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月上海棠 【金】党怀英 傲霜枝袅团珠蕾...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月上海棠

【金】党怀英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

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注:党怀英(1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原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本词作于任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令时。

(1)上阕“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分别化用了陶渊明的哪两句诗?“仿佛”一词具有怎样的意味?(4分)

(2)晚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评价该词“融情景中,旨淡而远。”请就景与情的关系对本词下阕加以赏析。(4分)

 

(1)分别是“采菊东篱下”和“山气日夕佳”(2分)。“仿佛”既是写眼前之景与陶公隐居之处类似,表达了钦慕之意,又暗含作者官小政繁尚不能真正隐居的遗憾。(2分) (2)下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先写晚霞被残阳辉映得如同绯红的鱼尾,秋水澄明,天边暮霭中飞鸿点点,疏林里秋声飒飒,抒发了词人倦游无味欲辞官归隐的思归之情(2分);又以落日西山、紫翠苍茫之景结尾,表达了思归而不得归的郁闷惆怅。(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第一问较为简单,只要读过陶渊明诗的一般都能想到“采菊东篱下”和“山气日夕佳”这两句;第二问,需要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词人由景及人,本人也进入画卷:“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此情此景,使我们感到词人是与陶渊明有共鸣之处,诗情画意都能联想到陶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潜:《饮酒诗二十首之五》)。“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归鸟诗》)对比之下不难看出词人是在赏菊中想到喜菊名人的陶潜,同为爱菊,自己非常追慕渊明。这点也可从词中“仿佛”二字看出。即是说,陶潜当日“悠然”自得,如今自己也颇感同身受。词中写山气清新佳妙,正与陶诗“日夕气清”相应。暗喻词人现花也正处“日夕”之时。陶渊明折腰之叹,更使词人在见繁政务之余远慕陶令,“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写出词人梦想自己也能像陶潜一样在“归故里”后,逍遥自在地“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确定作者在词作中表现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下阙,“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继写景色。前句化用苏轼《游金山寺》诗“断霞半空鱼尾亦”,后句直写秋江晚景,“飞鸿”二字动感极强。那朵朵晚霞被残阳辉映得如同绯红的鱼尾,一江秋水也纷外澄明。天边暮霭中三两点飞鸿隐隐移动。意境高远,写象瑰丽,动静相宜。语意苍茫,隐含思归。“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用典,历来诗词多借用秋风起寓思归浑意,词中写疏林中飒飒秋风声阵阵响起,好像知道“宦游吾倦已” “无味”,乏味,有‘鸡肋’的意思,倦游无味道尽此时心态,貌似平淡,实则意蕴极深。归去是意愿,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呢?词人慨叹:“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思归而不得归,大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郁闷惆怅。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9分)

儒家者流盖出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六经之中留意仁义之际袓述尧宪章文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虞之隆周之盛仲尼之业己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析儒学寖衰此辟儒之

道家者流盖出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褔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尧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阴阳家者流盖出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禁忌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法家者流,盖出於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生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残害至亲,伤恩薄厚

名家者流,盖出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喜欢攻击别人隐私的人为之,则苟钩釽析乱屈曲破碎、支离错杂而己

墨家者流,盖出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从横家者流,盖出行人之官孔子曰诵《诗》三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使乎使乎!”言其当权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一致而百虑。”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家者,不犹愈野乎 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观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此辟儒之                              祸患

B而欲以                              达到

C天下同归而殊,一致而百虑              途径

D各推所长, 穷究虑                     知道、明白
2.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所长也                   ②臣从计,大王亦幸赦臣。

B.①及拘者为之,则牵禁忌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

C.①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②今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①若能修六艺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乐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诸子百家中,儒家能帮助国君,顺应自然,宣明教化,在各派道术中最为崇高。

B.法家的长处在于奖赏有信用,处罚必施行,而舍去仁爱,专用刑法,则是刻薄之人对他的扭曲。

C.孔子认为,使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独当一面、应对进退的能力,接受任命就不能推辞。

D.圣明的君主如果能修明六经的学说,对诸子百家学说取长补短,就可以通达治国之术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君人南面之术也。(4分)

2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3分)

(3)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机智灵动或犀利明快或繁复华丽的语言与此相关,生动曲折、波澜起伏的情节结构安排与此相关,敏锐、细微的点滴生活感受与此相关,正确的立意与思想观点也与此相关,但这些都加在一起,也不等于文学精神。

②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里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种情感。艺术既不是形而上者所说的某种神秘的思想、美或上帝的体现,也不是生理美学者所言的人们借以消耗过剩精力的游戏,也不是美好事物的产品,总之,并不是享乐,而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幸福的道路中必需的一种交际手法,它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我们可以不同意托尔斯泰关于文学主要是情感的传达的说法,但是我们似乎不能不同意他说的真正的文学艺术不在于“外在的标志”,不只是一般的情绪的表达,不是游戏和享乐,而是作家生命的投入和为了个人和全人类的幸福,从而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的活动,这同样的情感当然是指一种美好的情感。

我们的鲁迅,立足于他所处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种种不良环境中,在早年就提出“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为诗人之极致,提出文艺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他在五四时期,又指出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灯火”,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的火焰,并且实际上还不限于对“国民”而言,而与他当年高扬的欧洲诗人拜伦、雪莱的精神之火相接,是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的灯火。我过去写的《论“文学是人学”》,就受到过往哲人的启发,表示相信文学艺术“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具体而言,其最低标准是一切为了解放人、提高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也可以说就是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那种“同样的情感”。我认为如果没有这点精神,文学就仅存形体(或许是美的形体),而没有多少吸引人、感染人的魅力了。

④为了使文学具有这种内在的精神,巨大的魅力,作家应当怀抱人道理想,投入自己的生命,以真诚的态度,真切地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灵,表现和探测其复杂状态,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中去,直抵人性的深处。这样,即使一部作品在语言和描写上有点芜杂的地方,小有瑕疵,也不足深怪,也可以称为优秀之作。那样的文学作品,必然会闪现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所固有的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有的是正面表现的;有的是通过对丑恶、灰暗的人和现实的否定而折射出的,因而作家对丑恶、灰暗的东西不能认同甚至欣赏,也不能止于惟妙惟肖的描写和反映,或只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说到“反映”,我们常常指向外在的现实,对深入反映现实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其实,写出作家心中的真实,也是一种“反映”。在反映外在现实的同时,从正面或反面反映出作家所理想的人和社会,这更值得赞赏。这一种反映,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这种超越,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学精神。

(选自钱谷融《关于文学精神》,刊于《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学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精神并不是作品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的简单相加所体现的,虽然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B文学精神的体现不在于某种外在标志,也不是情绪的表达,不是游戏和享乐,而是一种美好情感。

C文学精神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是引导人精神前途的灯火,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

D文学精神的获得需要作家的人道理想、真诚态度,深入到人的情感世界中去,且直抵人性的深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列举了与文学精神相关的语言、结构、立意等内容,但未给出正面阐释。

B文章第二段中引述托尔斯泰的观点,为的是强调文学艺术是人类美好情感的表达。

C引述鲁迅及作者自己旧文中的观点,旨在阐述文学艺术的精神价值追求和推动力。

D文章结尾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文学精神”作出较明确的诠释,也照应了开头。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幸福必需的一种情感体验的传达与交流。

B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针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不良环境提出文艺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

C文学艺术的魅力自于对人性的改善、生活境界的提高,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理想与热切向往。

D反映外在现实、呈现作家心中真实的两种作品,相得益彰,表达出作家的理想、对现实的精神超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2014年11月8日,在湖北阳新县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女子把座位让给身边的一名孕妇,而孕妇不但没有道谢,反而一脸漠视。女子后悔让座,遂以寻找手机为由,将座位抢回。

材料二:宁波女企业家黎美和自2009年至2013年8月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金额高达70万元,但受助的14名大学生,只有一人主动向黎美和说了毕业去向并表示了感谢,其他学生毕业后与她失去联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请你从下列备选篇目中选择两个人物形象,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4分)

备选篇目:《红楼梦》《家》《边城》《雷雨》《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

经典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过目不忘。在经典文学作品的人物艺术画廊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故事丰富,个性鲜明。关羽不恋富贵,封金挂印,千里单骑,义薄云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幅《修鞋》的漫画,完成后面题。(5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3分)

(2)请概括漫画寓意。(不超过30字)(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