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叙史事和三代史诗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叙史事和三代史诗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产生于商的先公示壬、示癸时期,据今约3700年左右,3700年前的史事就是靠一代代脑记口叙传下来的。即使甲骨文记载了相当丰富的社会内容,仍不可能反映丰富多彩的活的客观历史,许多史事仍然靠脑记口叙。所以口叙传播史事形式不仅在文字产生之前,在文字产生以后乃至史籍很完备以后,仍是一种重要形式。

在先秦,叙史事一直在史事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国语·周语上》说:“天子听政,使公卿列士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事而不悖。”在君周围的这些“列士”、“史”、“师”、“瞍”、“朦”等所讲的许多内容就是先祖的事。

传说的历史内容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人物被神化,如大禹(治水)、后稷(种五谷)、女娲(补天)等都被传说为神或半神式的人物。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低下,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解释。二是所传说的人物都是改天换地式的英雄,这些英雄和后来的帝王将相不一样,他们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百姓,而是群众的利益代表者,上述的大禹、后稷、女娲都是这样的英雄人物。这两个特点,也充分反映了先民的历史观点。以今天的认识水平,不会相信那些神乎其神的事。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所以重视这些神话,在于透过神话,窥探远古的社会内容。

当文字记载发展到比较成熟,书写工具比较方便的时候,口叙史事便被记载下来,有些则一直保存到今天。如:《庄子·盗跖》、《韩非子·五蠹》等所记先民居处情况和从茹毛饮血到取火为用的传说;《吕氏春秋》追记早期社会制度问题的传说;《左传》、诸子之书保存的改造自然、保护部族的英雄传说;等等。司马迁就是依据这些传说写出了《史记》开篇《五帝本纪》。

夏、商、周三代,还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编成史诗,传诵这些史诗的人,往往是瞽朦瞍一类的乐官。左丘明就是一个失明的人,做鲁国的史官。以失明之人传诵历史故事,不只在古代中国,在其他一些古国也有相同的情况,如希腊的荷马,也是一位失明者。以诗的形式传诵历史故事,容易记忆,便于普及,所以,传诵久远。当然,起初的史诗是很粗糙的,经长期的流传,不断加工完善,所以这些史诗都是众人的作品,并非少数乐官的创造。

在先秦,史诗繁多,孔子删《诗》时,尚可见到3000余首。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史诗主要保存在《诗经》中,共有305篇,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风”是民歌,由政府派“行人”从民间采集而来,经过加工润色而成,以反映现实为主,但今天看来,也未尝不可称为“史诗”,比如:《豳风·七月》反映一年四季农业生产劳动,对我们认识西周社会,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雅”、“颂”,在当时就是史诗,多为追忆祖先,歌功颂德之作。比如《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这是推尊周的祖先后稷之诗。后稷之母姜嫄踩了高辛氏之足印而生后稷,把后稷神化了。文王、武王的先祖即能非同常人,当然他们自己也就非同寻常了。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这反映了先民们的思想认识特点。“雅”、“颂”还有些篇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习尚、筑城、立庙、封邦、建国的基本过程。

“史诗”作为史料来说,它与历史传说一起反映着广阔的社会内容,对当时简略而缺乏关联的史官记录,起着联络会通、委曲细节的作用。对于后来发展起来的某些史体也有创始之意。如:歌颂英雄人物的篇章,上继传说遗风,下开历史传记的端绪;专咏一事的篇章,具有纪事本末的性质;歌颂先王伟业的篇章,又可以看作历史论、赞的远祖。

(选自《中国史学史纲要》,有删节)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

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有一千多年的史事是靠先人一代代脑记口叙传下来的。

B甲骨文记载的社会内容不能反映丰富多彩的客观历史,许多史事仍依靠口叙来传播。

C叙史事在史事传播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天子听政时臣子们所讲的许多内容就是先祖的事。

D传说的历史内容的显著特点是:人物被神化或者都是改天换地式的英雄,是群众的利益代表者。

E在古代,中外均有以失明之人传诵历史故事的例子,例如古代中国的左丘明,古希腊的荷马。
2.下列关于“史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史诗”是指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故事。

B“史诗”主要由瞽朦瞍一类的乐官编写并传诵。

C“史诗”以诗的形式来传诵历史故事,是由于诗容易记忆,便于普及,可以传诵久远。

D“史诗”具有史料价值,并对后来的某些史体有创始之意。
3.根据文意,简要回答第3段所说的“先民的历史观点”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原因。
4.司马迁写《史记》时曾“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大量搜集民间口传的异闻传说等史料,如《史记》中记载了契的母亲呑食了玄鸟掉下的卵而怀孕生下了契,周后稷的母亲姜原在野外将自己的脚踏在一个巨人的脚印上,因而怀孕生下儿子等神乎其神的事。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看待司马迁的做法和《史记》中的异闻传说。

 

1.C D 2.B 3.(1)先民的历史观点:非常之人才能做非常之事。(或:历史是由神仙般的改天换地式的英雄人物创造的。)(2分);(2)产生原因:当时的人们认识水平低下,对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无法解释,只好将其神化。(2分)【评分细则】观点2分,原因2分。 4.(1)司马迁囿于当时(史料不足)的现实及认识水平,重视搜集异闻传说以充实史料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2分)(2)远古神话传说中保留有很多史事,我们可以透过这些神话传说窥探远古的社会内容和人们的思想状态。(2分)【评分细则】肯定司马迁重视搜集异闻传说的做法并分析其原因,2分;指出异闻传说的作用,即其间包含着史事,可以让人窥探远古的社会内容等,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C项原文第2段有“在先秦”的时间限制,此处表述则变成了所有时期都如此,故错;D项“或者”错,应该表述为“而且”,据第3段,传说中的人物有两个显著特点,这两者应该同时具备而不能是仅有其一。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乐官只是“传诵”史诗而并不编写,更不能说“主要”。据原文第5段,“史诗都是众人的作品,并非少数乐官的创造”可知。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第一问,根据文中“一是人物被神化”、“二是所传说的人物都是改天换地式的英雄”以及“这两个特点”这个提示,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问,则要从“以今天的认识水平,不会相信那些神乎其神的事。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所以重视这些神话,在于透过神话,窥探远古的社会内容。”一句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注意区分二者的区别,司马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史料记载不足、认识水平较差,所以他就格外重视搜集异闻传说等,这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远古神话传说中保留的很多史事,可以反映远古的社会内容和人们的思想状态等,可以据此回答。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              ,晚有儿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4)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                    ,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辛州任幕府的第三年。元亮井:陶渊明字元亮,这里用“元亮井”指代像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生活。亚夫营:汉代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3分)

(2)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后面题目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已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使歌以祀公。

(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所传,不可    诬:捏造

B自东汉已来,道丧文  弊:凋敝

C独韩文公布衣        起:出身

D民欢              趋:奔向
2.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是皆有口参天地之化

信口孔子之言

因作诗以遗口

A    B

C    D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B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C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D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辨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中作者对韩愈在文学、儒学、政治以及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与才能作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颂赞。

B作者认为韩愈专一诚挚的心意能取信于潮州的百姓,却不能使自己的朝廷立足。

C韩文公庙是在朝散郎王君涤在潮州做知州期间重建的。

D作者应潮人之请作诗以祭韩文公。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4分

愿新公庙者,听。3分

(2)韩愈被贬潮州,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请结合文本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3分

 

查看答案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欲望,有时是,      ;有时又是,                            ,断了欲望就是心的死亡。

吞噬身心的鬼魅让人迷失自己的有时是欲望

追求幸福的动力但失去了欲望,生活将只余下无聊、孤独和死寂

把人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太多的欲望会拖累人的心灵

生命火焰得以燃烧的柴火

A③⑦①⑤⑥④②      B①⑤③⑦②⑥④      C③⑦①⑤②④⑥      D①⑤③⑦⑥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说,金庸的《笑傲江湖》在被一些东南亚的国家连载时,那些国家的议会进行竞选,议员争辩时直接就说你这个人是岳不群,或者是左冷禅。

B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每年以亿吨为单位的各种食物在世界上流动,食品供应链中的任一环节只要出现漏洞,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

C我市已建成的1554公里绿道境遇冷热不均,有的绿道杂草丛生,几乎被湮灭,如何提升绿道管养,避免公共资源浪费,成为城市管理新课题。

D判断一个作家的作品有没有大众影响力,有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看他所创造的人物、语言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