人评该词“工于发端”,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4分)
2.“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请作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姚鼐

曩者,鼐在京师,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鼐曰:“夫黄、舒①之间,天下奇山水也,郁千余年,一方无数十人名于史传者。独浮屠之俊雄,自梁陈以来,不出二三百里,肩背交而声相应和也。其徒遍天下,奉之为宗。岂山州奇杰之气,有蕴而属之邪?夫释氏衰歇,则儒士兴,今殆其时矣。”既应二君,其后尝为乡人道焉。

鼐又闻诸长者曰:康熙间,方侍郎名闻海外。先生一日以布衣走京师,上其文侍郎。侍郎告人曰:“如方某,何足算耶!邑子刘生,乃国士尔。”闻者始骇不信,久乃渐知先生。今侍郎没,而先生之文果益贵。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年八十矣,聪明犹强,著述不辍,有卫武懿诗②之志,斯世之异人也已。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其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及长,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学文于先生。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注:①黄舒:黄山、舒城。桐城在黄山、舒城之间。②卫武懿诗:卫武即春秋时卫武公姬和。《诗经•大雅》中的《抑》篇,相传为卫武公晚年为警戒自己而作。懿诗:美诗,指《抑》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者,鼐在京师              曩:过去

B.不足起世之英少             掖:扶持

C.然先生居江上                穷:穷困

D.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    劝:努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久渐知先生            敢上璧

B.有卫武懿诗            壮也,犹不如人

C.受经学伯父编修君            其身也,则耻师焉

D.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鼐认为,黄山舒城一带,是天下风景秀丽的地方。沉默压抑了千余年,没有多少人在史册上留名。唯独佛门英才辈出,佛教衰落之后,儒家就兴盛起来。

B康熙年间,方苞闻名天下。刘大櫆以平民的身份到京城去,把自己的文章呈给方苞看。方苞看了之后推许刘大櫆为“国士”。刘大櫆因而名声大震,誉满京师。

C序文的第二、三两段是寿序的主体。第二段叙述刘大櫆与方苞的交往,言方苞对刘大櫆文章的赏识,突出刘大櫆的文学地位。第三段叙述自己与刘大櫆的关系,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强调了自己与刘大櫆的师承关系。

D本文是姚鼐为刘大櫆八十寿辰而作,同时,他也希望家乡的年轻人了解刘大櫆的事迹,从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

(2)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城乡文化的交融

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

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

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

再看城市文化。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改变的不是乡村文化,而恰恰是城市文化自身。而导致城市文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

大众文化自从产生之日起,就和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产生于城市,以大众为自己的“典型”受众,和原有的城市文化相比,“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这就有力地弥补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远离生活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成批生产,大量复制,这些特点使大众文化很快就在城市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了城乡文化融合进程的主要推动力。

具体地讲,城市文化是通过两种方式向农村延伸的:一是人口的流动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众多的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占绝大多数,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城市文化在无声无息之间渗透到了农村。二是现代传媒的传播。与城里人一样,电子传媒现在也已成了乡村居民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电视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就是主要源于城市文化,一些乡村题材的节目,也是按照大众的“口味”进行加工和提炼的。当乡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节目的时候,也正是城乡文化悄无声息相互融合的时候。可以说,城乡文化是在相互延伸中逐步走向统一,而现代传媒每发展一步,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速度就加快一步。

当然,对中国而言,这种延伸还刚刚开始,但它毕竟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1.下列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城市的文化,它与城市文化密不可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城市文化,却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

B.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大众文化关注世俗的特点则有利地弥补了城市文化的这一先天不足。

C.大众文化的崛起会促使城市文化不断地被改变并不断向外扩张,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乡村文化的衰落。

D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成批生产,大量复制,大众文化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推动城乡文化融合的主要力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一天天跟进,我国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也会逐渐变小,这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最为显著。

B乡村文化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呈现衰退趋势,地方戏曲尤其是地方小剧种的衰退是历史的必然。

C跳大秧歌的人会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可以看作是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趋同的表现。

D.东北大秧歌及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印证了乡村文化也会对城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虽然乡村文化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大体上呈现劣势,但不意味着其所有的文化都将走向衰亡。

B.在城乡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其主流是城市对乡村文化的冲击,但农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渗透也不可忽视。

C从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流行歌曲而不愿再去关注地方戏曲中,也可以看出城乡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

D随着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现代传媒的日益繁荣,势必加速城乡文化的“一体化”的到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想要成为击剑高手,他去找大师,他问:“我努力练习多少年能成为高手?”大师说:“大概10年吧。”他又问:“如果我不吃不睡24小时不断地刻苦练习,那需要多少年呢?”大师说:“30年。”

要求: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